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高级编辑,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党支部书记,国家卫生计生委监察专员,现任中国卫生计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其“3 P- J; w" ^ |4 z2 Z: L- Z0 z
机关行为作风”和“机关支部党建”的专题讲座广受欢迎,撰写的著作《机关行为36“忌”》引发青年热议和思考,今天发布的文章正是该书中的部分内容。灼见经授权发布,任何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 [) h4 j& L2 Z4 M4 ]7 x1 V+ A/ q9 _" |
, ^0 l, |, a+ i) Y: ~* u
/ L, b# w* g# J3 A" i; o R- ^
0 I. R6 |( I5 P( c- T& ]
在我们眼里,现在机关里的青年干部,你们这些主任科员或处长的,都非常优秀,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人尖儿”,特别是在智商方面,我们自叹不如。想想我们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哪有你们这么能干这么聪明呢。工作了这几十年,20多岁不懂事,30多岁没经验,40多岁没成就,50多岁就没希望了。这期间,不知碰过多少“钉子”,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其间犯过很多错误,而很多错误都是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都是在不经意之间犯了错,甚至许多是犯了禁忌的,但都不知不觉,不甚了了。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有人给提个醒儿,或者事先有所请教或了解,就不至于犯了那么多的“无意识差错”,走了那么多的弯路。 8 N: c# x ^0 s1 q' s" }
2 v C- L" x2 [: b
N7 J& O) a2 w) F7 w" V' ?# j M0 e
. @. x) F6 _ b% K! y
6 K' M; D. k1 S为什么要事毕回复? $ i7 u- B _7 f; t2 X
- C! z2 K t4 r2 T) W. R. W1 h9 ^
5 N9 Q8 ~1 d3 t' R9 { H/ d% I% c
一次,我亲口交代一位年轻下属给上级部门送一个材料。到了该送到了的时候,还不见回复,我没有催问,怕给他造成我不信任他的感觉。虽然没有联系他,但一上午老惦记着这件事,一直到中午在楼道里我看见了他,也不见他有回复的意思,于是我就问他材料送到了吗,他说送到了,还解释说要送交的那位领导同志不在,他就交给工作人员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及时回复我呢,他无语,我也无语。从这以后,我不再专门委托他去办哪怕很小的事。
9 {" v, C3 n) `# [7 {3 H8 y! e7 w- U: t; N3 D4 g3 ^0 k7 M
3 A3 S7 ?7 C& y% u2 |$ [! x
: J& v5 |; B' l! H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你很在乎这份材料要送到位,那为什么不重点强调一下呢?客观地说,这件事还没有重要到要重点强调的程度,但对上级交办的事不及时回复,恐怕不是一个小问题。俗话说得好: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质。小事都靠不住,大事敢依靠吗?
6 y$ B$ y4 \5 I" H6 M
; W0 ~ H/ `2 }
; F& f2 r$ T7 K6 E* l( x5 r( `0 Q B6 z' d
想想我年轻的时候,肯定经常干这种不负责任的事,因为我的意识里没有很明确的信念,以为只要自己做了,心里无愧就行,很少管别人是什么感受,也没有人因为事毕没回复而教训我,只是后来我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才有这种强烈的感觉,那已经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了,也不知错过了多少个机会。年少轻狂,很不懂事,很少在乎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事毕回复被认为是芝麻小事,不屑在意,所以很难得到他人重要事情的托付。 / K6 Y4 [- r& a) r- K! d& r5 Q% x9 g
( X2 k, w) T$ N# t2 C
, @$ k5 H0 ]! X) T3 k
, \; Y. P; P- l7 g' O在我们周围,总能看到有办事靠得住、事毕就回复的人,在我任职的司里,大家都已经自觉地从小事做起,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当然还有最让人放心的同志,遇到重要的事,不论大与小,你一定就会想起他(她)来。你不用担心,你交代的事他(她)一定放在心上,尽心尽力,随时报告,绝不让你焦急等待,同样的,你对这种人的事情,也不会大意,也不敢大意,也会尽心尽力给他(她)有个交代。这种情景,这种感觉,只有当事的双方默契共享,斯世同怀视之,共享信任之美。可贵的是,具备这样品格的人,绝不会只对上级讲信誉,对同事、对外人、对下属都能一样相处,任何小事都能可以依托,即使大事也没问题。你看机关里口碑好的人,都有这种优秀品质,都能够得到大家的赞誉。
9 G4 _# e1 [$ N1 n4 h! V/ p$ x# J" F S0 A1 u4 Z
6 a5 t. I/ z7 H0 @! b! @
/ [; U C, O+ M% m多年前我在事业单位的时候,曾经给青年职工推荐过《致加西亚的信》,说的是一个叫罗文的美国陆军中尉,受美国总统的托付,历经千难万险,把信送到了远在巴西岛上的加西亚将军的手上,赢得了美西战争的关键胜利,他有千条万条理由送不到信,如果转交他人也未尝不可,那么,他就不叫罗文了。他送的是一封信吗?不是,他送的是一个战士的信誉,送的是美国国家的命运。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忠诚、敬业的精神,体现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这也是100多年来,《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最畅销书之一的原因。 + I6 h% [- {5 Z; k( Z& z+ }
5 H( S7 {; p" L: U2 x+ p
" U! @6 L& v3 H0 C) w3 p( T
# N6 @0 M; B8 O a9 n% Q事毕就回复,说起来简单,要做到不容易,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根子上还是怎么做人的事,和承诺和诚信有关。我们身边有不少事毕必回复的人,事毕不回复只是一小部分人,那是这些人还没有明白事毕不回复的害处和事毕就回复的甜头。还有人可能会说,这些事毕不回复的人,可能能力水平还不低,可能只是不拘小节、不屑小事,但可能有能力可以做大事。我相信不屑小事的人可能有所谓的“大本事”,如果既有能力又让人放心那当然好,但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两种人当中,只让你选一种人,你会选择哪一种人呢? * p- D- g2 D# P
: c, t6 z: G5 {
5 y) x( t _' Q' D: p
# M/ p7 n1 N: N& a( _+ l
+ h; R# V. }0 A$ ~
6 y$ T. s9 C- n7 |* }" A
为什么工作不建议群发消息?
