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确如此。泰山因为不拒绝细小的土壤而成就了自己的巍峨,河海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而造就了自己的博大。人也是一样,“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包容,即宽容、容纳之意,“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包容是颗金子。拥有一颗包容之心,你就拥有了让你受益一生的无价之宝。包容一个人,能赢得一份温暖;包容一句话,能消除一个矛盾;包容一次伤害,能化解一份仇恨;包容一种流言,能消弭一份争执。包容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德。学会包容,能让你的心态更平和,心情更轻松,心胸更宽广,心灵更美丽。让我们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吧! 8 P0 M& H6 P4 ^: P: @, @5 S3 H
( V. d: Z6 E2 A. u/ H3 k. u2 _
3 W1 y% _/ f0 t" l" ?- \- y+ `
. s: ?+ y [7 z3 N$ f W' \
一、心小了,天空都会灰暗狭窄 - z' Z, O0 z6 b. B& y
( L& s7 X5 l6 e% S4 S
对有些人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充满了烦恼与痛苦,因为他们让心灵背负着太多的负担,蜷曲在狭小的空间里,沉重得看不见天空的辽阔。
% r7 J& u% E, [) @. ?7 v, e+ I6 J/ ~6 n
(一)听风是雨,小气多疑 6 \3 R4 R' d5 W: p/ L0 k& `
9 a3 a4 D+ X* T1 ?1 a, w
■事例:某县一个村庄的王某和刘某平时关系较好,往来频繁,遇事还能相互帮忙。有一年,王某的丈夫病逝。办完丧事后,王某从村里他人口中听到刘某对自己的一些风言风语,说她与某人相好。这让她闷闷不乐,怀恨在心,一天,王某实在憋不住了,大清早赶到刘某家中。刘某笑脸相迎让座后,王某拿出100元钱说:“这100块是我丈夫死后你家挂的礼钱,我还给你,堵住你胡言乱语的乌鸦嘴。”刘某不知究竟,觉得很是冤枉。双方为此事争执起来,发展到恶语伤人、大打出手。刘某被打伤,王某因此花了大笔的医药费。
6 l+ W; ?. d6 {/ U; M) r# f) `
. j! u2 V4 ^% d" C■点评:有人群的地方,就避免不了闲言碎语。如果缺少包容的心态,听风是雨,点火就着,就容易把小事闹大、大事闹僵,最后真成了“唾沫也能淹死人”。
$ v( D5 o" s9 T1 x5 m/ E6 G# i' h6 K* E3 D: R
(二)斤斤计较 生气烦闷 * ]- D7 U0 [9 P5 n0 @
! V k* p% {* G1 P7 l! T& d& r6 z■事例:袁红欣在与亲戚、同事交往时,小气、爱算计。一天,她与同事打车外出。下车时,同事说没有零钱,袁红欣无奈付了10元车费。回家后,她越想越觉得是同事故意不拿零钱出来,自己付了钱吃亏了,并由此心情压抑起来,几天没有笑容。还有一次,她家的一位亲戚办孩子的“满月酒”,她安排丈夫去参加,但只准送50元红包。丈夫去了以后,看到亲蹙家很穷困,大家都给了100元钱,觉得50元少了一些,就自己做主给了100元钱。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袁红欣知道这事后,气得与丈夫吵了起来,理由是前不久她生病住院时,该亲戚来看望时就只给了50元钱。于是,她不做饭,几天没有与丈夫说一句话。上班时,她也没有了好心情,面色阴沉、闷声不语,搞得同事都不敢接近她。 2 y, v% h% W) B( K: B7 E- q3 `
1 Z& C( Y+ j3 }3 W0 U% X/ m. n
■点评:生活中与人交往,如果斤斤计较利益得失,吃不得一点亏,还因此动不动就生闷气,闹得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这样的日子,难有快乐可言。没有宽广的心胸,就不能包容生活中的嫌隙。
