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文字材料的“秘诀 文 / 贡艳霜 文字材料工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5+2”“白加黑”“雨加晴”经常有之,甚至形成常态化。但文字材料工作也是份神圣的工作,几页纸便能集中反映一个区域、一个部门的领导思路、工作成果、远景规划等,极具成就感、满足感。作为一名文字材料工作者,笔者将从事这项工作的一些粗浅心得、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期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当优秀“分拣员”,层序分明,科学搜集整理实用素材 公文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可以天马行空,挥洒自如。公文是一个非常严肃严谨的文种,不能丝毫脱离实际。因此,搜集整理素材,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好比分拣员的工作,即全面搜集材料,进行科学归纳整理,并理出“派送”方案,一般分三个步骤。一是搜集素材。素材如同食材,没有足够的食材,便做不出让人满意的佳肴。因此,掌握最全面的素材非常关键。搜集素材有三个渠道:一个是通过下发通知,让相关科室、有关部门报送;一个是在网上找类似的公文,合理取经,拓宽自己思路;还一个是搜集科室之前写过的类似材料。总之,通过多方搜集,最终目的是要将“弹药”备齐备全。二是科学梳理。搜集到的“素材”不是全都能用的,必须要科学分拣。挑出有价值的、自己想要的东西,在电脑上建立一个文件夹很有必要,放进去有用的资料,方便随时拿出来使用。这里需要说一点,对于各部门或者网上找到的材料,即便能用,也不能机械地用。运用材料,但是不能被材料所“用”,不能被素材局限住了,特别是坚决不做“裱糊匠”,东抄一点儿、西摘一点儿,简单堆砌拼凑。任何东西,都要经过合理的艺术加工,变为自己东西后,再吸纳进文章里。三是理出思路。素材搜集整理完了,便要理出一个思路、拉出一个写作提纲。好文章,一半好在思路提纲上。要将所写文章中需要体现的要点,逐项拉出单子,然后再将“辈分”相同的要点归为一类。最后,做几个漂亮的“标题橱柜”,将各类要点,装进不同的“标题橱柜”,这样初步的写作提纲就出来了。这里也指出一点,千万不能让网上或者之前的文章思路,打乱了自己的思路,提纲一定要是自己的,绝对不能抄袭或不假思索便“拿来主义”。 如果将公文写作比作“考试答卷”,以上工作,仅仅是考前准备工作,但也很关键。准备充足、复习到位,就能为接下来考出好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二、当优秀“建筑工”,丁是丁卯是卯,“砌出”合规合理的文章 所谓建筑工,就是能够照着图纸,一丝不苟、丁卯合一地盖出漂亮房子。文章也是一样,理出思路、列出提纲后,就应该按照文章的标准要求进行撰写。 公文都是有严格标准的。总结起来有四条,正好围成一个“四边形”“稿纸”,文章不能出这个“稿纸”范围,写出“稿纸”外的,都是“无效”和不合格的内容。第一条边是文稿性质。每种文稿都有自己的体式要求。写文章都必须首先弄清自己写的是哪种体。领导讲话就要严格遵照讲话体写,站位要高,多提思路性、方向性的东西,多提要求、少说具体;汇报就要严格遵照汇报体写。站位要低。要多提具体工作,多用数字,切勿大讲道理;等等。总之,文章必须要符合自己的“属性”、切合自己的“体式”,不能写偏,更不能写乱,写成“四不像”(既像讲话又像汇报等)。第二条边是用稿人身份。讲话人是书记、副书记,还是部长?虽然表述的是同一件事,但是由于讲话人身份不同,那么叙述的侧重点、角度和语言口气等就不同。比方同样说一件事,书记讲要体现宏观性思路,部长讲就要说具体工作了。因此,文字材料起草者,必须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用稿人,然后站在用稿人的角度起草文件。第三条边是用稿的场合。听众身份决定文稿内容。讲话人应该说什么、应该怎样说,跟听众身份息息相关。听众是官兵,稿件内容中就要多体现部队的内容;听众是企业家,就要围绕企业展开话题;听众是教师,就要突出教育工作;等等。这就要求撰稿人再次把自己想象成听众,听众想听什么,就尽量多写什么。第四条边是用稿人风格。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条。一般撰稿人都不是用稿人。这就要求撰稿人,平时多关注用稿人的讲话习惯、讲话风格,以及用稿人的关注点、兴趣点等等。一篇文稿,哪怕自己认为再好,但是写不到用稿人的心里,也是失败的。这一条不符合,哪怕其他再好,领导心里也会不满意。 写的文章不出这个“四边形”“稿纸”,基本上就在60分以上,哪怕是越出了一条边线,也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专业人眼里,都会是不及格的。 三、当优秀“掘金者”,锲而不舍,挖出文章“金色”内涵 “三性一美”是加分项,决定着文章在大家心中的高度。把握住了这个关键,再加上前面四条标准基本符合,文章就基本上是一篇好文章了。本文刊发于《领导之友》2017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