; m, @+ t6 v5 o, Z( W$ F# A' _1 z
7 }- ]# b; K4 R- r; J+ \
2 ^- b; [7 P8 U# }/ e9 P- `
一次,我在干部培训班讲课,学员们希望课后加强沟通交流。我说:“请你们把你们个人的邮箱地址告诉我,我好给你们发送相关材料。”一位干部说:“老师,不用那么费事,你发到公共邮箱就行了,大家都能看到,那不就省事了吗?”我说:“我不群发,我会给不同的同学发不同的邮件,还是分别来吧!”
) T! [( R9 Q" F3 I% z( E+ n+ C3 V( u: G% \2 m1 ~
% H+ a8 G2 A' x. E: E9 I! K5 H
) R, E+ k7 y9 B- p我不是批评群发。为了工作需要,群发信息或发送到公共邮箱,便于相关人员共享;或者给部门内人员群发通知,将工作信息广而告之,无可厚非。我强调的是,信息发布应该有针对性,必须发的、应该发的、要发的、可以发的、不应发的、要区别对待,不可滥发。 / k: `- C8 x) D9 f5 |' D
8 }* H3 S! V1 s* v
2 h$ {% j* |5 I9 A7 }, W
, [, f. B8 q! f* Y! t& J0 o什么是滥发信息?举个例子。有的干部喜欢转发消息,什么都发,没有恶意,有时还是出于好意,提供信息或表示关心。但是,客观上确实有点“骚扰”人。这种无意识的“好心”,有时也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我做过一个实验。同样一篇文章,我群发了50个人,发到公共邮箱,只有几个人给我回复。我挨个一对一发,90%以上都给我回复,而且回复的人都提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同样的东西,群发,大都不回复,单个发却大都回复。就如同参加会议,没有座签,很少有人愿意往前坐。但是如果有座签,每个人都按序就座。
- d+ W4 X) v+ ]
j% L. v2 N: r- ?
9 b' c6 G D |! S7 l9 B
G5 Q3 r1 I3 }+ Y e为什么说滥发信息是机关工作一忌?当前被称为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受到信息的轰炸太多,滥发的信息对象混杂、数多量大、质量不高,可能会给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困扰。如果政府机关像这样滥发信息,还像个政府吗?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个人的行为要与机关的职责相匹配,同样不能滥发。政府机关发布的信息应当精准、权威,滥发信息造成信息混乱,淹没主题,分散他人的注意力。就像人的话多一样,话太多就减弱了主旨信息的分量,所以不能滥发。发信息是有讲究的,要有针对性,要弄清发的是什么信息,为什么要发这个信息,怎么发这个信息。我认为政府工作人员在信息发布上应坚持“必须发的才发,可发可不发的不发”的原则,否则,就成了垃圾信息。
2 x+ [8 D, A# B2 J/ l9 g# D [8 O& L
2 U, g2 N4 L5 v1 H& s& [: b) T4 m+ ]' Z( d6 E
这件事你说大吗?不大。但是你得知道为什么不好。因为这种行为与政府机关的文化不符。发多发少有讲究,就像一首歌《群发的短信我不回》里唱的,“滥发的信息我不看”。 6 D1 @. s4 u6 N/ F0 M
* k; ~/ M$ V# z# V6 k, H
2 s% o3 I3 W3 m; K; a7 ^' Z # I) \1 h* ~. Q$ G, @+ {
/ |+ x! S: i8 Q. n r: B) b9 q+ T' t9 E( z; y7 C$ {9 f, ]
为什么要建立逻辑框架? ( d/ c( r- M% H/ E% D
9 p5 [. D4 R3 a7 V. N) d2 I3 P
( ]5 ]2 k1 t& ?" P
) v2 `6 p7 b$ c- m一次,小王跟我抱怨,在一个各部门派人参加的讨论会上,轮到他发言时,说了还没有一分钟,主持人就打断了他,不再让他往下说了。听了他的叙述以后,我知道为什么不让他说了。一方面对会议主持人来说,应该尽可能让每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把话说完,但遇上有的要求苛刻的强势领导,他认为你没说到点子上,又浪费时间,真的就不让你说了。如果再不告诉你为什么,那可真让你郁闷了。另一方面,即使让小王说,小王的问题还是存在,就是他思路不清,没有围绕主题说,所以小王要从他的角度解决逻辑不清的问题。
6 L$ a- E, }& j2 {0 @9 A* E8 R2 X7 Q9 N( I) o/ C
" I9 K4 R& U4 }+ M
9 B% c* M2 x* T% ?# Q6 ~8 n& U' o) f3 F我们机关里说的逻辑,不是形式逻辑、“三段论”修辞学一类的东西。我们一般说的逻辑,就是思维的条理性。一个主题都有必不可少的一些要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在考试答题的时候,比如一道简述题,满分是10分,共有四个要点,我写了300字,只回答了一个要点,只能判给我3分,虽然你只写了100个字,但四个要点都说了,就会判给你至少是9分。这个“要点”就是思维规律,简单说,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A0 s* M8 i1 z$ t9 D" y& p
