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第31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第31个教师节,表彰为XX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主要目的是浓厚尊师重教之风,弘扬高尚笃学之德,让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支持教育。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师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我老秘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古语讲: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教育强县,县委、县政府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具体的举措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坚实保障。广大教师队伍立足三尺讲台,识大体、顾大局、担大任,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忘我工作,体现了一种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一种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蚕”、“红烛”、“灯塔”、“人梯”这些光荣称号的深刻内涵。去年,我们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成功创建湖南省首批教育强县。对教育战线取得的成绩,县委、县政府是充分肯定的。大家为XX教育发展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是XX的有功之臣。我们庆祝教师节,既是尊师重教的一种形式,向广大老师表达最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是对我老秘网县教育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更高期许。借此机会,我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国之大计,教育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应是我们这代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一系列的期盼中,教育首当其冲,其他也与教育紧密相关。XX自古崇文尚教,“XX人会读书”的佳话声名远播。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是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上下矢志探索的重大实践。全县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强化“大教育”的理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教育优先发展上来。
要坚持经济强县与教育强县并强。加快发展才有实力保障教育投入,教育振兴才能培育和吸纳人才推动发展,直接体现了两者相互牵动、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只有推动经济强县与教育强县有效对接,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照教育机会指数,2014年,全国教育机会水平最高的是浙江、上海、北京等前10个省份,除了重庆外都属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位列后10名的省份有7个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见,一个地区的教育机会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越发达,教育机会水平越高。
近年来,XX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由全国百强第84位上升至第39位。县级财政教育投入随着经济发展水涨船高,五年翻了一番多。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按照“加快三大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增幅高于全县经济增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教育强县对经济强县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世界银行的权威调查表明,人才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84%,远远高出土地、矿产、工厂等资源资本的贡献率。2009-2014年,XX高标准地创建了227所省市合格学校,向二本以上高校输送学生1.8万多名,年均3500多名,其中清华、北大录取25名;共培训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近10万人,实现劳动力转移9万多人,每年实现经济回报达到10亿元以上,为XX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优质教育能形成强大的辐射、磁吸效应,吸引人才、人气、人心、人流的集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持,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XX发展的每一个重大成果、每一个重要节点,XX发展美誉度和软实力的提升,都离不开XX教育培育的优秀人才,离不开教育强县的巨大贡献,教育兴旺和人才兴盛已经成为推动县域发展的持久后劲。
要坚持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并举。公办教育是XX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主阵地,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教育同样是我老秘网县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414所,在校学生14万余人;共有在职在岗教师7700多名。玉潭、城郊、白马桥等城区乡镇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的理念,面对日益增长的就学需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增加城区学位。特别是玉潭镇从2008年开始,投入1.8亿元,新建了玉潭中心小学和南郊小学;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实验小学的搬迁、梅花路幼儿园的改造和9所学校的维修;城郊乡投入1亿多元新建城郊中小、三联实小等,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近3000个,充分体现了城区乡镇的责任担当,为全县教育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在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提供多元选择、缓解财政压力、激发教育活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XX人才辈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XX私学自古十分兴盛。从南宋著名经学家胡安国在朱良桥创办灵峰书院起,湖湘文化奠基人朱熹、张栻讲学灵峰书院,尤其明清以后XX的书院更是蓬勃兴起,玉潭、南轩等书院相继涌现,云山、宗一等学校相继开办,赢得了“湖南学堂,XX为首”的美誉。XX著名教育家朱剑凡,1905年捐私宅办女校,命名“周氏家塾”,1907年将女校正式命名为周南女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周南中学,成为近现代推动长沙教育发展的先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XX民办教育传承辉煌历史,破浪前行,涌现出一大批捐资办学的知名人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近,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及慈善家钟瀚德先生与我老秘网县签订捐资办学框架协议,拟捐资建设一所高品质的大学及附属中小学。钟瀚德先生也因此成为全省第一位捐献一所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全学制、全链条学校的慈善家。目前,全县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达185所,占总数的31%;在校生人数3.7万余人,占总数的18.5%,2009年以来社会捐资办学金额达到1.7亿元。民办教育在各级教育在校生占比中,学前教育达57.1%,普通小学为8.4%,普通初中为14.2%,中等职业学校为73.6%,普通高中为17.1%。从以上数据来看,当前我老秘网县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体现在过度需求和差异需求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办学校无法提供充足的入学机会,满足不了全部需求,需要发展民办学校来填补需求缺口;另一方面有些家庭对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有不同偏好,需要民办学校来满足更高标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XX民办教育还存在师资不够优、生源压力不断增大、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实现精准办学,形成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要坚持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进。