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领导干部的工作是一个光荣职业,也是一个高危职业。领导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维稳处突的风口浪尖、监督检查的探照灯下,是一个集思想、工作、生活多种因素于一身的矛盾综合体,也是一个集义与利、权与责、荣与辱、进与退于一体的综合体,唯有学会“弹钢琴”,运用好唯物辩证法,实现多种思维和角色的自由转换,才能灵活应对,游刃有余,激情奋进,全身而退。
在学与干的辩证统一中提升能力。“学”与“干”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现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到实践中去提升,最终得到实践的检验。一名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必须有较高的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能力从哪里来?从学习实践中来,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学习须勤于思考,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重视实践,在干中学、学中干,只有做到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才能明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道而为;才能取势——明大势、扬优势、去劣势,顺势而为;才能优术——善谋术、知领导艺术、懂技术,循术而为。
在大和小的辩证统一中释放张力。“大”和“小”的辩证法,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领导干部心中既要有“大我”,更要有“小我”,还要实现“大我”与“小我”的自由转换。要置“小”于“大”,胸怀全局,善于在全局工作中去寻找自己的职能和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为谋位;要以“小”见“大”,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善于在细小的变化中预知大趋势、大变化,做到知变于未遂,防患于未然;要从“小”到“大”,明白“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的道理,脚踏实地,从“芝麻小官”做起,从“绿豆小事”干起,多蹲蹲苗、浇浇水、施施肥;要抓“大”放“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尊“大”重“小”,不以官大而压人,不以官小而谄媚,不以官迁而嬗变。
在长与短的辩证统一中坚守定力。事物的发生发展,有其趋势的必然性、过程的长期性和途径的多样性。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既不能违背规律、急功近利、盲干蛮干,也不能消极等待、碌碌无为、坐以待毙。要破除“速胜论”,摒弃“无为论”,防止能干不干、为官不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小题大做”,虚功实做,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稳中求进、凝神竞进,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放与收的辩证统一中凝成合力。唯物史观讲究社会结构思维,研究社会要素及要素之间的顺序、关系、比例、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要素结构的合理可以使运转顺畅、效果优化。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把握好“放”与“收”的辩证关系,可以实现权力分配、资源配置、工作安排和人际关系的要素结构优化,形成“1+1+1>3”的工作合力和乘数效应。在原则问题上要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坚持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做到人人肩上有重担、个个肩上有责任,责权利相统一,把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把社会人变成组织人,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变成权力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在权力运行中要学会放,下放权力、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不断实现权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整合提高,做到收放自如、调控适度。
在当与让的辩证统一中体现魄力。“当”和“让”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论和重点论。“为官避事平生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为官之常律。在急难险重面前,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体现其能力、魄力和担当。但在荣誉、利益、礼节方面,领导干部又要体现胸怀、气度和姿态。要愿担当、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要担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要担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要担难,知难而上、迎难而进、面难而攻。要担险,棋下险着,剑走偏锋,善用“加减乘除法”,巧用“推拿相扑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领导干部不仅要选择“当”,更要选择“让”,“蔺相如让廉颇”;红军将军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华罗庚将最珍贵的荣誉让给学生陈景润……新时期的领导干部要承继古圣先贤的美德,在荣誉和利益面前让平台、让机会、重礼节,形成一种“礼让三先”、谦逊和谐的社会风气。
在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激发活力。“破”与“立”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扬弃的思想方法,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经验弥足珍贵,创新价值更高,时间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马克思扬弃黑格尔哲学,克服其唯心主义,拯救出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扬弃费尔巴哈哲学,克服其机械性、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继承其唯物主义的合理成份。共产党人的当代历史使命,就是要继承创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领导干部要运用好否定之否定规律,把握好破与立、继承与创新的尺度,既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又不能超越历史和现实,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在破立之间,首先要肯定,继承过去的光荣传统、经验做法和未尽事业,坚定前行。其次要否定,敢于解放思想,开创性工作。再次要否定之否定,敢于突破和超越自我,不夜郎自大,不封闭僵化,以他山之石,攻他山之玉,善于借势借力借资源发展壮大自己。
在得与失的辩证统一中蕴蓄动力。得之泰然,失之坦然,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论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领导干部应把握好“得”与“失”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离开组织的关心培养我们将一事无成,要知恩、感恩、报恩。还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不盲目攀比,不论资排辈,不搞庸俗哲学,克服“既生瑜,何生亮”的嫉妒心理。对物质利益和个人欲望要“进得来、出得去”,保持革命的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担得起责任,提得起精神。
在公与私的辩证统一中增强威力。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大众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执政理念。领导干部要想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和“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要秉公用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做到公权公用、公私分明、大公无私。要秉公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五好”标准,举贤不避亲,举能不避仇雠,明白“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的道理。要秉公用器,公私分明,不搞特殊、不耍特权、不搞例外。
在情与法的辩证统一中彰显魅力。领导干部是社会中人,也是感情中人,必有七情六欲、儿女情长、喜怒哀乐,但在法治社会里,法不容情、纪不容私,为官者必须树立法纪意识,把法纪和制度规矩挺在前面。同时,也要讲亲情、友情、爱情,有情生活、有义交友、友情工作。毛泽东在革命胜利后树立了交友“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堪为典范。
在始与终的辩证统一中延展生命力。一名为官从政者的生命力不能仅仅用其自然寿命长短来评价,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质、量、度”定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去衡量。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往往只有一次,必须从始至终,行稳致远。人生会遇到许多个第一次,有了第一次的借口,就没有下不为例,要慎始、慎初、慎独、慎微。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忘初心、永远前进。革命的人生永无终点,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焦裕禄……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朱厚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