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景色如此,看问题也是如此。同一个问题,换个角度去看、去思考,看法就会改变,想法就会改变。所以,成功的领导者大多都是从多视角去观察、分析和思考。多视角思考问题,更容易照顾各方面的利益,更容易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公元前293年秦与齐实行连横之后,向韩、魏两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韩、魏两国面临共同的威胁,却貌合神离,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打先锋,都想居后见风使舵,结果没有形成联盟的整体合力,连连败北。
于是两国便一心求救于齐,准备倚仗齐的势力,重新造成合纵抗秦的局面。但无奈齐这时意不在秦,一心只想攻灭宋国,扩大地盘。韩、魏只好互为犄角,奋力与秦抗争,双方形成了对峙状态。
但到了公元前298年,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企图将老伙伴韩国抛在一边,单独与秦媾和,形势变得对韩十分不利。
这时,有一位策士就时局问题向韩相公仲进行了一番透彻的分析,他说:
“孪生子在孩提时长得十分想像,惟有他们的亲生母亲才能分辨出来。事物中存在的利和害,表面上也很想像,只有智谋高深的人才能看透它们的本质。公的国家当今所面临的利和害,就如同孪生之子那样想像。倘若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则君主不会丧失尊严,国家不会遭到危险;倘若处置不当,大祸就可能临头了。
“目前,秦魏假如和谈成功,而又不是您乘机促成的,这两个国家就会联合起来,图谋韩国。在这种情况下,韩若是仿照魏国同秦讲和,这就成了魏的附庸,韩的地位必然会降低君主也将被人看不起。那时,秦王将用他喜欢的人执掌韩的国策,使韩服从秦的意志。这样,您的处境就会很危险。从目前的形势分析,公不如令成安君主动去撮合秦、魏进行和谈。两国和谈成功与否,对韩都会很有利。若和谈成功,是你穿针引线撮合而成,韩就成了秦魏联合的门户,于国于君都有利,既可以受到魏的推崇,也可以得到秦的友善。再说,秦魏不可能永远互相信任,秦会因为得不到魏的援助而发怒,一定会设法亲近韩而远离魏。魏也不会永远服从于秦,一定将设法亲近韩而防备秦,这样您就可以像选择布匹随意剪裁一样轻松。
“由此可见,如果秦魏联合,它们都会感谢您;如果秦魏分裂,两国又都会争取您。这样做,进退对韩都非常有利。希望您万万不要迟疑。”
从中可以看出,联盟的策略家对于竞争中的风云变幻,要能善察利害,灵活反应,积极寻求主动的对策。在魏欲将韩抛在一边,单独同秦讲和的情况下,韩若无动于衷,置之不理,必将使自己处于非常孤立的地位。而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确实取决于谋略水平的高低。在一般人看来,在这种情形之下,韩只有追随魏,一同与秦讲和,才能避免孤立。但这种尾随式的策略,终究被动了“半拍”,势必降低韩在秦魏两国中间的地位。高明的策士从被动中找到了争取主动的妙法——争当秦魏和解的中介人,同时取信于两国。从而,使整个“三角”关系向着有利于韩的方面转化了。
在楚汉相争的最后关头,韩信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用项羽的说客武涉的话说,是“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用齐国辩士蒯通的话说,是“当今二王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总之,韩信已成为刘、项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因此,武涉和蒯通的意见是一致的,即韩信应该取中立态度,谁也不帮,与刘帮、项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个建议如果当时被采纳,则《三国演义》的故事,只怕就等不到曹操、刘备、孙权他们来演了。
可是,孙权的这个老乡却没有孙权的魄力。他犹豫过来犹豫过去,最后还是下不了背叛刘邦的决心。因为他觉得刘邦于己有恩,终不忍背叛。他对项羽的说客说,当初我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计不从,这才背楚归汉。汉王授我大将军印,给我数十万兵,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省下自己的饭菜给我吃,言听计从,这才有了我韩信的今天。一个人这样信任我,我背叛他,不吉祥啊!
当然,韩信也还有几分侥幸,总以为自己有功于汉,终不至于真的兔死狗烹。总而言之,说到底,还是“不忍”。不忍,就正是妇人之仁,于是,有着妇人之仁的韩信,最后还是被那个不仁的妇人吕后给收拾了。
刘邦、吕后为什么非要杀韩信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韩信已对刘邦构成威胁。蒯通早就对韩信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为什么呢?因为所谓君臣关系,诚如韩非子所言,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双方的关系之所以能够维持,全在于人君手上有足够用于封赏的官爵,而人臣的智力又总是不够用,或总是有用武之地。如果某个人臣的智力和功勋已大得赏无可赏,这个买卖就做不下去了。因为再下一步,便只有请人君让出自己的交椅,这是任何一个稍有头脑和稍有能力的君主都断然不能接受的。刘邦和韩信的关系便正是这样。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功高震主,死到临头,这些道理,他不是不懂。武涉、蒯通他们也讲得很清楚:刘邦这个人,是靠不住的。在政治斗争中,交情友谊、亲密战友什么的,也是靠不住的。武涉说刘邦这个人,野心极大而品性极差。他多次被项王捏在手里,项王可怜他,不肯杀他,他却一脱离危险便反咬项王一口,其不可亲近信任如此,你怎么就那么信得过他呢?告诉你吧,阁下之所以能活到今天,全因为项王还在。项王今日亡,明天就轮到阁下!蒯通也说,永远都不要相信什么君臣之谊。文种、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恨,打败吴国,成就霸业,立功成名之日了,也就是他们身首异处之时。这些话说得都很透彻,可惜韩信听不进去,这才招来杀身之祸。
责任编辑:陆金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