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易逝,青春不老。2014年8日11日,老秘网创办的“文稿评改演播室”正式开讲,转眼就是两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可能你感受不到日有所得、月有所进,但两年后再回头,你是否已惊喜发现自己完成了从初出茅庐到独挡一面的跃升?演播室群里每个工作日晚上都有人主持开讲,两年已累计举办135期视频讲座和361期文字交流。不少嘉宾跟老猫诉苦,好像啥话题都讲过了,下次找不到新话题了。其实讲课跟我们平时写材料一样,有的话题要反复强调,比如公文格式、素材收集、标题设计、框架层次、起承转合、内容取舍、文章修改等等,以案说法,常讲常新。昨日,演播室迎接了993号同学,看来千人共聚一群的梦想真要一不小心就实现了。当然,老秘们无法为大家提供终身服务,两年来已有数百名同学选择准时毕业,也有不少同学铁了心要跟着演播室走下去,尽管他们或已提拔重用,或已离开文秘岗位,或已成为老秘。无论大家是留下不是离开,老猫都感谢各位曾经的信任和支持和鼓励,相信老秘网会陪伴大家走得更远。
) {9 ^, F3 q- t+ K4 ^
; j, ]! C& Y9 B0 Y6 O8 B. v6 ^
( y, S$ W" b7 n2 A& q5 o
. s# H) N6 J" r( ~/ D
一、站长播报
5 m# u# [% R% P* r6 q
& i+ h) G8 y1 Z) q, m
; Y5 a- T4 @; h* c8 T/ i
& m/ ~- x* y! o) ~- ]5 q 1. 关于老戏骨 。8月11日,由于预安排的学员讲坛主讲人临时有任务,老猫邀请创始人之一的行来思往回来救急,碰巧撞上了文稿评改演播室创办两周年的特殊日子,让行思好一番感慨。万事开头难。当年,由行思、北纬、石子云、端方和老猫五人匆匆搭建的草台班子,现在已拓展到40多位嘉宾。而我们这些老戏骨除老猫依然在替补外,其他几位都在为家庭事业忙得不可开交,不得不退居幕后了。这次行思回归,又勾了老猫对那段起步日子的美好回忆。特别感谢当晚秘友们上演的红包大战。
7 }7 B: a* q. v" F5 `3 k8 g7 I 2 W" k8 B p) d7 w0 b( h* r
* O/ I. | r9 @( {3 |# ^. e7 H # X2 Y1 d; w+ k0 [3 N
2. 关于大忽悠 。演播室的宣传广告里,有句“附赠所有往期文字和视频资料”。如此表述是不严谨的,其实只在半年学习期限内提供浏览观看的权限,不提供下载,到期后就无法浏览了。本来呢,这些资料另行收费258元也会有人下手的,还能给授课老秘们多创造一点福利。只是老秘网无意商业化,变着法子找大家收钱,没多大意思,对不住大家的学习热情。不料,近日有某位同学较真了,跟我们讲广告法、合同法,说我们诈骗!本宝宝很受伤,在道德与法律之间迷失了方向。让大家误会,深表歉意,所以,抓紧在这里跟大家解释下。
' p4 S3 [/ t2 |3 B9 \! O5 N * |$ H+ l+ c& x7 c% v/ F" U
8 v6 t: {# @% }# ~% c5 T- y- B2 d
; U4 Q! O- X. I% P4 y$ x1 z) \6 _
3. 关于新节目 。上两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 ,有意加入者请先在老秘网的淘宝店 拍下,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共推出10期节目。4期视频讲座,分别是和和子的《文稿写作三步曲之二:功夫在诗外》、房立洲的《例谈公文写作列举数据技巧》、龙行江上的《<公文写作百法例讲>导学之二》、清水白石的《点读一篇十二年前的社论》 ,文字主题交流有寒冰的《例谈七一讲话学习心得体会的写作》、淡蓝色碎片的《例谈材料素材的转化应用》、清水拂心的《如何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之二》、行思的《从文章中学习工作方法》。后两周的课程安排,请大家自行下载本文后的附件。秘书的时间自己是做不了主的,谁也无法每节课都参加。只要你工作日晚上有空,我们都在这里。
& l2 d9 J- S$ K! ]) q' e y3 i0 ~ $ {) x7 I) x0 o9 z- g
5 O) N, a# O5 G' ~ n- Z
您未购买
或需要登陆才能继续查看
课程信息
课程价格:30文银
) \% N2 [/ u+ E6 v( [6 W: U- @
以上为和和子老师2016年7月15日在文稿评改演播室的讲座录像
7 K. m* H s6 } S# h7 U 4 X0 x/ u; t$ {9 f5 E( u
! g) _) |5 m" L0 m, ~
二、观点荟萃
# Q2 |, Y1 c! @# P# _6 j( V$ F ! M6 `) A; S/ P* H3 i4 v" y
& v6 u% V" ^" m7 u
. e! n, K" w- [, I
, P' o2 X% c ~3 F