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大厦的“奠基石”,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与起点,同时,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延伸、拓展,对于改变教育结构、人才结构、培养适用人才、促推县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热播了《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深刻展示了熟练技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上至航空航天、纳米新材、生物工程,下至普通生产工具,乃至手工艺品,其产品品质主要取决于技术工人操作的精密度、熟练度,通过职业教育营造“工匠文化”,打造一批在普通行业干普通活的顶尖人才,让其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将知识最及时、最大限度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因此,两者关系如同树根与树枝,根深才能枝繁叶茂,绿叶成荫才能发挥树根的价值与作用。近年来,我老秘网县无论在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09年至今,公办幼儿园从1所到96所,基础教育合格学校从0到227所,五年共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技术技能型人才近10万人,其中120多人成为当地致富能手,70多人成为大中城市相关产业领军人才。但不能忽视的是,受传统观念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职业教育观念上存在一定偏差,过于注重学术教育,使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偏大,而把为生产第一线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视为“末流教育”。比如,当前XX有基础教育学校594所,在校学生19.2万人,教师1.02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2所,在校学生2.46万人,教师1789人,相比之下,职业学校仅5所,三年在籍学生7500人,教师477人,职业学校师生数仅为基础教育的5%,相对规模明显偏小。同时,通过分析近三年职校招生信息,自愿选择上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不到30%,城区学生的比例仅为10%,大家甚至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入读职业教育是“差生的选择”。从发达地区经验来看,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助推器。我们如果想实现从“XX制造”到“XX智造”、“XX创造”,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当前,特别要加快长沙卫职院、铁路技术信息学院等龙头职校的建设和引进,打造香山职教城。同时,探索实施“两个分流”,一是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实施初级职业教育,从学生一上初中就分流,实现职普比例达6:4,让学生从小确定今后就业或升学的基本方向,改变当前高中教育阶段的职普比例失衡现象;二是高中分流,从高二开始,将30%的高中学生分流到职业学校学习技术,学生可以通过“2+2”或“2+4”等形式直升高职或本科,也可参加对口单招或者就业,更好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技能教育的氛围,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营造条件。
要坚持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并重。如果把教育比作一块硬币,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就是其不可分割的正反两面,相互依存与渗透,浑然一体、无法割裂。推动我老秘网县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和成效,更决定着城市与农村下一代发展传承与社会阶层流动的畅通程度。因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统筹城乡教育,实现最大程度的均衡发展。近年来,我老秘网县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开展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提升边远学校教师待遇、建立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机制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科学合理均衡配置。但不可回避的是,农村教育仍然是短板所在,2015年高考农村普通二本上线317人,仅占全县上线人数9%,农村中小学中高职称、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不到20%,远远低于城区的50%,并且农村学校优质教师年均流失2%左右,并呈现加速度趋势,在农村上学意味着更难接受优质教育、更难圆大学梦。因此,近年来,约5万农村居民为子女读书而涌入县城“打工陪读”,当前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学校31所,约占学校总数10%,但有学生4万余人,占学生总数33.2%,城区校均学生是农村的3倍,且城区学生人数仍在以每年1000人以上的速度增加。城区部分学校,尤其一些较为知名的小学都遭遇到严重的“入学难”问题,玉潭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南郊小学等学校到了可以容纳学生的极限,出现了一方面城区各大学校“一座难求”,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现象。教育部明确,今年教师节主题是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正是破解城乡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的务实之举、关键之策。针对XX大部分面积是农村、大部分人口在农村,XX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的现实情况,我们必须大力优化教育布局,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要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结合XX东部和西部、县城周边和相对偏远乡镇之间的实际情况,扎实做好薄弱学校改造工作,使教学设施、师资分配、资金投入等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贫困地区学校倾斜。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工资构成,缩小校际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教育阶段教师待遇差距,确保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合理地延伸到XX每个角落,分配到每个孩子身上。
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擦亮教育强县品牌,应是所有教育人共同的责任担当
教育以人为本,教育事在人为。持续擦亮教育强县品牌,就必须依靠广大“教育人”的共同担当作为。要盯紧目标,精准办学,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引进培养一批叫得响的名师、名校长;办成一批走得出去的名校,以一批批优秀的名师名校名校长支撑引领XX教育发展。
要培养一批教育家。什么是教育家?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只有靠爱教育、懂教育、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人来办教育,才能真正把教育办好。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教育家,比如古代的孔子,其思想流传后世,其精神泽被人间,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孔子学院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一张招牌、名片。近代也有很多的著名教育家,比如我们熟知的陶行知、蔡元培、徐特立等,他们学问深厚、思想深邃,有着卓越的教育理想,有着成功的教育实践,对教育有着杰出的贡献,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XX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地方,也不乏教育名家,XX一中的创始人朱剑凡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典范。朱剑凡先生在当时严酷的背景下,毁家兴学,磨血育人,创立XX一中,成为千古美谈,成为后世敬仰的教育名家。实践证明,教育家之于社会、之于时代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教育需要教育家,时代呼唤教育家。全社会都应该珍视教育家,爱护教育家,鼓励教育家。任何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是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个体,他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其他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战胜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广大的“教育人”要树立崇高的理想,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功能,并勇于实践、勇于改革、勇于探索,不断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为有创见、有贡献、有作为、有造诣、有影响的杰出教育家。同时,教育家的成长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活动,它是个人的社会互动、个人与组织、团队的互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也需要外部的力量,需要教育和培训。全社会、整个教育系统都应为教育家成长创造宽松适宜的土壤、环境和条件,发挥社会力量、教育力量,促使他们脱颖而出,激励他们更快更好的发展。要加强对一些潜在人员的教育培训,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促进他们将可能性因素转化为现实性因素,从而培育出一批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发展需要的新时代教育家。
