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尧
当前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下,工业品购销价格涨幅倒挂,呈现“高进低出”格局,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造成效益回落。为了解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市纺织、化纤、水泥、塑料、化工制品等行业的影响,对三明、永安、大田等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上述行业,由于产品价格传导能力弱,很难消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价格传导机制异常现象,必将导致这些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企业负担加重。
一、价格传导不畅企业处境艰难
1.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价格通过石化产品的传导,对化学纤维制造业产生间接影响。如福建纺织化纤公司是我省生产涤纶长丝的骨干企业,而涤纶产品的主要原材聚脂切片,约占涤纶产品成本70%左右。今年1-5月其价格在10000元/吨左右,同期相比基本持平,6-7月受油价再次上调影响,同比上升10%。同期,生产的涤纶长丝出厂价格同比不涨反跌1.5%,这种“高进低出”的现象影响涤纶产品成本上升12%,利润下降10%左右,上半年企业利润总额减少198万元,下降95.2%。
2.塑料制品行业:在石油涨价的带动下一些重要的石化原料均出现了较大的涨幅,而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三明塑料制品行业,始终处于市场弱势,无法实现“水涨船高”,出现两头受压的不利局面。福建宏明塑胶公司主要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来生产聚氯乙烯薄膜等塑料制品,原材料占成本的80%以上。多年来,由于原料价格上涨过快和资金严重不足,使许多车间停工待料,亏损加大。2005年亏损104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己达307万元。目前企业除留守人员外,整个企业已到停产倒闭边缘。
3.纺织品制造业:棉花、涤纶短纤是纺织品制造业的主要原料,约占生产总成本的96%,今年1-6月三明纺织有限公司棉花每吨12622元/吨,同比16.2%,比去年高出2000元/吨,在国际高油价带动下,涤纯短纤在近7、8月份大幅上涨,每吨平均13500元,同比上涨23.3%,导致成本急剧上升,而作为该企业主要产品涤棉纱出厂价格15938元/吨,同比只稍涨0.5%,牛仔布12.0元/米,与去年同期价14.1元/米相比不涨反跌14.9%。由此,造成生产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800万元,利润同比减少650万元。据企业财务负责人介绍,下半年,摆在企业面前有“六大因素”制约——第一、继续受欧盟更加严厉设限及大量订单外流到东南亚国家考验;第二、国家降低出口退税,仅此项企业一年减少近100万元收入;第三、国内纺织产品产能过剩,竞相压价;第四、涤纶纤维直接受制石油价格,对其今后走势心中没有底,棉价在新棉上市前回调余地极小;第五、今年市区土地使用费每平方米由原来1.5上调到6元,全年仅此项要多付约72万元。第六、水、电价格双双上涨。所以,下半年想要和上半年一样,多生产、多销售来获薄利可能性很少,可以说,眼下企业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一点不为过。
4.水泥制造业:近几年,水泥产能扩张的速度明显快于实际需求的增长。在需求相对疲软的同时,由于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全面紧张,价格全线上扬。统计显示:2006年1-6月份,我市无烟煤价格仍处高位稳中有升,累计上涨12.4%,而水泥出厂价格累计下降6.3%。如福建水泥厂主要原料中的煤、电、石灰石约占生产总成本72%,水泥利润主要受煤、电价格影响,今年1-6月,由于无烟煤价格同比平均上涨约4.5%左右,而水泥价格却不断下降,同比平均下降15-20%左右。据统计,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70家水泥企业其中46家亏损,亏损面达65.7%,有的地方亏损面还更大。
5.尿素制造:福建三化主要生产尿素等化学原料,由于尿素价格受有支农政策影响,当市场需求旺季时国家采取最高限价出售;当市场疲软时由市场决定价格时,产生购销倒挂。尿素每年只有在3、4月份农忙春播时期价格有所上涨。平时特别是下半年即便按国家最高限价销售,由于销量有限,也会引起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7月受国家出口限制加征30%出口资源税及销售淡季产能过剩影响,尿素环比下降9.3%。三化尿素的主要原料是省外煤炭和电力,煤炭约占生产总成本的63%,电约占15%,由于省外煤存在运输、数量供应不足及煤电联动引起价格不断上涨影响,截止6月份每吨高达750元,同比上涨13.4%。因此,在省外煤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时,只有靠地产煤(永安、大田)来补充,今年上半年,本地煤同比上涨12%左右,电价也从2000年平均0.08元/千瓦时,开始逐步上调到2006年0.25元/千瓦时上涨近2.1倍,成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小,上半年尿素利润累计亏损在1400万元左右。永安智胜化工公司生产的尿素也同样面临价格不断的回落的境地,上半年出厂价格平均1489元/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主要原料无烟煤购进价平均500元/吨,同比增长16.4%,二者相差14.8个百分点。由于煤、电、油等在成本核算中占较大的比重69.4%,使企业上半年企业利润减少563万元,同比下降41.4%。
6.火力发电供应:永安火电厂也是煤、油消耗大户。上半年上网电价0.35元/kwh,同比上涨12.9%,燃料油购进价格平均3472元/吨,同比上涨52.2%,煤价平均394元/吨,同比(去年高位基础上)增长4.0%,火电厂燃料、油费用占总成本70%左右。为了降低“高进低出”的影响,企业在节能降耗,严格控制成本指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因电价受国家政策影响,调整滞后,且调整幅度无法与燃料价格同比率增长,导致企业上半年亏损1493万元。
二、价格传导不畅的原因分析