1. 【例2】“××年是搞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全体民政干部要继续深入学习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认真搞好整党,切实端正业务指导思想,从搞好改革,加速经济发展 ,使国家更快地强盛起来,使人民更快地富裕起来这个大局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清‘左’破满,锐意改革,开拓前进,努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为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例2是某单位新一年度的工作要点,其实并无多少实质性内容,完全可以再做压缩。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改成了:“××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通过整党端正业务指导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前进,努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这样一压缩,减少了105个字,但文章的原意“毫发无伤”,可见,这样的压缩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公文的语言表达,最怕重复啰嗦,“看山跑死马”,云遮雾罩的,始终不见文章的“主峰”。(摘自房立洲的文章《浅谈公文写作内容的取舍方法 》)
8 @! c# ?0 n. ], x( ^& H, U/ K' N
$ M9 p+ S4 j M3 B 猫评:无论是无话可说,还是长话短说,都在考验我们的功力。
5 @4 J2 m, g. A. }
1 `8 G4 K& D$ s! G8 p
& _# a H2 j- p% y/ V) |' q
% M( Y. i: d. l( A4 g9 |& v8 @ 2. 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阶段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虽说我是负责撰写材料,但真正主笔的是我们副主任,只让我写一些简短的小材料,如请示、函、批复和成立工作小组等。有了模板,这些小材料的撰写对于我来说也不算难事了。在我熟悉小材料的撰写之后,副主任把一些不太重要的工作总结、工作方案之类的文章也交给了我。一开始,我尝试自己列提纲、查阅资料、组织语言。慢慢地随着工作任务的加重,思想的松懈和倦怠,撰写材料成了为完成任务而写的应付性工作。借鉴以前的文稿,结合网上的论述,再更新一下数据,成了最常用的方法。回忆不起昨天做过什么,不知道今天在做什么,更不去想明天要做什么,每天都是任务来了就写,写完就交,领导 有修改的就对照修改,修改完之后就上报,从来不去思考领导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背后有什么意图,要怎样才能达到领导看问题的高度。日子虽然过得忙忙碌碌,实则却是浑浑噩噩。(摘自沈六六 的文章《乡镇心路历程四部曲 》) . D6 {4 d1 I7 J
+ M" u5 I* e1 f$ V% G. @# C 猫评:真实再现小秘成长路,老猫仿佛也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
7 ^9 f- e8 V4 f* Z2 n- K
B8 w* r* z$ ^3 r( f& u
. b& Y% N1 T; S, [0 E+ b
5 P0 s9 }5 M$ ^4 K 3. 校核人员在公文校核中应坚持“三行三不行”的原则,严把行文“初始关”。所谓“三行”:一是中央和省、市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工作部署需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到基层的,行文;二是区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或区委常委会议议定的重要事项需要下级贯彻执行的,行文;三是必须告之基层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其他事项,如举办全区性重大活动等,行文。所谓“三不行”:一是凡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有明确规定,且政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在贯彻执行中又没有发现新的情况和问题的,不再行文;二是一般性的工作或部门工作,不以区委或区委办的名义行文;三是凡属政府职能和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以区委或区委办的名义行文。(摘自zhangpf412825 分享的文章《公文校核的四点原则 》)
& r c% Z1 r; f6 X. f9 L
5 n6 w' v8 ~' T: d 猫评:归纳得好,但还有一种情况,领导让发不得不发。
& _- h' f7 K# k2 K * t4 \ X6 H9 [$ A) a/ u2 ^" C: Y
3 I6 r% r5 e% ?" M0 q ' K4 u; i" w8 a8 f! o1 f& _& [
