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勇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实施,对指导我国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山区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的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国的69%和56%,其经济社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过去的2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不平衡的,内陆地区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地形形态上看,这种不平衡还体现于山区与平原的差距,即使在发达的沿海地区也是如此。2004年仅福建晋江一个县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即超过福建省三明、龙岩、南平、宁德任一山区市的总和。而且山区大多数地方处于相对贫困阶段。山区与平原地区发展严重失衡,已成为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重要的制约因素,未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消除中国的贫困,关键还在于实现中国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山区是淡水资源的主要源头,是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的主要分布区;森林还兼有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作用。而淡水资源、清洁空气和良好的土地质量等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如果这些环境破坏了,往往经过几代人也很难恢复起来,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山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与保护全国生态安全的战略地位形成强烈的反差。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要求山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
山区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区域和经济区域,其经济发展同时受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制约。在山区经济发展中,必须遵循山区特殊的自然规律,谋求生态的平衡,给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同时也要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研究制订正确的经济政策,引导生产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并按市场规律的要求将产品转化为商品,提高山区的经济实力。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原则
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必要性,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生态保护提供保障;其次,山区的经济发展不能是短期行为,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因此,在发展山区经济中,要促进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去实现尽可能快的健康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与长期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导山区经济的一项发展战略,同时,又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指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质的提高,注重的是集约内涵的发展,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相对于传统的增长来说,这种可持续性的增长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以山区生态产业而言,从组织规划、实施动工、投产到收获,其建设周期是相当长的,在农业方面,这种长期性则更加明显。而山区普遍存在的技术劣势、资金劣势、交通劣势,也制约了山区生态产业的发展,因此山区生态产业开发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工作。
(四)突出山区区域特色的原则
我国的山区条件极为复杂,各个山区之间各有特色,距中心城市的远近、资源状况、产业发展状况等各有不同,因此,山区之间不能采用同样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山区与沿海交流中,也要避免对沿海发展模式的照搬照抄。在沿海经济成功发展的影响下,从领导层到山区人民都存在一个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即容易复制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把沿海地区行之有效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式带到山区来。但山区与沿海发展的条件不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同,产业选择和发展的途径上差异也很大。因此,山区的发展必须体现山区区域特色,合理布局。
三、闽西北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一)闽西北山区概况
闽西北山区地处闽江上游,介于闽西北山地与闽西南山地两大地带之间,西部为武夷山脉南段主体,东部为戴云山脉北段主体,属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森林覆盖率达76.8%,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福建省重要的旅游胜地及原材料工业基地、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坐落于闽西北山区的设区市三明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392.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5%[2],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经济总量、效益和增长速度上与沿海的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差距继续拉大。“十五”期间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30.1:32.4:37.5调整为2005年的24:39:37,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但与全省相比,三次产业结构仍显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大,第二产业与全省平均(49.2%)相差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亦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38.2%)。由此可见,闽西北山区的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化进程不够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对资源的依赖性强。
(二)闽西北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布局要求
从山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山区的产业布局,按照山区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指导山区经济,是闽西北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闽西北山区有中国山区共同的不足之处,如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化进程不够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人才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也有闽西北山区自身的特性,如丰富的森林、矿产、旅游资源;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在十五期间进一步改善;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增长极的腹地;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等。因此,其产业布局应当立足闽西北山区独特的资源特点、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突出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积极参与全省产业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
第一产业要实现由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形成比较合理的生态农业布局。不仅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还要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笋竹、莲子等特色产业,培育花卉苗木、天然药材种植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第二产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积极主动接受沿海辐射,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地区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要注意避免引资饥渴症,坚决限制、淘汰那些高污染行业和无市场、无资源、无技术、无效益的“四无”产业,重点发展产业中那些能够支撑产业顺利发展的基础产业及生态产业如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
第三产业要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推进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旅游业属于发展前景光明的“无烟工业”,特别是闽西北旅游资源丰富,要统一规划,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增强闽西北山区旅游的吸引力。
(三)闽西北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产业选择
闽西北山区可发展的产业门类很多,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山区发展基础综合考虑,在产业选择中应当突出山区资源优势,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使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重点可以发展以下产业:
1、绿色食品加工业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食物与食品安全性和品质的提高日益为人们重视,绿色食品市场需求强烈。闽西北大多数山区环境保护较好,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而闽西北山区本身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绿色产品,各县特产如建宁莲子、黄花梨,明溪淮山,永安竹笋,尤溪银杏等均具有较大知名度,为发展绿色食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而且山区众多名优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在一系列实用农业新技术支持下,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
2、生物医药产业
中国山区是天然药物资源与中药材资源的宝库,闽西北山区也已逐步形成了以红豆杉、雷公藤等植物药用成分提取及下游产品开发的生物医药产业。要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物医药原料药开发为切入点,大力引进有较强实力的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培育龙头企业,使闽西北山区在较短时期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天然药物生产基地。
3、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山区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成功模式。这种模式在继承传统耕作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新型农业耕作技术,适合在深山区推广。闽西北山区要建立一批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的使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4、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保护旅游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可以减轻环境压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闽西北旅游资源丰富,三明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永安桃源洞-石林景区、将乐玉华洞和龙栖山、宁化天鹅洞群、沙县淘金山-七仙洞、清流九龙湖、建宁闽江源等旅游景区,开发潜力巨大。要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打响闽西北生态旅游品牌。
5、第三产业
发展为山区服务的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建筑、商贸等,这既是山区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山区劳动力就业状况,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山区的投资与发展环境,增强山区接受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能力,促进山区产品的流通。而商贸业是促成山区产品有效走向和进入市场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要注重发展金融、保险和信息服务业,提升山区第三产业档次。
对于山区产业来说,可供选择的行业还很多,如手工业、特色食品加工业等。各个山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根据区域的差异和特点来确定县域经济开发的产业定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产业定位应当是多元的,仅选用一种产业发展导向并不符合山区实际情况。
四、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
(一)制定科学、全面的山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山区的发展规划如果单纯以经济发展作为目标,强调追赶沿海战略,很容易导致决策行为的短期化,容易造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并存的局面,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因此,山区必须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充分了解山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性能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生态经济规划,全面改善山区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积极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
山区人口分散、交通不便,而且山区城镇建设投入大、成本高,因此,山区城镇化的难度较沿海更大。但发展山区城镇,是进一步集聚生产要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山区城镇,不能盲目发展,不能搞速度竞赛。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遵守客观经济规律、城镇发展规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积极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
(三)制度保障
1、政府的引导扶持。与沿海相比,山区在投资环境、投资效益上都要明显处于劣势。而山区的开发,如果不能有效地吸引外来资金、人才和技术,仅依靠山区自身是很难与沿海竞争的。因此,要强化政府的组织管理职能,主动干预,制定扶持山区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加快山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引导山区外资金加大对山区的直接和间接投资,争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干部考核体系改革。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其经济发展思路、途径和产业选择与山区生态环境相协调,而这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往往需要几任领导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现有的以GDP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只能促使山区领导注重短期行为,不顾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高强度开发山区资源,往往出现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冲突的情况。因此,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必须改革,考核指标必须涵盖经济、社会发展。中央组织部2006年7月印发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四)重视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山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论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推广,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都需要大量的科技及经营管理人才。而从现状来看,要求山区引进这些人才是不太现实的,只能是就地培养人才,通过科技知识的普及、宣传、推广,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强农民对生态产业的认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时,也要积极做好其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包括发展各种教育形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服务组织,如农业协会、合作社等,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为建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 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