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宿城区建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宿城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展示宿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宿迁日报和宿城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大型新闻行动:来自宿城区的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宿迁网讯 中扬镇“藕”遇小龙虾,洋北镇藕塘套养泥鳅,陈集镇、屠园乡等乡镇稻鱼共生立体生态养殖……宿迁市宿城区在推动传统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特色农业亮点渐显:今年上半年,该区浅水藕套养小龙虾面积达1.6万亩,藕渔、稻渔立体种养面积2000多亩,预计今年底全区立体生态种养面积将达3万亩。 宿城区委书记裴承前说,特色发展是加快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城乡协调、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不断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彰显宿城农业比较优势,做好特色农业发展文章。建区以来,宿城区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工作投入力度,将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乡镇“1+1”成为宿城特色农业的一大亮点。该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按照“稳定粮食,主攻特色”发展思路,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现代”的发展定位,以推进乡镇一个特色产业加一个特色农业为重点,把设施蔬果、精品渔业、品牌稻米、特色种源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特色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探索符合乡镇发展实际的特色农业路径。在全区形成以品牌稻米、精品渔业为主导产业的南片区,以设施蔬果、特色种源为主导产业的中片区和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北片区。 该区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又一亮点。一方面积极推广土地规模经营,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集中,大力提倡100亩至300亩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坚持差异化发展家庭农场集群,推广“一社一群一中心”,为周边家庭农场提供培训、种苗、农机、技术储藏保鲜、电子商务等服务。全区累计培育家庭农场489家、种养大户1107户,新型农业经营面积达到27.85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到54.75%,为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加速转变增添活力。 以“一村一品一店”为抓手,推行“互联网+农产品销售”,为宿城区特色农业发展增添更多亮点,推动特色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更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区里不断放大耿车淘宝衍生效应,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实现农副产品触网销售全覆盖。 打造特色农业发展亮点,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创新支撑,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辉说。该区大力开展农业“三新”成果引进和转化,积极推广高产增效栽培新模式。建设集粮食种植、蔬菜园艺、苗木果树、畜禽养殖、循环农业等试验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推广示范新技术新品种,目前示范品种约60余个。该区水稻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成果获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成果获宿迁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机插水稻长秧龄大苗育秧新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制定出宿迁市地方生产标准。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16元。 特色农业亮点纷呈,不仅使宿城区农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截至目前,该区设施蔬果复种面积达15.8万亩,生态优质稻米种植2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10.5万亩,良种繁育面积10万亩,种子种苗生产企业达7家,上半年特色农业产值达15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