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牢牢把握bz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基本市情,以深化农村改革为突破,着力破解农业农村资源沉睡闲置、资本投入低效、创业人才短缺等关键掣肘,不断培育激活农业农村新动能,汇聚起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活力。2016年,全市新发展绿色生态产业20.9万亩,带动8.45万户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215个贫困村销号、9.1078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年度目标按期完成。
一、盘活农村资源,把沉睡资产变成脱贫动力
坚持“还权赋能”,积极推进“八权一股”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激活农村沉睡资源、释放农业持续发展动能。一是深化“六个盘活”。按照农村人、地、林、房、钱和集体资产“六个盘活”的思路,完善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创新先股后转、整村流转、抵押贷款等模式,催生闲置资产向发展资本转变。截止2016年,全市累计流转耕地99.2万余亩、林地102.76万亩,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17.88亿元。二是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紧紧抓住国土资源部关怀老区脱贫的政策机遇,创新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跨市、县设置项目区等6项改革试点,52个项目区、2.08万亩挂钩周转指标获得省级批复。率先在全国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跨市流转,首批与成都市高新区交易4500亩,收益13.28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受到国务院汪洋副总理肯定,国土资源部在bz召开专题培训班全国推广。三是量化集体资产股权。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经营资产、财政性支农投入量化股权,贫困户配股40%、所有农户配股40%、集体持股20%,贫困群众实现“双轮持股、二次分红、脱贫退股、滚动发展”。探索推行资产清晰、权证整合等“六化”模式,率先在贫困村建立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经济组织,用市场手段经营开发,打造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示范乡镇10个。推行“支部+公司(协会)+农户”等合作模式,项目区贫困户年均实现股金分红500元以上,12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突破。
二、创新投入模式,用多元投向聚合脱贫资本
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引领功能,聚合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保证每个贫困村集中投入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一是整合涉农资金打捆财政投入。依据国办发22号文件,率先在全省出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实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坚持市级监督、县区主体、规划引领,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个到县”,将不低于50%的当年新增财力纳入统筹整合,保证财政专项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不低于30%。去年累计整合涉农项目12类、55个,投入到位资金51.4亿元。二是政府基金撬动放大金融投入。深化银政、银企、银农合作,与工行、农行、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签订9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用足用活5.2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发展、农业担保等5大基金,为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贫困户提供无质押贷款贴息,先后为8.2万户农户授信,发放到户扶贫信贷资金近9.71亿元。协调金融机构开发“扶贫惠农贷”“乡村旅游贷”“bz新居贷”“巴山信用贷”等扶贫金融产品,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60亿元,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长期低息贷款到位45.42亿元。三是市场经营引领聚合社会投入。探索建立农村扶贫资金互助组织315个,聚合社会资金60余亿元,全部投入扶贫脱贫。将有经营功能的供水、供气等公共服务纳入市场运作,启动实施16个民生扶贫PPP项目、吸引市场投入31.9亿元。
三、搭建双创平台,靠新型人才引领脱贫产业
按照东明书记提出的“产业先行”要求,我们立足生态优势,坚持高点起步、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双创”孵化园,走出一条以新型人才为核心支撑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一是新型主体引领创业。围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森林康养、巴食巴适公用品牌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做给农户看、帮着农户干、带着农户赚。推行“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贫困户”发展模式,健全股权合作、经营返利等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聚在产业链上稳定增收。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287个、家庭农场1092家,创建农业部命名“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场”12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25.2万农户在产业链上实现稳定就业创业。二是回引返乡带动创业。出台鼓励支持回乡创业政策措施,在县乡村选定2800多名联络员,回引7000多名在外人士带理念、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回乡创办企业92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800多家,建成高标准农田103.9万亩、畜禽规模养殖场911家,建成五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五条特色产业带,带动3.5万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三是科技力量助推创业。深化与中茶所、川大、川农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团队,推进一村一名农技人员挂包驻帮,为贫困村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出台《鼓励涉农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意见》,157名农业科技人员停职留薪到贫困村创新创业,领办、兴办产业实体80余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依托四级职教体系,实施“量体裁衣”技能培训和职业培养,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一人掌握一门以上创业实用技术,去年开展技能培训5.9万人次,3.7万人实现技能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