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人必须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身为中郎将常何门客的马周,替其只会舞枪弄棒的主人常何写了一篇文章,得到了太宗的极大赏识,太宗召见他并问及如何读书时,马周说,人要善于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另一本则是无字之书。要了解历史、了解前人的得失就要读有字之书。要了解风土人情、了解社情民意就要深入庶民之中,读无字之书。 清代学者张潮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 毛泽东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之谈,多次告诫全党,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大学校,那里面的东西----无字的书,多得很,学之不尽,取之不竭。孙中山是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领袖,他的三民主义,不是从学校的书本里学的,而是在学校外面的大学校里学的。他还说,学习的书也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无字之书” ----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 读书,可分为读有字书与读无字书两类。读有字之书,会让你学到知识,学到你所不知;读无字之书,更能让你觉醒,顿悟人生的意义。如果说读有字的书、有形的书,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智慧储藏,扩展我们的理论和思维视野的话,那么读无字书、无形的书,则能够使我们在与外部环境的对接中激发新的更强的人生动力,吸纳更多的推进事业发展的势能。 读有字书易,读无字书难;读字面书易,读字后书难。如何读好社会、人生这本大部头的无字之书,唯一的途径就是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吸收各种方面的知识。调查研究是读懂无字之书的最好方法。 读无字之书,首先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实际,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社会实践是一个蕴含丰富、魅力无尽、虽百读而不能穷尽其智慧的大课堂,社会这本无字之书的每一页都是鲜活的,都是一个故事,需要我们用思想去读,用心灵去读,读出书里书外、书前书后那些深邃的文字、深厚的底蕴、悠久的渊源和丰富的内涵,读出精彩来。 . F: Y5 i7 W9 `: b! W9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