& p: I! Q+ I# E4 r* h
2 F0 U6 v( h( O, V- g : Q: \. Q, q* H9 f; B
6 D6 ~- D2 |8 [/ R( l3 S) r$ @) Y(三)吹毛求疵 苛求完美 9 ?( j7 d! d6 q' T- ?6 ?
9 S' g+ b: z( m$ ]6 C* o$ M7 s9 J
■事例:有位伟大的雕刻家,他对艺术总是苛求完美,以致于当他完成一座雕像时,人们往往难分真假。有一天,占星师告诉雕刻家,他的死期即将来临。雕刻家非常伤心。静心思索之后,他想到一个办法,雕了11座自己的雕像。当死神来敲门时,雕刻家站在了那些雕像中间。果然,死神感到困惑了,因为他分辨不出哪个是他要带走的人。不过死神灵机一动,轻声说道:“先生,一切都非常的完美,只有一件小事例外。你做得非常好,但你忘记了一点,所以仍然有个小小的瑕疵。”就像受到了电击,雕刻家一下跳了出来,问:“什么瑕疵?”死神一把抓住了他,笑着说:“这就是瑕疵——你无法忘记你自己。天堂都没有完美的东西,何况人间。跟我走吧!” * g5 t. U5 d$ m' f! E* G4 m2 g2 m
4 G4 J' @" `8 M% W$ R/ j2 J! H
■点评:这个寓言故事,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世界本无完美,苛求完美就是否定缺陷存在。正如有些人事事要求完善无缺,对人对事总是求全责备,总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其实人无完人,都有缺点。正视缺点就是为了修正改进。人们正是在不断修复瑕疵、弥补不足中不断进步的。如果不能包容缺陷,就会被缺陷所束缚,使自己整日生活在叹息和痛苦之中。
5 l. Y# p; ?0 O- E9 E' k: B3 O- C8 O- ^ n+ _* Z8 N
8 J @' r4 z! V5 P
/ N" e) t" @2 h. m6 l
(四)自视过高 难纳良言 2 v. W* E7 W$ b6 a& I @( A) u! m
6 }7 O1 }+ N- _& Q, T3 O1 V- F■事例:扬州大学者阮元是清朝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长于金石考证,对自己的才学颇为自负。有一次,他在古玩市场上看中一只古铛。此物用水一洗,颜色绿如瓜皮。因此,阮元认为这必是秦汉之物,就花高价买下。他淘得宝物,难免会向朋友炫耀一番。有朋友在仔细看过之后,质疑说这古玩的绿锈有些蹊跷,可能是件赝品。阮元听了很不高兴。他不屑一顾地说:“我已经鉴定过了,难道还会有错?”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他特地大宴宾朋,还命人把这只古铛当做容器盛鸭汤,以代替陶罐。席间,宾客们边喝酒,边对古铛摩挲再三,赞叹不已,皆夸阮元的眼力了得。不料,饭刚吃了一半,古铛忽然裂开,沸腾的鸭汤洒了一桌。阮元的神情,尽显尴尬。 & s/ l; t z% |
- l u9 f) R J% I4 W# Y■点评: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人总是自视过高,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事实上,即使是行家,也难免有认识上的局限性,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偏差。如果不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做到兼听则明,就难免会出现失误甚至是失败,最终贻笑大方或抱憾终生。
; O# P( Q x# Y/ B5 ]# Y$ P) O$ P, M
9 J$ z6 d2 ` P1 F8 ^$ S* M
6 {& u' N: R# |7 Z(五)过不容改 苛责于人
+ Y) J/ ]6 {: I
( w E5 Y4 @. {& w. D. B■事例:作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小王被A企业招聘为技术研发人员。由于专业能力较强,再加上很用心,他很快被公司提拔成一个科研项目的牵头人。在一次组织科研人员搞创新时,小王带领的团队科研试验失败了,公司因此损失了几十万元。于是,领导不问缘由就停止了小王的工作,甚至决定不再重用他,并警告他:“如若再犯错,立马走人。”小王怀着一肚子的委屈辞了职。同样性质的B企业留用了他,让他接着完成这个创新试验。一年以后,小王成功了,为B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A企业的领导为此后悔不已。 9 U2 \0 J# |) C. ^0 v0 d! o! U
