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市经济工作督查座谈会上讲话整理稿
陈广胜
(2015年6月11日)
此次到绍兴市就当前经济工作开展督查,对我们一行是难得的学习、调研的机会,可以更好地接地气。看了几个点,都很受启发。刚才月亮市长的情况介绍,有许多干货、实货,系统全面,又要言不繁。总的印象是,绍兴市对经济工作部署到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协调,围绕“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实施“转型升级突破年”八大行动,采取的措施也很有针对性。绍兴市的几组指标总体平稳,在宏观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稳”就是成绩,就是基础,就是不错的基本面,能为下一步的“进”创造条件。
当然,经济运行总有喜有忧,尤其是眼下的形势比较复杂,假如透过数字看问题,更有一些不那么令人乐观的迹象。今年一季度全省GDP增长8.2%,固然可喜,但根据测算,股票交易大体贡献了1个百分点,房地产贡献了0.3个百分点,作为顶梁柱的工业则增长偏慢。绍兴的情况也如此,创出了近年来工业增速新低。浙江的外贸依存度大,问题的表象在工业,源头却在出口上。我们月度的出口波动很大,3月份以来出现负增长,1—4月绍兴市的降幅比全省平均还要高12.7个百分点。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亏损,以及资金链、银行坏账等连锁反应。在这方面,绍兴是继温州之后最值得警惕的。
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经济工作。搞督查是一种形式,我们跑一圈,说实话也看不出多少名堂,但可以传递一种信号、一种关切。经济工作的点子和办法,当然还得靠绍兴市的同志,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也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抓贯彻。应该说,你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管用的招术,我也提不出太多的意见。绍兴市的若干具体建议,刚才相关部门的同志都回应了。所以我代表督查组,只能结合考察、座谈的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绍兴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说到底是经济结构所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短缺经济的大背景下,先行一步紧扣民众的温饱型需求,抢了市场的头口水。绍兴的纺织工业就是这样发家的。但到了今天,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意味着消费升级,也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和产品升级。绍兴纺织的症结,恰恰是在产业、产品升级上踩了一个“空档”。在绍兴,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企业,要么是低端的纺织企业,要么是被房地产套住了的实体企业,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没有顺应居民的消费升级,在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化上求突破,没有像改革开放之初那样再打一个发展的“时间差”。不仅如此,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不少厂家将实业赚来的钱投向了房地产,并且因一时尝到“甜头”而在企业圈形成区域性的“小气候”。所以,来钱快不一定是好事,让企业家的心思变“活”了,却忽略了赖以立身的主业,放松了核心竞争力的锤炼和提升。而一旦错过了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我们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就缺了“杀手锏”。
绍兴轻纺城就是一个值得聚焦的案例。当年我在省体改委工作时,一讲起市场大省,脱口而出的是义乌小商品城和绍兴轻纺城。可过了十多年时间,曾经并驾齐驱的双子星座却已拉开较大的差距。为什么?因为我们过去卖纺织面料,今天主要还是卖纺织面料,即使经营面种再多,集聚的也只能是行业内的生产批发企业。如果来一个假设,绍兴轻纺城早些年在做面料的基础上,能顺势而为将中国服装商城的品牌也做出来,那所形成的产业链就不是今天可以比拟,对本地发展的幅射力和带动力将大得多。事实上,义乌小商品城就一直在做产业拓展和品质提升的文章,与区域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绍兴轻纺城虽然也不断上台阶,但相对来说步子小了一些,没有把相应的商圈快速做大。专业市场与区域产业是互为因果、互促共进的。绍兴轻纺城的发展轨迹,在很大程度上也印证了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
再说出口态势,大家都反映不大景气。但今天我们面临的局面,并不能一概归结为外需萎缩。因为纯粹的消费需求减少,对于中低端的纺织品不见得就有很大的冲击。记得当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时,反而是机电产品的单子下得猛,轻纺产品的弹性相对有限。但从1—4月绍兴市的出口指标看,对欧盟、日本、巴西、独联体都是负增长,对美国、东盟的业绩却不错,这表明出口市场并非简单地减量,而同时也进行着结构性转移。除了面对国内消费升级的市场考验外,我们还面临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挤占市场的危险。所以,当下的问题并非纯粹的经济周期起伏,从本质上讲,源于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衰退。