4. ×××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做到的尽量多做,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发挥老党员的带头作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2年他在蔡锷支行任保卫部副主任期间,由于当时押运人员不足,他就主动承担起河西网点的押运员工作,每天起早贪黑,不畏严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这样一干就是2个年头。他在网点和机关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总结出工作经验,撰写的相关论文在2002年人行长沙市中心支行组织的长沙地区防范案件论文征集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为了分行的发展 ,×××同志用无言的奉献在本职岗位的责任田里默默耕耘,用辛劳的汗水书写着无怨无悔的平凡人生。(摘自冰镇大西瓜 的文章《记湘江新区分行复转军人×××同志 》)
/ N, z6 W" k& u# i6 m: m) \( h
# `7 z9 ?2 m% F 猫评:写出了事迹、荣誉,描绘了声音、画面,让人可亲可敬可学。
0 P9 T/ W0 a. {# c3 ~$ k6 x
. w; d) F1 O8 U
3 }1 c5 B' f# |, E
+ G9 Q" t, [6 Z3 M9 }' J 5. 方法创新,是工作创新的重要方面。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科学方法,那么在实际工作创新中,就能结合实际进行移植、思考,从而提高创新的质效。) 最后跟大家分享个人平常零碎记在笔记本上的一些工作方法。比如,统筹兼顾法、重点突破法、底线思维法、典型引路法、一抓到底法、循序渐进法、群众工作法、亲力亲为法、以上率下法、现场办公法、四下基层法、问题导向法、项目化管理法、钉钉子精神、竞进精神、工匠精神、解剖麻雀法、抓两头带中间法、抓落实法、信息化工作法、精细化工作法、系统化工作法、问题导向法、清单工作法、辩证工作法、倒推工作法、搬石头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先繁后简法、抢抓机遇法、指导基层法,等等。(http://www.caiye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998 ">摘自清水拂心在众秘夜思第358集的讲稿) . L, r6 H( J" U e7 Y
$ f- U. J; s6 r# x' z
猫评:多数时间在机关闭门造车,我们创造不出新方法,唯有汲取传统的,总结基层的,借鉴同行的。
4 t m' M! y; z- O
9 N+ O0 h2 F1 y/ ^: q) N4 d
8 e) ^8 E% r) H
$ ~* j* F1 w- \9 e, f5 K
6. “大”问题之所以不适合作为直报点信息,主要有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你看到的问题,领导早就看到了,而且看得比你透;你急,领导比你还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二是已经成为公众媒体的报道热点了,不必重复。三是题目太大、情况复杂,基层干部一般难以占有足够的数据资料,也难以用较短篇幅讲清楚。四是如果仅仅反映问题而没有比较靠谱的对策建议,意义并不大。比如,小汽车牌照管理问题,无论北京、上海、广州,现有的拍卖或摇号制度不尽人意,属于没办法的办法。如果你有更合理可行的、更能被普遍接受的办法,那当然很好;如果只是发发牢骚,那就不合适,为这事发牢骚的已经够多了。(摘自万笔吏妩的文章《直报点信息写作思路 》) # A$ `3 z% @ C! H. d! P
/ _, M& r; E; J- t
猫评:身处基层,多谈力所能及的小问题,少扯人尽皆知的大道理。
* }8 ?% p+ m9 p: y
! M N, p* d5 Z0 R . J2 w7 A. \% }: @7 u
6 C/ x/ ~% m$ K, k, [
+ l" I% P0 _) _: i7 k' T G j: V+ h
% L ^3 x! B' l) t+ U 10. 把道理说透彻,可以从三个方面借鉴法律人的思维方法。一是论据有效,法律上叫“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写文章也要让数据和事实多说话,让作者少说话。在素材很多时,要去粗取精,抓住主要矛盾,使用的材料并非越多越好,举其典型之一二,能说明问题即可。二是论证有力,法律上叫“证明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论证的过程,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相结合,通过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引资料等手段,使材料与观点紧紧联系起来。三是引导有方,法律上叫“有主观故意”。越高明的论证越注重引导,往往通过牵引式的逻辑推演引导读者思考同样的问题,最后让结论呼之欲出,与作者的观点不谋而合。有理不在声高,循循善诱地说理,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摘自李章程的文章《如何把理论文章写得让人喜欢看 》)
- p! O# n! L- G8 Q" |- d- q- A4 j
' Z' o4 |3 u/ ^- I# R$ ~ 猫评: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此文本身就是讲道理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