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复制链接]
warship66 发表于 2016-10-20 16: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在新常态条件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应健全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县域产业体系,加快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创新公私合作的县域投融资模式,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实现县域协同发展、充分释放县域改革红利。
  (一)健全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县域产业体系
  县域经济发展要适应我国经济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实现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常态,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的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首先,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加快推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化和工业的集聚化,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化,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壮大主导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发展一批特色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财政贡献率高的主导产业,发挥特色竞争优势,同时有进有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继续化解过剩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主导产业。其次,加快发展县域服务业,特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和应用,挖掘县域信息消费、文化消费、生活消费服务业潜力,切实发挥现代服务经济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后,实施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点围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需要,发展智能制造,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智慧物流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县域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县域产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培育壮大产业竞争新优势。
  (二)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新型城镇化不仅仅只是一个城镇规模扩张、空间扩大的过程,而是要立足统筹城乡,由物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转变。因此,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首先,要促进产城融合,从县域环境资源条件出发,促进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服务业的融合,将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其次,要提升县域城镇的承载和服务能力,以现有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乡镇、村体系和村落空间布局,围绕县域城镇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并发展县域服务业,发挥县城和中心镇在市与乡之间的产业、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衔接功能,优化城镇功能,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最后,县域城镇化发展要结合城镇化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制度,形成城乡人口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口迁移转换的体制机制。
  (三)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
  新常态是经济减速转型提质的新阶段,也是绿色发展提质的新契机。大量实践证明,一个地区拥有生态资源优势往往更有发展前途和发展后劲。因为长期来看,拥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意味着投资创业有更大的优势,聚集优秀人才、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有更大的空间。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力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环保的引导作用和倒逼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县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经济道路,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把生态比较优势转化为生态竞争优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有效路径,但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承接产业转移,不仅难以获取产业发展主动权,反而往往容易长期处于发展被动地位。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要承接国内外先进的产业转移,更要明确绿色发展理念,使承接产业转移符合经济规律、地方实际、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的同步。
  (四)创新公私合作的县域投融资模式
  从目前的情况看,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需要财政金融支持。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仍需通过实施增量返还、财政贴息等方式,用于扶持产业项目发展,并积极鼓励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为县域重点工业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协调融资。同时,更重要的是,县域经济不能单纯依靠传统财政金融模式,而应利用我国的民间资本存量优势,建立社会资本稳定投入机制,突出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现阶段,应充分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机遇,重点创新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国有经济体与民营经济体相结合的PPP模式,把县域政府部门的社会责任、战略规划与民营企业的创业精神、民间资本结合到一起,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制定战略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效率优势,以生产要素互换为基础,支持民营资本自行融资开发县域城镇基础设施,以市场化经营城市为手段,主动承担市场风险,通过商业地产开发、住宅房地产开发、专业市场开发等项目运作,实现资本增值,建立县域发展的可持续投融资机制。
  (五)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动县域协同发展
  在城镇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有相对稳定的空间区域,有比较独立的自组织生产体系和行政管理主体,是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县域经济是封闭的诸侯经济。相反,在区域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下,县域经济发展应立足自身禀赋,主动突破行政地域边界,以区域市场为主导,在更大范围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区域的协作机制。一方面,县域应利用自身空间节点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的协同格局,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发展体系,在区域城镇体系中承接来自大中城市的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辐射溢出,促进城乡之间研发、生产、服务、销售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县域应把握国家推动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明确自身在城市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和角色分工,优化发展空间和产业功能布局,积极建设卫星城镇和次级增长中心,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人口、产业转移,联动城乡融合发展。
  (六)充分释放县域改革红利
  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启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进程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改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使个人、企业的自主性和活力得到巨大的释放,一直影响至今。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素成本和资源环境的红利相对减少,但政府改革创新红利仍在增加。县乃国之基,自秦以来绵延2500余年的县域,是我国历朝历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同样,县域改革也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宏观管理体制上对县域发展松绑,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步伐,通过扁平化放权式改革使县级政府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赋予县域更多权限,将是县域改革的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县域改革不是搞政策洼地,不是要政策、争优惠、占资源,而是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基础上的体制创新。因此,县域经济改革需要利用、执行并创新产业、土地、税收、信贷、投资、科技、人才等各项改革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各类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向县域经济转移集中。同时,县域尽管从行政管理角度上说是一致或相似的,但从自然地理、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角度来说则是类型多样、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结构调整的空间和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不尽一致。因此,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既要强调统一性,也要尊重差异性,要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结合起来,既要领会和贯彻落实改革顶层设计的战略意图,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不同区域的差异化试点,充分调动地方干部和群众的创新活力,大胆实验,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在可全国推广的创新政策和执行机制方面走在前列。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sunjun007 发表于 2016-11-6 20: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非常好的文章,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9粉丝

3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