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 G7 U. t# r9 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J( J; K7 H+ {) N) q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 t: E$ u% M. |+ P6 a2. 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 d5 C2 f; Z' U7 w+ K3.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Q3 P2 a) x" G% T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5 u6 s, p" v' @% z4.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a$ M* W+ v: Z1 X! ~1 J! v1 @
5.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K! d% C7 f0 D+ A8 i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b# |9 g, I# Y6 X0 N0 R9 z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w; U( l. H9 |# t+ u# j——坚持新发展理念。
1 e5 V2 | Q# B( z8 y0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1 r6 j ?9 l7 f. R' i) k
——坚持系统观念。
$ c* C9 f) e% U1 ?" x( _3 q/ R+ o6.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n9 o9 N, h, K1 L——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_' S E7 ]5 D6 V; L+ D/ I1 F5 L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z! @' A( g9 Q. w9 j+ I* w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 p& L f* R$ J( i——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j% P0 w( O5 ]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U- ]2 \( @' M/ n4 d/ | j, Q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A$ ~2 e8 H. o; O! R3 {' y& ^1 L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 K8 G$ Q3 |/ q" u6 ?- h0 T7.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B$ `8 d* S& F; W8.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I! l5 j% H4 T) r" ~
9.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 x, a) e$ S2 L4 S" R( u10.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1 u7 X( A4 w4 U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 k9 }! ?( e% r& y! d& r11.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l. S0 j9 K( _% [
1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 _! q u6 x7 B/ @% `5 G8 q9 }) ?% I13.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0 ~7 f9 p4 Q( n
14.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o0 k! k* S( u- u6 Q& y! p8 Q15. 加快数字化发展。
3 a# z3 V2 a1 q: J) Z8 _8 O五、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 Z) Q; W9 i* u+ [# t16. 畅通国内大循环。
- l1 j8 h- v9 J17.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9 m: Q8 `; D9 k2 d! V/ \
18. 全面促进消费。6 D# n& o4 R0 Q+ u/ a8 h5 c% h
19. 拓展投资空间。
5 V+ c% y& e5 C六、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t) e6 r7 `) ? g% A20.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7 O1 z+ f0 |8 ]8 Q% Z; H
21.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 H' @$ u0 K! M1 [8 n
22.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7 d) g h Y1 W
23.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7 \+ g/ G# u8 O# B5 r
24.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n- J( a _+ c, ?. u& W
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_! A3 t7 N7 A. g25.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j8 c+ B5 w% f+ B9 ~
26.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6 m$ i1 H+ N' w2 _. n27. 深化农村改革。
; h. E L* A$ m6 j& J" q D' A28.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9 P5 z3 G& p* o Q: S$ J
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 U: G- ^% G1 f& O4 K
29.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b- D) r; l) y* E; K
30.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Y3 u0 e A* Z6 ?- @& _
31.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k' E7 A7 d7 J& A
九、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 y3 k. I, ^# ~+ V P8 f
32.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s! E/ _3 L: p9 _
33.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F; B. m5 f5 i& L3 M2 O: F
34.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b _6 b( O' A9 b2 \' P- L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0 m3 O# w- f3 r4 n# n. x. _) K
35.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3 Q# k& K' x8 [: r4 L/ v36.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 |! m& a, t" p$ m% _( z37.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n% y! v/ J. b38.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l" r$ L. o5 G- Q# u7 \
十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4 D; T6 K3 V- ~& r; }& c4 a
39.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 R8 v8 N, w$ f, ^1 I) D% V6 C. g# b( F
40.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Q, d8 {; [) N1 I. w$ i" t9 V% t
41.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b0 U. M" I, B; t! m' a# m8 r" B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5 ~1 g3 d3 V. C5 S; |" `" R: O/ D42.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 l6 t; D4 x( S# U5 L43.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l% ~9 q% }$ P8 ]44.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4 D, \! `: E K% ^& {
45.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4 t! `4 L/ U' V" ?2 I9 S
46.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5 D1 F- E. i z* O6 M* f" D9 A
47.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M6 r+ v2 e$ x% y. W) S5 A
48.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X0 v4 r* N8 ~7 C1 ?, C J+ T* m
十三、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5 X, I7 k# F. q1 B* I8 m' W
49.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 D8 t- A$ T& R- ^50.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4 G9 y4 M+ T/ i: A
51.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6 F( m# G) ?- @4 G- h) W& |
52.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5 A# C" \- `) j+ n; @0 ]4 ?) u
十四、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z* r* g; N, m. S: t
53. 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 N5 B0 a a7 }& S
54. 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o& C3 }! |0 w
十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0 ? t0 O5 }& x+ b3 |55.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 h5 @7 x0 W- Q( l7 z0 g! o. T56.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g) {- r9 n% d: J# o57.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p; B7 ?. D$ a0 r j58.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J" X& V1 ^# t8 v4 S
59. 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x5 X0 Z; c: `# o
60. 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