1 A& F- f2 J1 _" z. E) g0 ?■点评:生活中,许多人都是“严于律人”,把要求别人的标准定得很高,出现过失就不肯宽容谅解。如此不能容人之过,不给人改正的机会,既伤害、打击了别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又损害了自身利益。
H7 t6 c7 i: q- z+ K* @
) L. l4 }$ A' {6 s1 D & {3 B3 C1 h2 G! w! M& x3 q
' m& p+ p) t0 t, p: ]1 M2 L& a
(六)妒贤嫉能 难容人长
+ O- M7 v; a y- f4 N3 D7 [0 r7 B6 h* ? }( G
■事例:李林甫依靠逢迎的小把戏,骗得唐玄宗的欢心,坐上了宰相之位。但他对自己的能力心知肚明,当上宰相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能力比自己强的、本事比自己大的人排挤出朝廷。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后来,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呢!”李林甫便骗严挺之写了请求回京看病的奏章,然后对玄宗说,此人病重,难堪重任。此事最后不了了之。就这样,张九龄、韦坚等一大批骨鲠之臣,一一被李林甫玩弄诡计赶出了朝廷。安史之乱后,逃到蜀地的唐玄宗品评众位宰相,给予李林甫的评价是:“妒贤嫉能,举无比者。” ! r) ]) V7 i' M9 _9 E: F
& e4 v4 d! l' ]' E; B■点评: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容不得别人的优点,只要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就妒火中烧、丧失理智,甚至到处造谣中伤,暗中下绊使坏。因为不能容人之长,最终必然落得害人害己的结果。 - a5 x6 {% @- d7 v
% R# K0 M0 |' ?8 q" f7 g' o
6 b- Q; O0 [" ?$ _2 ^6 L9 j
. }5 K- Y- S* V* A) ^& @$ p! @" n(七)打击报复 排斥异己
- z8 T0 S. ?$ C9 g' K) V$ i- O' @# i, g& C/ A
■事例:在阿根廷国家足球队败绩连连陷入低谷时,马拉多纳被委以国家队主教练的重任。可这位足球天才执掌国家队帅印不到两年时间,便黯然辞职了。马拉多纳战绩不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人唯亲、排斥异己。所谓异己,有时候只是看着对方不顺眼而已。马拉多纳在任的那届世界杯,他在阿根廷队23人名单中排斥了自己不喜欢的萨内蒂、坎比亚索,而把自己看着顺眼的加尔塞放了进去。他甚至跟当时的阿根廷足协主席格隆多纳说:“我的人一个都不能动,动一动,我就走人。”排斥异己,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最终导致马拉多纳失去继续担任国家队主教练的机会。 " W; C. `- K6 D( M( x4 e: |1 q" @
1 ]+ j" `# S9 w% O( T■点评:许多人遇到异己,便如骨鲠在喉,须除之方能后快。事实上,没有异己,便没有了对立,矛盾也就随之消失。而失去了矛盾,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很多时候,没了异己的敲打与提醒,其实也失去了兼听则明的机会,失败之祸也因此萌芽。 ! @: p, T' Y+ @6 J
+ x" i. W# c: e* Z; X7 K . H) a J2 x9 y( R2 W7 W9 Q
; J5 Y* v& q- w, d1 N" {8 j
(八)以牙还牙 睚眦必报
' }3 n7 J6 [! n# W, W( w9 y# Z% z# W) X: d- j2 X7 D
■案例:春秋战国时,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为了鼓舞士气,华元犒赏三军,大锅炖羊肉。士兵们吃得非常高兴,可偏偏华元的驭手羊斟没有吃到。原来,华元军务繁忙,忘了交代分给羊斟一份。羊斟觉得自己被轻慢,气不打一处来,并暗自打定了主意。第二天,华元乘着羊斟驾的战车出征。激战正酣之时,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的营地驶去。车上的华元大惊,对羊斟喊道:“你晕头了吗?这是去哪儿?那边是敌营啊!”羊斟回过脸答道:“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大意为:过去吃羊肉的时候,你说了算;今天打仗战车往哪儿驶,我说了算。)”就这样,华元稀里糊涂地成了俘虏,宋军由此大败。
