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S d9 M# [+ e# H9 o) q: m9 F
- j' b4 c3 K6 K, p& k 去伪存真—百尺钢化为绕指柔 朗朗乾坤。有人的地方就有工作,有工作就离不开材料。材料是思想的载体、交流的媒介。如今,材料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上至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演讲稿,下至平民百姓的婚宴证婚词,都经历了很多的修改和打磨。 大道至简。很多人听到材料两个字就心生畏惧,迈不开双脚。一些材料新手,拿着领导打回的材料,欲哭无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修改。牢骚与埋怨并存,不安和忐忑共生。其实,改材料也有规律可言。有规律的事情就不是难事。 总体上来说,修改材料遵循的是“思考分析—完善框架—精修内容”这样的环节和步骤。 第一步,对原有材料进行一次审视。如果是领导交办的命题作文,至少要有上级发来的文字通知和相关的文件政策。约稿通知就是命题大纲,文件政策就是考试范围。通常写一篇3000字的材料,至少要看3万字乃至更多的背景资料。即便是对本领域的工作比较熟悉,也要认真关注当下最新的表述和要求。尤其是时政类的文章,更要第一时间体现“讲政治”要求。否则,你就是把读稿子的领导,放在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界。举例1:某机关秘书在十八大之后的材料中,仍然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举例2:某单位领导在全市专题会上的表态发言,在结尾部分对今后几年的奋斗口号的表述,与市委市政府的提法不是完全一致。这样的例子,如果单位负责人原本照读,就是一次重大失误。 二是改在格局大。材料胜在立意,关键在于格局。党委政府和部门材料的区别在于格局。同样的素材,有不同的格局,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举例8:某市扶贫办同一个月,接到2次撰写扶贫汇报材料的任务。第一次是向省扶贫办报告近期工作。第二次是迎接省委办公厅组织的全省一季度工作督查。两次的汇报材料,着力方向和用笔重点截然不同。前者是系统内的日常工作,重点介绍脱贫工作的具体做法,尤其是扶贫工程实施情况。后者是办公厅代表省委进行的例行督查,既了解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更督查党委重视和资金、项目、人员保障等情况。相比较而言,第二个汇报材料,更要站在抓扶贫、促发展的大格局下谋篇布局,必须要有党委从思想上重视扶贫工作、从组织上强化扶贫工作、从措施上狠抓扶贫工作、从保障上推进扶贫工作等一系列的干货。 [/hide]三是改在语言新。语言是材料的生命,也是文以载道的重要体现。公文的语言,最大的要求是精准,最理想的状态是和翻译一样,做到“信、达、雅”。我们常说,人民日报是机关单位文字工作者的最好老师。这是一部永不枯竭的材料之源,也是语言上的大师。举例9:某市召开2017年人代会,市长做工作报告通篇以数字说话,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民生工作直接点名,给人耳目一新,代表了重实践的工作导向,也是向全社会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参会代表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好评。 总结陈词。领导是高手中的高手,我们要把领导修改的稿子当宝贝,逐字逐句对照,认真体会。只要大家坚持这样做下去,必然受益匪浅、事半功倍,就能够很快成长。
4 S2 R. x7 @6 f) g, Y
5 G- U8 y+ R& Z9 p' o! G
. ]; m9 H! n3 c5 b#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