要培养一批名校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工作作风、管理水平、个人素质、思想境界、敬业精神等无不在影响、左右着学校。校长的思想就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决策决定着学校的方向。在一所学校里,领导班子能否团结精干,广大教师是否充满激情,师生精神面貌是否乐观向上,学校管理是否科学规范,是否有光明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有没有一位好校长!所以,一名好校长可以带出一大批好教师,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XX作为一个人口大县、教育强县,有各级各类学校近600所,校长队伍是一支很大的队伍,校长队伍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乃至全县教育事业的兴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面已经有一些很突出的校长,他们在基层一线为学校发展、为学生成长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但还远远不够,对照教育强县的标准,对照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需要更多的名校长、好校长。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们要见贤思齐,向名校长看齐,远离酒场、关系场,少些应酬,多些研究,潜心治学、精心治校,只做校长,不做“外长”,用人格魅力感染人,用满腔热忱凝聚人,用科学方法管理人,成为思想迸发的“火花石”、吸聚智慧的“磁铁石”,教育事业的“奠基石”;要始终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科学制定学校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 带领师生为之努力奋斗,真正体现学者风度、专家水准、大家风范,成为群众认可、社会公认的专家型校长。全县教育系统要大力推进“名校长工程”,真正把爱教育、懂教育、善管理的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把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先进办学思想,有威信、有能力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
要培育一批名教师。“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育的振兴,核心力量在教师。XX有27位特级教师、3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66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0位省市学科带头人、833位高级职称教师的名师队伍,XX教育的发展,也正是在于一批名优教师的支撑。习总书记在去年教师节前夕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全县的老师们要在业务钻研上怀孜孜以求之志,在教育教学上怀与时俱进之志,在人才培养上怀培英育杰之志,成为“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成为“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花迅速点燃;成为“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切实担负好培养人才、夯土筑基的重任,争做受人敬仰、名留后世的良师名师。全县要全面深入推进“名师工程”,组建一批新的“名师工作室”,探索建立拔尖教育人才特殊津贴制度,鼓励与普通教师拉开适当差距,形成激励。要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壮大学科带头人队伍,重点培养一批教育领军人才,使名师与时俱进,使非名师经过积累成为名师,以名师群体的不断壮大,引领和带动全县教师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致力改变“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局面。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满腔热情关心教师,使广大教师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使教师能安心育人,快乐从教,真正“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要培养一批名学校。一所名校就是一块金字招牌。XX一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品牌,XX职业中专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品牌,虎山特殊教育学校是XX特殊教育的一个品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十年磨一剑”甚至百年磨剑的成果,为名校的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光有这几所有特色、有影响的名校还远远不够,而且这几所学校也还有待进一步擦亮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做特,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所名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风格所在。名校并不在于它的建筑多么宏伟,也并不是他们在各方面都非常强大,关键在于他们在某方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名数学、名阅读、名作文、名音乐、名足球等都是可以发展的方向。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一校一品”特色办学理念,推进精准化特色化办学,在办学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并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让每一所基础教育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每一所职业教育学校都有优势突显的特色学科,从而打造一批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效益显著、办学影响广泛的名校。要营造宽松的办学环境,支持社会力量兴学办学,鼓励各类学校追求自身特色、发展自身特色、强化自身特色,以特色促办学质量提高,以特色促学校竞争力提高,以特色求得自身更大发展,以特色赢得全县教育的成功。要加强书香校园建设。牢固树立“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的校园,没有书香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不近书香的学生是教育的失败”的意识,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让校园的每一墙每一板都“说话”,每一处每一角都育人,打造书香飘溢的校园文化,营造生动活泼、温暖如家的育人氛围。要加强美丽校园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延伸到校园,内涵具体到校园,坚持绿色建校、生态立园,多植树栽花、种草披绿,多建设“校在景中,园在林中”的优美宜人校园,努力做到“最漂亮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地方是校园”,让学校真正成为最漂亮、最环保、最有诗情画意的育人场所。要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要牢固树牢安全至上的理念,强化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构建思想教育、硬件设施、制度保障“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尤其是对事关教育发展的各项工程建设,要严格招投标程序,确保工程质量,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最牢靠、最安全、老百姓最放心的地方。
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航灯照耀前程,应是全体老师们毕生的矢志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