) b9 X- v' D, S. V9 ~' Y3 J) I7 G! i$ F/ _
! \$ {: \: F$ P# A! {2 t$ P
* Y. I+ {) v* C* d, |0 F) ]2 c2 V■点评:当别人给自己难堪,让自己下不来台,或是有意无意地伤害自己,我们往往不是以宽容的眼光、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化对立为统一,而是抱定“有仇不报非君子”的观念,坚决实行以牙还牙。孰不知,当仇恨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你就已成了仇恨的俘虏,不但有了敌人,自己也成为受害一方。
& r; x3 Z4 j+ C* m( C& H! @' w
" a( i7 E3 s& s1 h 二、心宽了,世界因此美丽多彩 4 @' _, ^3 n9 n7 [! _1 q6 M6 ~
9 n: E' C% b$ x6 i) a: [
包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学会包容,我们将有一个更美好的人生。 ! T. d3 j, ^# D, _ V5 N r2 ~3 C
; _6 t0 J% y& r( i$ D& W' F, t- [( N(一)赢取人心的根本
! Z/ x6 B1 {3 D" d" e8 O# a8 \5 E2 l
包容是一种力量,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善人际关系。人都有缺点,也都有犯错的时候。拥有宽恕之心、大度之态,才能让人心充满阳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和谐。反之,以挑剔的眼光、苛求的态度对待他人,只能让人心灰暗,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与矛盾。包容能够赢得朋友与尊重,包容能够让人凝聚如一,包容是赢取人心的根本。 3 w$ r5 v: Z G* }4 e: y/ @
( E. m8 o) b3 ^! k) B
( w; ~4 s+ d8 K
# t- r* d+ M- p' Y8 v8 f
(二)升华人格的途径
3 i! P' W8 \9 L% G2 v% s2 Q* U. U; u. o0 O' O* s
包容是一种修养,它摒除了烦恼苦难,抑制了抱怨纷争,消弭了是非谣言,化解了仇恨积怨,清扫了心中繁芜,于喧嚣浮华中滤出沉静淡泊,包容是一种境界,它原谅难容之言,饶恕难容之事,包涵难容之人,呈现出一份坦荡、一种美德,它是高尚精神的凝聚,是善良心灵的结晶,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使人格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修养包容之心,是升华人格的好途径。 . E0 p, V! A* n
9 G6 C9 g) g9 F2 I) [( u 5 P. O* q5 A6 j1 x4 e6 m
, t! d- `- \( Z4 @/ K(三)幸福生活的保证
& P M& S n! o) F0 _! ~ V9 U8 \$ N2 A
包容是一门学问。学会了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了包容的人,就懂得了快乐;拥有了包容的人,就拥有了幸福。朋友之间多些包容,就少了猜疑攀比,友情更加牢固;同事之间多些包容,就少了忌妒排挤,会更加团结;夫妻之间多些包容,就少了相互抱怨,会更加和谐幸福。有了包容,才有了平和,让一切是非恩怨烟消云散;有了包容,才有了忘却,让所有伤疤旧痛随风而去。给人以包容的微笑,你将赢得友善的笑脸,给人以包容的真诚,你将收获幸福的回馈。 : [2 s3 h. M% b7 p( ]; y6 `
* Y; m8 B6 y8 T u(四)快乐人生的基石 ( A+ B+ p8 R' M8 j- G0 ^. K- P
4 N, }1 a; O: J包容是一种豁达。“处处绿扬堪系马,家家有路通长安。”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待之以坦然的心态,才成就得了事业。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只会自设羁绊于脚下。包容是一种胸怀。人前的非议、背后的伤害,全不放在心上。懂得包容的人,洞明世事,人情练达,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胸怀宽广,大肚能容。包容是一种智慧,圆融通达,兼容并蓄,是一种透彻明了后的从容、自信、超然。有了包容的心态,才能获得人生的快乐。 " f$ W) B( E6 s* i9 i6 W
