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抓好项目工作落实 强化项目建设力度

[复制链接]
溪明老秘 发表于 2009-2-27 17: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继革


  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市项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我市已成惯例。这样安排的目的,既是为了引导各级干部迅速从节日氛围中走出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确保一季度“开门红”;更是以这种方式向大家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在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加快项目建设的力度将更加强劲,项目从头抓紧的态度将更加坚决,推进项目工作的举措将更加到位。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再强调四个问题:
  一、要雷厉风行抓落实。举事之要,关键在人、成败在干。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学习好、传达好、贯彻好全市项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把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奋发有为,务实创新,努力实现项目工作的新突破。一定要立足大局、敢于先行。以省里构建“三个平台”、“两个先行区”为契机,在思想上要先行,不断强化项目意识,增强抓项目的自觉性,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始终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运作上要先行,用足用好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政策措施,选准地方特色优势与政策支持的有效对接点,着眼长远、超前谋划,好字优先、乘势而上,争取更多大项目布局三明。在成效上要先行,对已经确定的海西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要全力保障、强势推进,实干实效、走在前头,保证形象进度,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果为海西发展作出贡献。一定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级干部要“实”字为先、“干”字当头, 增强争先创优意识,按照各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的要求,锲而不舍、加压奋进,敢闯敢干、勇于突破,扎扎实实把项目工作推向前进。对今天会上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要出实招、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对已经出台的具体举措,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抓一件、成一件,做到令必行、行必果,确保政令畅通;对去年市直部门引进项目数、确认到资额“两个下降”问题,市项目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的分管领导要召集责任部门,抓紧研究,找准原因,对症下药。一定要开拓进取、善于运作。看一个干部水平的高低,既要看抓项目的“点子”,更要看破难题的能力。当前,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大背景下,制约项目发展的用地、征迁、资金等问题日益凸显,只有知难而进、大胆创新,才有出路;只有敢于碰硬、敢打硬仗,才能突破。广大干部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发展的举措和市场经济的办法,积极应对、努力破解,真正在项目实践中增长才干,在解决问题中打开局面。一定要多方联动、凝聚合力。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致力于推动项目建设与发展。不仅各级党委、政府要全力以赴抓好重大项目的规划、推进和服务;人大、政协机关同样要关心项目、争取项目、服务项目,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项目落实;不仅经济部门要集中力量抓项目、上项目、建项目,非经济部门同样要发挥职能作用,牵线搭桥引项目、全程服务抓推进;不仅企业和商会等项目主体要实实在在把项目建设抓出成效,广大干部群众同样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发挥各种作用,利用各种渠道,捕捉项目信息,投身项目工作,形成社会各方面聚合力量、聚焦项目、聚智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要突出重点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好政策机遇,结合当地实际,集中精力抓推进、抓突破,力促项目工作在数量、质量和效益上都有一个大的飞跃。做到五个“一起抓”。一是坚持大项目与小项目一起抓。既要主攻大公司、大财团,加快现有的资源、资产和产业整合,下大气力引进支撑力强、辐射面广、牵动全局、影响长远的大型、特大型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推动大发展;又要注重引进聚财生财见效快、扩大就业效果好的“短平快”中小项目,实现大中小项目一起上,让各类投资主体都参与项目建设,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二是坚持政策扶持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一起抓。一方面,要瞄准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政策措施,打好“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品牌,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在农林水利、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的政策扶持项目;另一方面,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强化项目包装推介,依托“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11.6”林博会等平台,采取各种形式多样、灵活高效的方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量吸纳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项目建设,力求更多的增量带动。特别是要突出现有企业的“二次招商”,鼓励和扶持获得国家级品牌的骨干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在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实力上下功夫,加快推动现有企业大发展。三是坚持传统产业项目与高新技术项目一起抓。既要立足我市产业基础,按照前延后伸、榨干用尽的要求,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冶金、林产、化工、纺织、矿产等传统产业,新上一批拾遗补缺项目、伸展链条项目、衍生产业项目,形成一批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增强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又要突出生物、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瞄准科技前沿,有计划地引进实施一批“高、精、尖、新”重大科技项目,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培育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三明产业发展的新支柱。四是坚持城市经济项目与新农村建设项目一起抓。既要围绕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突出抓好“退城入园”项目,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和旅游项目,积极培育房地产等财源项目,着力搞活三产,壮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增加公共财政,反哺农村发展;又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凸显农业产业特色,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辐射作用,新上一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村商贸流通项目,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以新农村建设项目带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财增加。五是坚持生产性项目与公益性项目一起抓。既要积极创新项目生成机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策划和建设一批生产性项目上,壮大产业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又要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规划实施一批社会公益性项目,特别是要全力抓好城乡基础设施项目、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以及教育、卫生、文化、广电等事业项目,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要创新机制抓落实。三明发展希望在项目,活力在项目,重点也在项目。我们一定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着力健全工作机制,充实项目工作力量,切实把项目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到行动上,真正抓出成效。一是强化责任机制。领导要带头,市、县几套班子挂包项目领导要既挂帅又出征,扑下身子,与项目业主单位共同研究,一个一个环节地抓好项目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做到重大部署亲自安排、重要客商亲自接待、重点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把主要精力集中用于项目的研究、实施、推进上,确保项目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落实协调机制。要加大协调力度,各级项目领导小组要善于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积极有效地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对破坏干扰项目建设的人和事予以坚决查处,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都是三明形象”的浓厚氛围。要增强工作主动性,无论是经济部门、还是非经济部门,不论是地方管理部门、还是垂直管理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就是发展经济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在项目建设中的引导、服务和扶持作用。三是完善运作机制。要做到运作有心、运作有方、运作有策、运作有效,对看准的项目持之以恒、紧抓不放,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特别是对如何做大做强现有骨干企业、如何新上更多规模企业、如何引进更多大项目在我市“安营扎寨”等方面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多动脑筋,摸清情况、对症下药,尽快突破、务求实效。要加强追踪问效,健全督查制度,市“两办”、重点办、效能办、政务中心等部门对主要目标、重点项目、难点问题要强化督查,任务分解到哪里,就跟踪督促到哪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通报情况,推动工作落实、项目落实、责任落实。四是健全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竞赛活动考评办法,使考核奖惩更加到位、更加有力,真正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奖励办法,积极奖励招商引资大项目、税源型生产性项目和做大做强型企业,对在项目建设中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要予以提拔重用,真正形成“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激励导向。要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对在项目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取消当年参加项目竞赛评选资格;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到位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对领导不力、完不成任务的,不予评优评先,不予提拔晋级,努力在全市上下营造齐心协力抓项目的生动局面。
  (本文为市委书记叶继革元月2日在全市项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余迭荣)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乐将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7: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头可断 水要灌 灌水规矩不能坏
 
田大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7: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公车上本没有裸女 转贴的多了 也便成了裸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33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