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面振兴XX 全面从严治党
为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9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XX振兴发展的紧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振兴XX,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愿望。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业已形成的良好发展基础,倍加珍视历史提供的难得机遇,倍加珍重百年XX的重要支撑,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埋头苦干而不可忽悠飘浮,团结一致而不可争论折腾,牢牢抓住“四个着力”“四个驱动”这条主线,坚定不移地沿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道路奋勇前进。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设“五个XX”,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较好完成了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过去五年,我们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坚持稳中求进,集中精力抓项目抓企业抓园区,“三驾马车”协同拉动,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我老秘网市成为全国首批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钢铁、XX等传统产业深加工率大幅提升,激光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县域和城区并肩发展,XX市蝉联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强。XX等中省直企业为全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超过70%。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统筹兼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我老秘网市作为全省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市级行政权力精简比例达到73.5%,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进展顺利。开发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效果明显,成为引领全市改革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农村改革加快推进,XX市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组建市属九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招商引资持续推进,五年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000余个。创新驱动作用逐步显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我老秘网市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连冠城市。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共建共享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民生投入持续加大,用于民生相关的财政支出达7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7%和12.5%,超过经济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我老秘网市被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城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落实精准脱贫,以“六五五”工程全面推进贫困村整村脱贫。累计建设回迁房663万平方米,4.3万户居民实现安居梦。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老秘网市第六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过去五年,我们构建XX一体发展布局,城市形象不断改善。统筹推进产城融合、软硬环境同举并进,围绕优化城市布局,全面推进“五横六纵”路网建设和“一带八区”基础设施建设,XX一体化骨架全面拉开。XX机场开通北上广蓉航线,城际互联互通得到加强。以创城攻坚“六大战役”推动软硬环境与文明程度同步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持续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一座X城两代XX”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的XXX、XX等先进模范人物薪火相传,我老秘网市被确定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城试点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持续推进青山、碧水、蓝天、沃土四大工程,我老秘网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过去五年,我们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市委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法院、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职。切实加强市委对统战工作领导,积极推进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民族宗教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平安XX、法治XX建设持续巩固,始终保持社会大局稳定。XX区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和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谋振兴促发展的正能量进一步凝聚。
过去五年,我们践行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全面从严治党有效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壮大。全面贯彻“八个带头、八个自觉”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实施干部选任全程纪实和防止带病提拔制度办法,圆满完成县乡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有效提升。积极配合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开展XXX、XX、XXX专案审查和XXX查处,全力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压实“两个责任”,在全省率先开展巡察工作,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不廉洁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同志们!历史不会随风而去,无论多少困难、多少艰辛、多少刻骨铭心,我们都将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续前进。五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勠力同心、拼搏进取,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鼎力相助。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X部队、武警官兵,向XX等中省直驻X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XX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城市影响力吸引力急需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持续低迷,大项目和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稳增长促振兴任务艰巨;民生保障和环境治理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部分干部缺乏干事创业激情担当不足;反腐倡廉和净化政治生态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XX新一轮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在认识上更加到位、行动上更加自觉、工作上更加有为。
要适应新常态。始终把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作为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XX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四个着力”要求和中央7号文件精神,因势而谋,顺势而为,走对走实XX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
要贯彻新理念。必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XX实施,入列发展,校标实践,看齐前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红绿灯”“指挥棒”,以“十个更加注重”“五个必须”为工作标尺,校准新舵盘,打造新引擎,带着忠诚、带着感情、带着问题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有质量的速度、有深度的改革、有福祉的发展,全面振兴XX。
要认识新市情。始终坚持把XX放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大格局中思考和谋划,准确把握市情,深刻认识XX厚实的产业基础、厚重的优良传统,深刻认识XX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XX深化改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刻认识蕴藏在XX人民中的巨大潜能,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创新担当,有效释放这些可以发挥的综合优势。
要落实新要求。把“四个着力”贯穿振兴发展始终,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从问题出发倒逼改革,从改革切入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市场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要素竞相集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做优做强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未来产业,努力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着力鼓励创新创业,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激情,让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成为XX的风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让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振兴发展的成果。
要明确新思路。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改革开放创新,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紧紧依靠XX改革发展,以落实“四个着力”要求、实施“四个驱动”为主线,抓实全面振兴XX、促进人民幸福、全面从严治党三大任务,不忘初心、敢于担当,永不僵化、继续前进,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不断开创XX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要实现新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早日崛起于XX之间,在XX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中走在前列。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产业创新示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全力打造世界级XX和XX加工基地、世界级XX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内知名商贸文化旅游名城、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形成工业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服务业主导产业核心地位突出、现代农业特色鲜明的三次产业全面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县域和城区科学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
——努力建设更具要素集聚和辐射力的区域城市。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市场活力全面释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开放性和包容度持续扩大,建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对外开放格局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城市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明显增强。
——努力建设更宜创新创业的活力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确立,创新人才大量集聚,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创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涌现,网络经济发展加快,科技支撑引领振兴的能力大幅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发展新动能不断蓄积,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