* u/ o" M, |. }5 ?- I. y- C & s2 }; O; U5 ? q7 n& c
0 \8 f T2 `7 C* }$ H! C6 \
三、开阔心胸,包容成就山高海阔
7 E) _* F( V- ~# a4 M# f' E$ ?
' q! h* d2 o) U1 `. d包容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种修养。要想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就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锤炼品格、平衡心态、增容气量、扩展气度、开阔胸襟、提升境界。
+ |& M+ B* W+ x" R7 }& U9 X2 w. v& {1 d6 q$ g
(一)容人之言 反求诸己
, @3 S" t3 a: O. q2 Y @3 O" m$ E& M. q2 |* @( {* _; h
■事例:小杜大学毕业后工作不久就在某合资公司外贸部当了主管,却碰上一位对她偏见颇深的下属。这位下属因忌妒小杜的年轻有为,总是无事生非,处处难为小杜,还常常散播谣言败坏小杜的名誉。小杜忍气吞声地挨了三个月,也没等来上司的一句公道话。一气之下,她去了另一家外资公司。在那里,她又遇上了另一位对她存有偏见的员工。心灰意冷间。她又萌动了跳槽之念,向公司总裁递交了辞呈。总裁没有竭力挽留小杜,只是告诉自己处世多年得出的一条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你就要试着去爱他。于是小杜收回了辞呈。她说:“现在想开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爱一切。换一种思维看人生,你会发现,乐趣比烦恼多。” 4 D+ U9 T; }1 E: |1 Z: l4 B
' m1 o, ]" d: q( I' Q8 W■点评:人生在世,对于他人的刺耳之言,如不能包容,则会如芒刺在背,让人不得安生。其实,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完全可以用包容之心化解不快。面对闲言碎语,一笑置之,如风过耳,不必在心中留下痕迹,更不要生气烦闷。同时,还可以换一种思维面对偏见责难,反躬自省,好好检查自己是否真正做到最好了,从而努力改进不足、完善自我。 ) ]! ~8 K& S* U- |0 s4 V2 b
% ?( x5 w& h( i4 q u
+ N& v& b: L) `$ a
+ g, o1 p T q9 }8 L9 Z0 w(二)容人之隙 谦恭忍让
& K$ L: ]7 D* Q, \1 Q% C( v# ?3 v' X# ]4 S: w5 L! s2 m: O
■事例:有一次,成龙到加拿大拍戏,不慎将左脚崴了。助手们连忙将他送到附近一家医院治疗。当时,医院里有很多病人在排队挂号。助手着急,拿出电话想找人帮忙。成龙连忙阻止,继续排队。就在要轮到成龙挂号时,一名男子却插队到成龙前面。这让助手和其他排队的人很生气。该男子很快挂完号,扬长而去。成龙并没有生气,还要求助手不要声张。为了能尽快就诊,成龙的另一名助手早早地在候诊室排队。等成龙在助手的搀扶下来到医生疹室外面时,发现那名插队的男子竟然也在旁边。这时候,医生正在叫“下一个”,助手就准备搀扶成龙进去。可成龙却对身后的那名男子说:“Please!”成龙主动让号,让助手很难理解,那小男子也很不好意思,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正在这时,医院的院长约翰逊赶过来!“各位,大家知不知道这家医院的名字叫什么?我想大家肯定知道。不错,是叫Jacky Chan医院(编者注:此为成龙的英文名)。这家医院就是Jacky Chan捐建的。让我感动的是,他来看病竟然排队!”插队的男子羞愧难当,他走到成龙身边伸出手说:“很喜欢您电影中的角色。想不到在现实中,您的为人更让我敬佩。” 5 n4 k3 M! I4 q3 |& A
4 `& ]/ r( e! s3 o- ]
■点评:人与人相处,难免会产生小矛盾和小摩擦。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要宽宏大度,谦恭忍让。忍让不代表软弱,而是一种包容。包容了他人的嫌隙,能让自己的心空一片澄明,也能给别人自我反省的余地。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0 v9 W3 J4 ^% h0 S. [7 F! N
; `% D' [- u2 }9 @! U5 [) P3 w" m
1 J7 E0 A. E9 p/ O" V
( a4 P& R5 H1 B Z9 F2 u1 D(三)容人之短 开明豁达
" u$ E3 s2 j' P g5 M; r5 U! K& |5 n8 |- }; I. h' J9 k" M7 E
■事例: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手下有个参谋,其军衔当时是上校。他工作扎实,思维敏捷,长于写作,有出色的组织能力。然而他生性倔强,办事过于原则,且太爱“独立思考”,在上司面前常常“不听话”,多次当面顶撞,因此得了一个“不好用的上校”之名。有一次,他又因事顶撞了麦克阿瑟,两人争吵得很激烈,当着众人的面弄得麦克阿瑟很下不来台。这消息传到了麦克阿瑟的夫人那里。她因此愤愤不平,便吹“枕头风”说:“那个家伙经常和你过不去,把他撤掉算啦!”不料,麦克阿瑟郑重答道:“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于是那家伙照样当他的参谋,而且后来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艾森豪威尔。
5 y' _; J I, N X% k& }6 e5 ?: Z+ ~! c' B# c0 y
■点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且往往才智非凡的人,某方面的缺点也更明显。只有包容了其缺点,才能放手使用其所长。古人说:“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要能容人之短,必须开明大度,从全局着眼,涵养用人之德、容才之量、护才之魄。
) a* R2 x) b. t, o1 S" ?
