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不起眼的信息,经过“高手”编写,可成为一条引人关注、内容精准、参考价值极高的“上乘之作”。因此,掌握编写信息的“制胜要诀”至关重要。
一角度要“独辟蹊径”
照相为求最佳效果,要选择合适角度。有的人照正面比较漂亮;有的人照侧身顿显气质;有的人照背影透着美丽。编写信息和照相一样,角度选择至关重要。从根本上讲,信息编写最佳角度是“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要选取那些既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又最能体现本地实际、反映本地工作特色的信息。老生常谈、人人皆知的信息文字编写得再好,也不能称其为高质量的精品信息。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个老大难问题,全国各地都在研究探索解决的办法。这方面的做法和措施我们也报送过不少,但都没有被采用。后来,我们经过深入调研,撰写了长篇信息《破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难题靠什么——河北邢台在全国率先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领导作出重要批示,予以充分肯定,并要求在更大范围推广。
此外,还要注意对信息内容作适当补充。往往增减一句话,就可使信息角度发生重大变化,使一条普通信息一下子上升为重要信息。如我们收到一条这样的信息:“某地挖的地道在雨季出现塌陷,导致地道上方的10户农房出现塌陷、断裂……”后经电话询问,信息提供者又称,“该地仍有300户居民住在即将塌陷的地道上方或边缘”。有了这一句话的补充,就使这条一般性的信息变成了非常重要的预警性信息。
二综合要“厚积薄发”
信息工作人员除了编报一些“短平快”的信息之外,还要围绕领导决策和推动工作,编写一些叫得响、有深度、影响大的“拳头”信息、“精品”信息、重头信息、超前性信息、高层次信息。从工作实际看,凡是高质量信息都得益于综合处理,而一些信息之所以质量不高,也主要是缺乏这种必要的综合。收到一些零散但有价值的信息后,不能简单处理,搞信息“贩运”,而应以此为线索,进行深入挖掘、扩充、综合、加工,形成对领导决策更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对平时积累储存的一些零散的初级信息、苗头性信息、倾向性信息,过一段时间就要回顾整理一次,并放到全省、全国大背景下去衡量、对比、分析、鉴别,再次进行筛选,从中找出领导关注的新经验、新动向和新时期值得注意的新问题。对零散信息进行反复开掘和深挖,就能收到厚积薄发的功效,使之成为对领导决策有重要参考作用的高层次信息。
如,2013年年底,我们围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在搜集10多个省直部门和50多个市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人员进行了大范围实地调研,撰写了《举全省之力切实打赢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长篇综合信息,得到领导高度重视。又如,我们根据全省各地上报的零散信息综合编报的《当前影响我省社会稳定的一些新的不安定因素》,仅材料积累就达四个月,涉及全省十七八个市县和有关部门,总结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这五个方面问题都曾以单条信息上报过,均未引起较大关注。而我们把这些情况综合到一起,从全局的高度整体分析看待这些问题,就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标题要“画龙点睛”
“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题目是信息的“眼睛”,是内容的精要,因此要特别醒目,既把握实质、特点,又具有艺术性,能够吸引人。
信息题目首先要准确,如,金融部门曾报来这样一条信息:“某地金融系统连续发生盗抢案件,损失巨大”。这个信息题目比较笼统,有些问题没有交代清楚。“连续”是多长时间?到底发生多少起?“损失巨大”到底是多大?后来,我们改成这样的题目:“某地金融系统仅3月份就连续发生盗抢案件×起,损失达×万元”。
在准确到位的基础上,信息标题要注重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因此,信息工作者要在高度涵盖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力争提炼出有吸引力的题目,也就是能引起读者“忧、思、喜、怒、悲、恐、惊”的题目,切忌平平淡淡。如,我们曾经向省委领导提供过这样一条信息——“最严重的警告: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领导作出重要批示。
四内容要“真材实料”
信息要朴实无华,表述要客观、实在,不要那么多的形容、比喻及华丽辞藻,更不要肆意渲染。但“无华”并不等于“无采”。写信息也要有文采,讲究辞章修养,用词精当、笔法老到,努力提高信息刊物的可读性。
(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2016年第2期。作者:王有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