省委、省政府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夏宝龙书记强调“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等组合拳,就是认准了这件事是浙江经济再创优势的“华山一条路”。李强省长在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视频会议上也对此作了强调。对于绍兴来说,不少情况是全省的共性问题,同时也有个性问题,怎么找工作的切入点呢?据我的体会,主体、项目、环境这三者是关键。
说到经济增长,自然会谈三大产业、三大需求,但归根到底还得靠企业主体。而同样是企业,大企业的份量非同一般,因为它们不仅自己创造产值、税收、就业,还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一连串的中小企业。绍兴市有1451家销售额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发展好了,经济的基本格局就不会差。对促进大企业发展,我们已过了倾斜性政策扶持的阶段,但对它们碰到的难题和制约,却不能隔岸观火、袖手旁观。大企业影响的是一个面,对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抓大”因此就有公共价值。李强省长强调的“三名”(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工程就是重要载体。大企业有三类:一是平台型企业,二是龙头型企业,三是总部型企业。像阿里巴巴那样的平台型企业,横空出世带很大的偶然性,不是有心栽花就能开的。总部型企业更适合在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落地,绍兴相对而言缺乏优势。因此,当务之急是培育龙头型企业。在这方面,推进上市是很好的路径。要善用现代融资杠杆和资本运作模式来整合资源,促使企业跨越式发展。
“抓大”的同时还要“活小”,这是绍兴经济的源头活水。要鼓励创业,有让小企业成长的良性生态圈。目前,绍兴的企业在一定程度出现了两极分化。对于有年头的厂家,凡搞大、搞好了的,都是主动抓科技创新、产品升级的。反观被市场淘汰的企业,即使曾经辉煌过,但只要老方一贴、按部就班,很快就将牌玩没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难有不衰的老店,企业生生死死则是不变的市场法则。“活小”的精髓,其实是涵养企业家成长的土壤。企业家是经济发展最稀缺的资源,但都是从小到大的。真正支撑起浙商群体的并非钱,而是企业家精神,是当年那些草根企业家的“四千精神”,是千百万现代浙商勇于创业创新、敢于冒险“吃螃蟹”的精神。许多大企业日薄西山,正是因为企业家精神的没落;许多小企业迅速崛起,起关键作用的也正是那一点企业家精神和素质。
无论是稳增长、调结构,都离不开项目支撑。按我的理解,项目有两种类型:一是产业性项目,二是功能性项目。绍兴市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一手。另一手则是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振兴,这对绍兴尤其重要。因为它始终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必须通过提升存量,赢得更大的市场话语权。现在各地都狠抓产业性项目,但政府抓与企业抓,侧重点不同。企业是投资主体,也是决策主体,上不上项目、上哪个项目,到底是企业主看得清,所以得靠他们开动脑筋、焕发热情。至于政府的着力点,不是告诉企业干什么,而在于让企业干得快、干得好。比如,在资源配置、行政审批等方面更多地遇水架桥、顺水推舟,而不是横刀勒马,使企业费尽周折。
这里着重讲功能性项目。可以说,这甚至比抓产业性项目,更体现政府的职责。什么是功能性项目呢?即提供区域公共物品、完善城乡综合功能的项目。比如,我们今天看的金沙•东方山水项目,就有望显著提升城市的旅游休闲功能,要是再好好策划,与周边景点设施相配套,可以形成一个服务闭环,让游客在绍兴能住上一两晚。省里正在抓的特色小镇,其实也是功能性项目,因为培育特色就是发展某一个区域的特定功能。绍兴的“一环六横八纵”快速路网也是功能性项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城区融合。此外,像养老、医疗、福利等项目同样如此,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些都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实实在在解决民生问题。
从根本上讲,政府的工作重心是营造环境。而制度是环境的基础,这要求通过改革,形成更加高效、公平的体制机制。要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这是我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总抓手。用李强省长的话,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与民间活力的“加法”。同时,要探索集聚、激活优质要素的有效机制。未来的区域竞争,说到底是拥有优质要素、用活优质要素的比拚。绍兴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得聚一方高人、活一方能人。这是软环境,是软实力,但又是最硬的。假如真正形成了良好的区域政务生态、区域发展环境,那才是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大家交流得很好,看留的时间较多,就谈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抓主体、抓项目、抓环境。绍兴的工作有扎实的基础,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按照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教诲,把各方面工作抓得更好,为建设“两富”、“两美”浙江谱写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