* c6 G( g1 P: S+ c
5 A. l, K4 S. o( M) a, D& q2 w
6 _, {1 b# |+ ^5 o(四)容人之谏 虚怀若谷
5 k4 f/ [9 s& R ~% b# }% r: _
$ D6 T2 \/ e# T# C■事例: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柔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面的例子加以论证。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疏远百姓,听不到真正的声音,直到朝廷崩溃、天下造反了,他们竟都还不知道。采纳大臣们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被唐太宗铭记在心。从此,唐太宗不但格外注意虚心纳谏,而且勇于求谏,真正做到了闻过则喜。他包容了魏征等人的犯颜直谏,采纳了别人的善言,目光高远,集聚了群臣的智慧,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 m, g. W; |0 ` m! b$ O8 h( T3 j3 T; |6 I* F
■点评:人们对事物的见解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忠言往往逆耳,且不说人们提意见的态度和方式了。人人都爱听好话,听到难听的话却不发怒,反而虚心地接受,没有一定的胸怀和度量,恐怕难以做到。但凡能成就大业的人,都有包藏宇宙之胸襟。 0 ^& n& t4 G6 a
% r0 d3 o( a- N* g& ^* x
0 z, e5 r6 V8 `
) M6 J/ ~, b; L: S5 O2 x/ t(五)容人之过 宽大为怀
5 t% }% S1 Z/ F5 ^9 P! _
8 r/ b' G& k! R8 p% W■事例:美国人鲍勃·胡佛是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矶。结果,在飞行过程中,有两个引擎同时出现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飞机却已面目全非。胡佛在紧急降落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用油状况。不出所料,那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螺旋浆飞机,装的却是喷气式飞机用油。回到机场后,胡佛见到了那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已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痛苦不堪,流下了眼泪。我们可以想象胡佛当时的愤怒——对那名机械工大发雷霆、痛责一番,似乎也合情理。然而,胡佛并没有责备那名机械工,他只是伸出手臂,拍了拍机械工的肩膀说:“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误,我要你明天帮我修好我的F—51飞机”。
: o/ A7 M6 t; R0 ]4 J4 Q6 ~5 J5 w) T" w
! M5 B: F9 q8 E v! }$ B# R0 J+ ^% y■点评:相信鲍勃·胡佛的做法已经足已让年轻的机械工永远记住教训了。没有谁能保证一辈子都不做错事。因此,我们应该说允许别人犯错误,宽容别人曾经的过失,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 ) W% l2 H3 ` R
1 E9 Q- x( u; f: p( w: I0 P
+ `; K: U( M" k* m
+ q1 n5 p+ x. z& \* m(六)容人之长 取长补短 & o% c- [# g+ Z4 }; m2 V" t
6 K1 w6 u* O7 f8 O
■事例:当年乔丹在公牛队时,皮蓬是公牛队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他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还经常说乔丹某方面不如自己、自己一定会把乔丹推倒一类的话。但乔丹没有把皮蓬当作潜在的威胁而排挤他,反而对皮蓬处处加以鼓励。有一次,乔丹对皮蓬说:“我们两个的三分球谁投得好?”皮蓬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问什么,当然是你。”因为那时乔丹的三分球命中率是28.6%,而皮蓬是26.4%。但乔丹微笑着纠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乔丹还对他说,“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这一细节连皮蓬自己都不知道。他深深地为乔丹的无私所感动。从那以后,皮蓬和乔丹成了最好的朋友,皮蓬也成了公牛队17场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乔丹这种无私的品质,为公牛队注入了难以击破的凝聚力,从而使公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乔丹不仅以球技,更以他那容人的胸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包括他的对手。 $ N4 `$ v4 K4 Y- C
% f4 J7 y6 ?9 V4 n# c■点评:面对最有希望超越自己的对手,乔丹不仅没有忌妒和排挤,反而充分看待其长处,还抱着欣赏学习的心态,以他人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是一种包容,更是一种成长。只有尊重和了解对手,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宽容对手,就是成就自己。
