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要具备一定的美感。具体来说,要“美”在思想启迪人,做到站位高、理论深、语言新;要“美”在表达感染人,做到比喻切、排比强、引用好;要“美”在形式吸引人,做到标题活、结构匀、字数近。 一篇成功的领导讲话稿,美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美”在思想启迪人,“美”在表达感染人,“美”在形式吸引人。这里,笔者结合工作中所见、所干、所思,就领导讲话稿的美感谈点体会。 一、“美”在思想启迪人 领导讲话稿要彰显思想之美感,给听者以启迪,应做到“高”“深”“新”三个字。 站位要“高”。高,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站位高,就是要紧紧围绕讲话的主题,从历史的、辩证的、全局的角度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比如,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既回首过去,又审视现在,更展望未来,体现出一种“高远”之美。 理论要“深”。深,是深邃、深刻,不是深不可测、晦涩难懂。理论深,有利于体现思想,引人深入思考。理论要深,就要紧紧结合学习、工作、生活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出具有深刻内涵、独到见解的论述。像“为人民服务”“发展才是硬道理”“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等,虽寥寥数语,却寓意深长、意境深远,让人听了会去回味、思考。 语言要“新”。新,是新颖、新鲜。语言新,有利于传播思想。语言要新,就要多讲自己思考后得出的新话,少讲他人讲过的老话。2010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长、假、空的不良文风,明确提出要“短、实、新”,强调新意既包括角度新、材料新、语言表达新的话,又包括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话。由此可见,优秀的领导讲话稿,不仅要有新思想,而且要有新语言。 二、“美”在表达感染人 唐代散文家李翱说:“义虽深,理虽正,词不工者不成文。”毛泽东同志特别反对“语言无味,像个瘪三”。领导讲话要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应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比喻要“切”。切,就是贴切。恰当的比喻,可以增强领导讲话的具体性、生动性、鲜明性,以更好表达对事物的感情和态度。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非常贴切,充分体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引人深思、使人警醒。 排比要“强”。好的排比句,因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吸引人的美感;因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具有说服人的美感;因抒情强烈、表意酣畅,具有感染人的美感。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演讲《反对党八股》时指出:“它们不是生动活泼的东西,而是死硬的东西了;不是前进的东西,而是后退的东西了;不是革命的东西,而是阻碍革命的东西了。”2013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说:“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两处均用排比,把问题说得非常透彻。 引用要“好”。在领导讲话稿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句、典故等作为论据,可以更好地表明观点,增强说服力、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到“中华民族的昨天”,引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说到“中华民族的今天”,引用了“人间正道是沧桑”;说到“中华民族的明天”,引用了“长风破浪会有时”,让人感到“气场”强大,气势不凡。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引用了不少典故,包括“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等等,既言简意赅、寓理深刻,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美”在形式吸引人 常言道:人靠衣,马靠鞍,一看长相二看穿。标题、结构、字数等,可谓领导讲话稿的“外在形象”。讲话稿要显“形象”之美,必须精心打磨标题、用心布置结构、静心推敲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