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政府如何防范及化解局部性金融风险
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趋紧,导致市场预期不准,市场波谲云诡,企业投资预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产业链条各环节尤其是金融业经营不确定性更是突出,局部性正规金融和民间非正规金融的系统风险陡然骤升,金融领域的风险有向实体经济蔓延之势,企业担保联保更是放大了风险,温州、鄂尔多斯等地区就是该类金融风险凸显的典型案例。金融风险爆发乃至危机产生,都是基于一定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微观经济原理,结合温州地区民间借贷风波以来金融风险的演变,剖析局部性金融风险成因,总结地方政府阻断金融风险蔓延的经验,探讨防范和化解局部性金融风险的措施,显得实践意义重大。
一、局部性金融风险演变金融行业遵循着高收益高风险原则,一旦信用危机或者金融风波发生,往往是按照回报率高低次序蔓延。从风险演变路径看,温州民间借贷违约行为从偶尔发生、频繁发生到集中发生,从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典当行等民间类金融机构跑路到受牵连企业、过度负债企业陷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从民间融资问题频出到银行系统不良率持续上升,整个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社会信用变得脆弱,金融体系因为恶性循环变得风险陡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信用环境恶化,社会融资成本攀升温州民间借贷最为活跃的龙湾区非法集资案件最多,涉案金额也最大,2012 年当地根本借不到资金或者根本不敢借出资金,融资成本高不可攀。永嘉县涉嫌非法集资案件10起,影响较大的施小洁案件,利息高达7分;已经立案调查的楠溪江啤酒厂资产处置案件,向社会融入资金成本也高达5分,涉及债权人200多人。去年以来立案审查龙湾的几起高利贷事件,月利息均高达5分,对社会信用环境危害极大。
(二)企业担保链连锁反应,金融风险蔓延因为个别企业陷入困境,银行抽资压贷,促使更多企业受牵连。典型案例如信泰集团、庄吉等困难企业,因担保链受牵连企业均达到五十多家,风险如多米诺牌骨效益般蔓延,实体经济因几家大企业困境引发局部金融风波。永嘉县内也有不少企业由于问题企业财务困难,使担保链上间接关系的企业被银行列为关注,信贷额度逐步压缩。
(三)银行债权隐性风险上升,贷款结构恶化银行出于谨慎原则,贷款呈现短期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加重,个别小微企业贷款倾斜较多的银行不良率呈现上升。据统计,温州市区银行业不良率高达3.9 %,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和广发银行温州分行不良率居前,个别支行不良率高达10 %,银行业对小微企业和长期贷款显得更加谨慎,对小微企业抽资压贷行为经常化;甚至出现个别客户经理失信抽资压贷,使得困难企业雪上加霜,银企关系紧张。企业往往短贷长用,温州信贷总额7 000 多亿元中有5 000 亿元左右属于短期贷款,结构严重不合理。同时多家银行贷款出现贷款给少数几家优质企业,出现累大户现象和过度融资现象。
二、局部性金融风险成因分析房地产调控以来,把温州房地产业和实体经济推到风口浪尖,更有学者指责温州实体经济空心化,企业无心实业,热心投机,地产泡沫严重。皮之不存,毛之焉存,实体经济滑坡是温州经济重要症结之一。温州经济近几年发展滞后,乃至近期金融业陷入困境,均反映出实业投资不足,房地产泡沫严重,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服务环境不优等问题。除此之外,个案分析看,微观因素或是主导因素。
首先,温州企业财务不够规范,抵押品缺乏。大部分温州企业属于家族企业,财务制度不够规范,抵押物不足,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更是难以获得股权债权融资。以永嘉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全县股份制企业不到10 家,加上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才12 家。7 000 多家中小企业大多财务不够规范,抵押物缺少,融资成本高。据统计,全县能获得银行融资才2 000 家,其他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只能转向地下融资,成本高昂,风险较大。
其次,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投资盲目扩大。温州企业家大多敢闯敢当,而政策敏锐性不强,难以对经常变化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准确预判,以致在宏观政策扩张,融资容易的时候迅速扩大投资;而政策紧缩的时候,项目投资还没形成现金流量,导致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主业。例如:信泰集团投资太阳能电池,庄吉投资船业,立人集团投资地产、矿产,楠溪江啤酒厂投资农业开发等案例,均因投资的周期性行业陷入低谷或者项目现金流不足,导致母体企业陷入困境。
再次,现有银行信贷担保模式引发的企业担保链反应。现有信贷担保均是连带担保,出险时往往直接追诉最优质的担保企业和最优质的抵押资产。比如:企业担保金额才1 000 万元,银行往往为保障自身权益,冻结超过1 000 万元的资产。总而言之,局部性金融风险形成有宏观层面诱因,也有实体经济不振因素,但这些因素均是通过一定的微观机理引发局部乃至波及全局的金融风险。
三、地方政府金融风险化解工作经验介绍——以永嘉为例反思局部金融风险,相对而言,永嘉、苍南、平阳等郊县近几年的金融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由于市区经济风险增大,银行业转而将更多信贷额度投向了郊县的实体产业,凸显了对政府项目投资和实体产业的强有力的支撑。永嘉县2012 年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337.71 亿元,比年初增加了63 亿元,贷款增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去年以来各商业银行也在永嘉不断扩点增面,恒升村镇银行新设支行3 家,温州银行新设小微专营机构1 家,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在永嘉新设支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也不断设立。永嘉金融业在宏观经济不容乐观情况下出现了较快发展,银行不良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始终维持在0.6 % - 0.7 %区间;小微企业信贷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比重持续上升。然而永嘉县金融生态局部风险不容小觑,沿江地区也出现个别企业陷入困境的局面。如何处置局部性金融风险,已是县政府的一个重大课题。结合近期案例,逐个分析,分类处置,总结经验如下:
企业过度投资,脱离主业铺开摊子,管理滞后,现金流短缺,以致资金链断裂。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及时介入,协调职能部门做好政策处理,配合困难企业剥离资产并实现资产变现,及时减轻民间债务和银行债务。以永嘉某企业为例,发生资金链断裂时,负债3.5 亿元,企业主在温州市区约有20 来套房子和几处工业厂房。地方政府及时介入,召集相关债权银行和债权人,资产剥离、重组和拍卖同时进行,协调银行暂缓追偿连带担保人,及时阻断担保链风险;同时引导企业回归主业,合理负责,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鉴于当前信贷担保模式,政府必须从地方金融安全视角统筹协调,避免银行对暂时困难企业抽资压贷,降低金融风险蔓延乃至放大可能。针对永嘉县出现的几例困难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士深入调研分析,排除根源性难题,政府“有为”服务,化解债务困境,帮扶企业回归主业。
个别企业生产经营可持续经营,由于资金管理不善而出现短期还贷困难,此时可以启动应急转贷资金,及时帮扶。去年永嘉县设立应急转贷资金以来,共使用5 次,为当地企业化解多次还贷难题。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企业通过破产盘活资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诸多案例中,个别企业本来就是属于夕阳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通过司法程序处置,不良资产获得重生。就以永嘉某个企业为例,债务5 亿多元,涉及债权人达到200 多人,债权关系复杂,以司法程序处置能保障公平、公正和效率。
四、深化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