$ ^' ]. @% x( c N* N) \, o4 o' d! C; S2 X. o+ x
$ D' i7 V9 W! W# @- E' _& e }% w) R" L
/ m8 d& b1 k# O6 X(七)容人之异 和而不同
! {1 N) o, c8 ?7 f! z- c% x4 B4 m4 o
■事例:张伯伦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曾再三阻碍丘吉尔进入内阁,因为他们政见不合,特别是在对外政策上存在着很大分歧。随着张伯伦绥靖政策的破产,丘吉尔终于成了内阁的一员。在随后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中,有40位原来支持政府的议员投了反对票。虽然政府最终赢得了信任投票,但张伯伦很清楚自己应该下台了。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不得不向国王递交辞呈,推荐丘古尔继任。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丘吉尔在担任英国首相时,却坚持要让张伯伦担任英国议会下院领袖兼枢密院院长。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非常英明的决策。张伯伦曾经是推行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但当他意识到他的绥靖政策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时,并没有利用自己在保守党的领导地位刁难丘吉尔,而是以反法西斯战争事业的大局为重,竭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充分地配合丘吉尔的工作。
$ V! x1 i$ y$ D0 n
* l/ t( W8 G2 L- r■点评: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味地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我们应容人之异,以积极的态度接纳他人不同个性,尽量去接受、尊重、理解、容纳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尊重异己、求同存异,这是包容的高级境界,需要过人的勇气和策略,更需要比天空还广阔的博大胸怀。 ( c! K% U0 o1 [( j
1 k" f. h) {% E$ I
3 R; X4 @/ S; q0 L5 ^3 x; S5 L/ ]$ b- l& H3 e
(八)容人之害 化敌为友 $ s+ X0 P- S b. `8 `# Y" m
, Y+ |" g6 Y! K. n■事例:在竟选总统前夕,林肯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林肯转过头来对那个傲慢的议员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记起了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参议院,陷入一片沉默。“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但我从小就跟我的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父亲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所有的嘲笑化为了真诚的掌声。有人批评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你为什么试图让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 3 X8 B6 ]3 `% O, T
; v+ L; [ S( e- O6 Q
■点评:包容的神奇就在于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还能将自己从憎恨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包容,归根结底,根源于爱和理解。只有心中有爱,我们才能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人,才会充分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见解。只有爱,才能消除彼此的误解、猜忌、敌视。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 S! d6 r( P! k1 k7 J/ p! l) n3 |: w
" [: C! |) }" s3 R: m# G9 t! o9 U
; w: O: r" y- i. @
& `/ I& e0 `& |5 M& F结语: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闲言碎语,就有纷争毁誉,就有对立异己,为此,人们烦躁、紧张、厌倦、孤独、迷失。医治这些心理痼疾的良方就是包容。就如法国文学家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当我们修炼包容的美德,具备包容的智慧,了解包容的良方,拥有一颗包容的心灵,人格和境界将得到升华,世界也将为我们展现最美丽的容颜。 1 B& p$ O; r- K! L% Z' I
( ~7 `; q. |" W) P!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