——努力建设更高质量的幸福城市。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打造学XX志愿服务城,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品质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力争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实现青山、碧水、蓝天、沃土生态建设总体目标,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建立,法治XX、平安XX全面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三、聚精会神全面振兴XX
全面振兴XX,是我们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中央7号文件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依靠改革开放创新,与XX携手,转型和升级一起抓,稳增长、调结构、蓄动能一盘棋,推动“四个着力”落地见效,让“四个驱动”更加有力。
第一,突出创新驱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创新生态,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让创新驱动更加有力,不断蓄积全面振兴新动能。
切实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以产业为导向的自主创新能力,主动融入XX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XX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成为XX经济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育成区、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示范区。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的协同创新能力,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XX科技大学创新引领作用,支持XX院、XX院等科研院所在X大发展、回X作贡献,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强化高效共享的开放式创新能力,提升院士工作站辐射能力,借助外部资源加快自身创新发展。培育形成规范便捷的配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XX科技大市场功能,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加快以高新区为龙头的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适合XX的产业创新新模式。
大力培育创新型市场主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实施领军企业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骨干企业。制定实施促进小巨人企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递进式企业成长促进政策体系,培育打造行业小巨人企业。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引导企业积极发展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鼓励科技人才创办中小微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服务。
强力推进万众创新。加强创业平台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兴办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制定实施“创谷”计划,创办智谷空间、创客空间等一批新型孵化器,吸引聚集高端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制定实施楼宇经济行动计划,加快商务楼宇开发建设和改造升级,打造协作分享新经济。制定完善政策服务体系,设立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制定实施天使助力工程,鼓励天使、风投、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发展,支持“草根天使”众筹、股权、债权等多渠道融资,建设创业投资高度活跃的“天使之城”。
有效实施人才引领。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放眼全球、紧盯前沿,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中介提供服务、人才自主选择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与企业联手建设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聚集人才。制定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通过全面落实高端人才引进政策、鼓励科研人员领办创办、支持现有企业孵化分离、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等多种方式培育高端科技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专门人才、创业人才,让人才成为全面振兴XX的支撑和引领。
第二,突出改革引领,打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投资便利化、服务智能化、贸易自由化,构建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使改革成为加快发展的有效驱动。
坚持全面改革,注重协调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持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科技、投融资等重点改革实现新突破,加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口、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等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局部试点和基层创新为先导,带动整体改革,让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本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重点突破,强化改革引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抓好省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抓实“两集中两到位”。促进投资与服务两个便利化,打造比较优势明显的营商服务环境。深化市对县(市)区体制改革,激发县(市)区发展活力,增强发展与服务的自主性。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做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完成XX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带动全市农村改革全面推进。
坚持法治方向,形成双轮驱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以法治保障改革,以改革促进法治建设。推动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举措的配套衔接,保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依法调控经济和治理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挥法治在统筹社会力量、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建设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强化改革落实,提升获得感。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抓难点、补短板,对尚未推出的改革加快突破推进,对已经推出的改革加快落实落地。鼓励探索创新,着力抓试点、求突破,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推广应用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用好倒逼压力,着力抓督察、促落实,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做好思想工作,着力集众智、聚共识,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最大深度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第三,突出开放互动,加快发展开放型地区经济。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完善布局、打开通道、搭建平台,打造区域开放门户城市,通过开放驱动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XX集聚、由XX发散。
完善开放布局。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统筹谋划“走出去”“引进来”,坚持国际国内开放并重,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紧跟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巩固日韩、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拓展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地区推动要素互换,紧盯北京、上海等国内先进地区加强产业合作。抓住XX自贸区获批的重大机遇,深度参与省内XX、XX以及港口城市自贸区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打开物流通道。制定实施我老秘网市物流通道发展规划,全面构建集水陆空铁及跨境电商于一体的立体化物流通道,成为东北亚及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通道和枢纽支点。加快建设XX内陆港,建设涵盖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简单出口加工等业务的内陆口岸。大力发展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筹建XX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加快经济开发区物流港建设。全力谋划和发展空港物流,XX机场开辟更多新航线,以物流通道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加强平台建设。发展平台经济,通过平台吸引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着力发展园区平台,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争取一批国家级试点,促进园区提档升级,在更高平台上整合资源促进振兴。着力建设通关平台,积极参与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建设保税园区,推动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大通关协作机制,加快建设智能化、便利化、一体化的现代通关体系。着力打造政府服务平台,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众多平台促进引领XX对外开放。
第四,突出项目支撑,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坚持工业主攻方向不动摇,以XX为牵引,以产业链为纽带,以提升竞争力为核心,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全面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高端产业体系,让市场驱动企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全力支持XX改革发展。牢固树立“地企联合、共同崛起”思想,全力以赴支持XX做大做强,支持XX走出去扩大开放,支持XX争取更多国家和省振兴扶持政策,打通部委与企业之间科技通道和资金通道。鼓励地方企业参与XX发展,促进地企深度合作。支持XX分离壮大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非钢产业,有序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和政策支持,妥善解决XX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支持XX参与地方建设,提供政策条件支持,发挥XX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擦亮“XX”。
加快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以做优存量、扩大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XX行动纲要》,积极打造工业强市。促进钢铁及深加工、XX新材料等原材料产业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推动轻工纺织、农产品深加工等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消费品工业四大基地。加速推进激光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健康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育成区。
大力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坚持创新、集聚、升级的发展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升级,增强XX跨区域配置要素资源、服务生产生活功能。围绕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细化专业分工,提高创新能力,重点发展产业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产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新型消费热点,聚焦大健康主题,依托XX亚洲名泉,重点推进健康管理、娱乐休闲、养老养生等产业发展,使健康休闲游真正成为XX服务业的标识和品牌。依托XX旅游集团,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农民开展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构建农业现代化信息网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四、全心全意促进人民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