1.产品过剩是导致“高进低出”最直接原因。产能过剩往往引发价格回落、利润下降、亏损面增加。2005年以来三钢钢铁价格持续下降,利润同比减少3亿元,下降53.7%。在总量过剩的同时,钢材结构很不合理,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却需要进口。
2.上下游产品定价机制不同,是影响价格传导不畅的内在因素。天然原油、树脂及其加工产品属上游产业,企业进入壁垒较高,相对处于垄断地位,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与此相反,化纤、塑料制品行业属下游产业,企业进入壁垒低,市场竞争充分,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过于求状态。
3.某些行业具备雄厚的利润空间,选择减利压价的竞争市场,客观上导致了居民消费价格的下行。如交通、通讯、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些新兴的行业有着雄厚的资金和利润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消化高成本来竞争市场的能力,这样就阻断了价格传递的途径。
4.原材料替代效应和成品库存增加,影响价格向下传导。由于部分产品对原材料需求有较大弹性,一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可以用其他替代产品,这样就可避免成本推动型涨价。如部分纺织企业在产品质量有保证条件下,尽量用人造棉替代或配比。
5.居民购买力释放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最终消费需求增速趋缓。如随着居民对保险、教育、医疗、养老等个人消费面扩大的也抑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使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趋缓。
三、解决传导不畅的对策和建议
1.推进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一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是挑战,也是机遇。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市场产品供过于求和产品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两个“倒逼”机制的作用,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二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可以促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鼓励三钢和有实力的省外大型钢铁集团重组,利用其先进设备和工艺,转向生产科技含量高的其它产品。
2.建立价格互动管理体系。我市地处山区,由于市场变化莫测,建立价格互动机制尤为重要。一方面,地方价格部门凭借自身优势,及时为企业提供基础能源材料价格走势。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建立价格预测管理体制,及时与价格部门反馈与沟通,建立价格上下互动机制,以便准确把握市场第一手信息,强化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合理地制订合同的“期”“量”,既考虑降低成本,又能确保大宗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这也是生产厂家和供给商规避价格风险和缓解供给紧缺的主要途径。
3.坚持技术创新,节能降耗两手抓。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材料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短期内不进行创新或许能够生存,但从长远来看只能被动地应对市场的竞争,甚至被淘汰。因此,企业应增强以引进新技术,加强创新促发展的意识,加大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力度,引进消化、开发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浪费,对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加以扶植,提高附加值低的行业和产品的入行门槛。
4.合理进行调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业品价格的监控,国家出台宏观调控的措施时应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使调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抓紧建立大宗物品战略储备机制,减少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使价格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5.政策倾斜、减轻负担。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治理超载后很多企业运输费用大幅度提高,有的是成倍上涨,对于产品滞销、涨价空间有限的相关企业负担更重。如三明三三水泥有限公司为保市场份额在产品涨价困难重重情况下,今年在签订水泥供货合同时,企业无奈接受承担运输全部费用,使每吨水泥成本多增加30元。有关部门在治理公路超载行为的同时,能否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照顾困难企业,比如绿色通行、适当减免公路通行费和设立汽油补助费等,以“先放水后养鱼”方式帮助企业度过非常时期。
6.建立行业联盟和适当提价相结合。企业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在行业管理部门主持下,可以从规范市场和整合行业入手形成一个行业联盟,在坚守公平竞争和规范运营的底线基础上,采取加大订货量或者实施企业间联合采购,来获得原材料供方的最大优惠。其次,在有品牌的基础上也可以采取了提价5%至8%的方式来化解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况下适度提价也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并不会对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造成多大的影响,而在今年上半年的“两面夹击”中,很多小企业就没办法做到这一点而纷纷倒闭。这就是所谓的品牌力量。
作者单位:三明市城调队
责任编辑:林运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