1 E6 \0 ]& o" K4 l
# P1 m) r- r& P! _) }+ V, d& N+ D4 |8 X, \$ S; q
“谁思想得清楚,谁就表达得清楚。”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不自觉地去思考和表达,所以就缺乏条理性,这就是所谓的逻辑不清。 8 W; d' g' w+ n I% a. e' K# R
; H+ f3 g9 Q5 T7 j: f, I) Z
" t+ U( x0 m; v& y
* b; J ^( k& m( ^9 x3 E我自己好多年不知道这个规律,说话写文章不明白要说什么,想到哪说到哪,盲目得很,没有逻辑框架,为此苦恼了很长时间。后来经过领导指点,还有项目培训,知道了围绕一个主题,都有一些必须回答的问题。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当然可以细化和拓展,比如“怎么样”也是逻辑框架里不能少的,就像新闻的“五要素”一样,少了就不完整。这些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构成了我们思维和表达的逻辑。无论写文章还是讲话,无论时间还是篇幅长短,都是这个道理。一般我们说话写文章,不会机械地顺序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会根据需要变化多种模式,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是“论点—论据—论证”,或是“从哪里来—现在何处—向何处去”,不一而足,但逻辑框架都很清楚,都是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我以前写文章,不是漏了“怎么样”,就是少了“怎么办”,一看就知道是逻辑不清楚。
' d: a8 _ D! E) R. ]! ^. B) H3 P# b9 j( b7 q: G% K0 c) B
% Y- \) \5 m' i: V' M
, h8 Y9 g- y( i4 Q: i
知道了这一点,我就有意识地把建立逻辑框架运用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年我思考琢磨了一个“五要素工作法”,即总结出一般工作都必须回答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即“理念—目标—机制—内容—方法”。一项规划、一个项目、一次会议或活动都要回答这几个必不可少的问题,就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基本问题。
. @$ Z. ^9 g4 G( _3 D; Y2 f8 k* K" o! e
6 E! \9 {! ], @) S1 V$ Y
* z, {$ @2 w2 v( O, s1 H- ~2 I“五要素工作法”中的第一个“理念”非常重要,却经常会被忽略。思想理念对我们的宏观工作和微观工作都是重要的,是灵魂,是旗帜。由于没有确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只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可能目标达到了,方向却偏了。“目标”应该是明确的,但如果目标偏离或影响了理念或指导思想,则要有所调整,服从服务于思想理念。还有“机制”,也是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一般有五个方面:组织领导—政策制度—人员网络—经费投入—考核评估,少了这些,不能保证理念和目标的实现。“内容”和“方法”都是在以上方面的确定下不难做到和做好的。这些年我运用“五要素工作法”不断验证,结果还是比较适用的,这是我对建立逻辑框架的体会。 6 ~) @3 l9 T, `, n3 p, [
$ I; g; Z0 b0 T$ f2 h+ d 5 B* N0 N1 b% }
0 v6 p2 }" z1 k9 r. D很短的文章和讲话,同样离不开逻辑框架。从我在一些现场和干部交流的情况看,不少人在站起来即席发言的时候,很少有意识地进行逻辑思维,想一点说一点,没有条理性,这是缺乏逻辑思维的表现。我有一个“一分钟倡导法”的体会,即使在很短的篇幅和时间内,都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都要有逻辑框架。有意识地建立逻辑框架,是我们机关干部不能不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 N, i9 g. J6 b0 L4 [7 Y0 x
9 F c/ h5 c( S
* T3 c2 }6 Y& k- |0 a! `3 @' O( ^( O3 P; y1 p8 V4 y7 j
% d/ R+ C$ X0 f2 f+ h 8 c. l5 G a. T3 g1 Y/ e7 V' p) n
9 N9 a& F( I. u8 F: L4 {" x
为什么不要说出格话?
/ A4 b3 Z5 b! W1 Q1 c- e" ]" j
, O2 D4 P, @) _-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