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作为全市农村改革工作协调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农村改革,较好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16年度有关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纵深推进。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作为“一把手工程”予以强力推进,12个县市区均超前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全市摸底调查、实地指界和两轮调查结果公示工作总体完成量达98%左右。我老秘网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经验和作法在今年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会议上得到推介。二是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按照“县有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有土地流转服务所、村有土地流转服务信息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明确专职人员处理服务事项,并加强对各级业务人员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培训。各地进一步创新机制,严格程序,强化监管,规范管理,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行为不断规范,各县(市)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得到有效调处。三是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工商资本进入林业的政策措施及监管办法。2015年,我老秘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主体参与造林绿化的指导意见》(衡政办发〔2015〕59号),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林业,超前完成省下达的改革任务。
(二)金融服务“三农”改革效益渐显。出台《衡阳市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搭建以“四中心两公司一协会”为核心的县乡两级“三农”金融服务平台,逐步破解“三农”发展融资难题,金融服务“三农”在全国创造了“衡阳经验”。由市政府金融办牵头,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情,以各县(市)区为主,参照耒阳模式,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同时,指导耒阳市开展农房抵押贷款,协调更多银行机构参与该工作,共发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150多笔,金额突破1亿元。
(三)农贸市场改革顺利进行。根据市政府2015年第50次、第59次常务会议精神,将衡阳市市场服务中心更名为衡阳市市场管理处,为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其屠宰职能连同10名工作人员到划转市畜牧水产局;及时做好了列入2017年财政预算准备工作。同时,制定了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方案,引进粤商投资控股集团参与农贸市场改革和提质改造,各区样板市场已通过考核验收并投入使用。
(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得到健全。一是新一轮农垦体制改革试点扎实高效。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试点任务书》及省农委的要求,已组织衡东县园艺场等填写三个方面的改革试点任务书并上报。待省委、省政府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将争取将衡东县园艺场纳入全省试点。二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成立了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以衡发〔2016〕22号文件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三是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得力。扎实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并参照农业部和各省的政策进行措施问题确认。已将推进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方案草案报市政府审核,即将出台政策措施。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大力实施“十百千万”现代农业发展工程,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型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据11月统计,全市各类专业大户达74087户;农民合作社达4210个,新增708个;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2737户,新增64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出产的主要农产品实现双过50%,居全省领先地位。
(五)农业支持保护机制逐步建立。一方面,加快“衡阳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衡阳智慧农业”微信号提供农技信息服务780人次,发布政策解读信息6篇,公开工作动态信息10条;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报系统完成初测,进入调试修改阶段。另一方面,借力“互联网+”,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创建新型主体电子商务示范商务4户;借力祁东黄花菜节,开展线上线下交易,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组织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户在第七届农博会电商馆开馆,开展宣传和线上交易活动。
(六)农村精准扶贫开创新局。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衡阳市“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等重要文件4个,联村帮扶、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实现三个“全覆盖”,推行“挂图作战”,确保责任落实。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增长150%。近两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44.4万减少至28.86万,预计今年脱贫10.2万人。一是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融合推进。全市共启动产业扶贫项目241个,投入项目资金1.3亿元。对56552户贫困户开展小额信贷评级授信,有效授信率达85%,授信额度达128122万元。二是易地扶贫搬迁与危房改造全面推进。2016年,我老秘网市易地扶贫搬迁2588户8546人。截至今年9月底,2588户全部开工,已到位各类建设资金26394万元,累计完成总投资的54.8%。各县市区整合资金,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对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的县市区给予每户1500元的奖补,确保贫困对象3年内全部挪出“穷窝”。目前,全市已全部开工,开工率达80%。三是兜底扶贫与救助保障扎实推进。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低保清理和社保兜底脱贫对象重新认定工作,重新认定农村低保8.5万户16.6万人,比原来减少9.7万人,农村低保保障水平由160元/月提高至240元/月。市政府出台了《衡阳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明确我老秘网市低保困难群众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四是就业扶贫与教育扶贫协调推进。全市累计建立农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台账132775人,已转移就业82105人。2016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计划投资28.7亿元,改造项目211个,目前项目开工率达84.4%。职业学历教育扶贫“应补尽补”覆盖率达97.88%。市贫困家庭“两后生”参加“雨露计划”培训1700人,已完成年计划的85%。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为确保农村改革工作任务完成、目标实现,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有:一是用坚强的组织领导凝聚合力。委机关和各二级机构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将农村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委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深入开展调研、调度,提请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精准扶贫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申请将我老秘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纳入省试点项目,各项具体改革工作均被列入全市重点工作考核。周农书记、海兵市长及各位市级挂点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调研农村改革项目,指导解决具体问题。二是用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市县乡三级农业、农经系统干部走村串户,宣讲有关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农村改革与发展。特别是2015年以来,全市就农村改革工作累计发放公开信132.33万份、宣传手册182.57万份,印制标语横幅4.32万条,开展各类培训506期,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用规范的工作流程保证实效。市县两级针对农村改革工作,分别出台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流程,做到了“程序规范、操作透明”。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面,按照“严抓技术招标、统一技术规程、严格执行政策、细化操作程序、做实公示审核”的要求,一步一步开展具体工作,确保结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四是用严格的监督检查促进落实。2014年以来,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等扶持资金使用情况实行绩效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县乡两级农业农村工作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并对骗取、套取、贪污、挤占、挪用资金或违规发放资金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市县两级农业、农经部门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各类监督检查80多次,及时纠正工作偏差近千起,确保了农地农用、耕地不减。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