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市总人口2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万人,占76%,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新农村建设关系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央决策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趋势和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启动和扎实开展,结合三明实际谈我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任务艰巨性和长期性问题。
1、自然条件不足。我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相对高度500米以上的中山土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3.37%,海拔500~800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的低山土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9.8%。我市许多农村山高路隘,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虽然近年来,我市交通状况有了巨大改善,但与交通方便的发达地区相比,时空的差距难以消除,许多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仍然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由降水引起洪涝灾害频繁,影响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
2、农业产业的弱质性。我市乡村户数50万户,乡村人口201.25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多的县达85.7%,有7个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70%以上。传统的农业生产仍是我市大多数人安身立命之本。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富则基础长,农业富则国家强,农业富则国家安”。但农业又是个弱质产业,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影响因素多,经济效益不稳定。生产风险相对较高。农户自身抗灾能力有限,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在没有风险转移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损失将由农户自己承担。对一般农户来讲,家庭收入较低,遭受灾害以后如果不能够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对其生活和再生产的影响很大。加之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即单一的种植业为主体的生产结构、粗犷的农作技术体系、小农家庭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些都制约了经济效益增加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3、经济发展滞后。200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09元,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924元,与名次前列的泉州6123元、厦门6230元差距很大,与名次靠后的龙岩4125元等地市相差无几,其中,我市最低的县仅为3673元。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使我市相对于我省沿海等发达地区农村,在建设新农村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单靠传统的农业生产积累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勉为其难。
自然条件的相对不足、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建设相对落后决定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问题。
1、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市辖二区一市九县。近年来,我市立足“两带一圈”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但因地理位置、交通、资源差异等原因,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市、县、区之间GDP、人均GDP差距较大。2005年,市辖区(三元、梅列)GDP为931057万元,最低的县GDP只有139479万元。各县(市、区)产业结构差别悬殊,从三产发展看,经济发展快的市、区,如永安市第二、三产业生产值占GDP的比重远超第一产业,经济发展慢的县,第一产业生产值占GDP的比重仍大于第二、三产业。我市第一产业生产值较第二、三产业生产值为重的几个县,都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农业人口相对较多。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各县市、区建设新农村任务难易不同。
2、农村类型的差异。我市农村大约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城中村、城郊村、纯农村和贫困村。四种类型中,城中村与城郊村因地理位置相对有利,交通方便,经济基础较好,纯农村虽然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经济发展缓慢,贫困村由于地理位置差,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生活生产存在极大困难。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根据农村类型的不同,不能搞“一刀切”,需要分门别类、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突破。城中村建设重点抓规划,其改造要和城市开发建设、新型产业培育相结合;城郊村建设主要要给政策,在招商引资方面重点突破;纯农村要以创收为主要目标;贫困村的出路是解难题、加大社会力量的扶持力度。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条件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决定了我市县(市、区)、各乡镇、各个村庄不可能齐步走,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必须区别对待,分清类型,从实际出发,有多大能力做多少事,在推进建设过程中做到每一个时段、每一个地方、每一项工作,都应该具体有所侧重。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治穷的工程,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市相当多的村集体经济欠发达,有的地方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有325个村财收入低于3万元以下,占19%,许多农民生活还处于温饱阶段,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增收点不多。主要问题是: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龙头企业的规模总体还不够大,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市场化层次不高等。
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是要有产业支撑,广大农民要有致富门路。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市必须找准突破口,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立农村经济发展载体。一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如明溪县立足实际抓特色,围绕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建设“区域农业”,县东南部侧重发展天然药物种植业,西北部重点发展以肉牛为主的养殖业,中部地区主要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是一种很好的区域调整产业的做法,值得推广。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高效农产品;明确重点,扶优扶强,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扶持和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行基地化生产,公司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水平,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与市场连接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立健全我市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完善以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工程”建设,增强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加快市场流通、市场环境、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把农业标准化融入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创名牌,打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视发展农产品贮藏业、运输业和销售业,建立功能完善的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构建便捷发达的营销网络,进一步疏通和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加强市场供求的调研预测,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进入市场交易、保护自身利益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同时做好科技、培训、金融、法律、宣传等服务工作,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
四、发挥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问题。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1、宣传发动工作。建设新农村不能没有行政组织、行政发动和行政推动,但要讲究工作方法,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变“要农民建”为“农民要建”,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意宣传发动、引导示范,大力营造建设环境氛围,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科学技术、道德素质等,努力使农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主力军。防止“刮风”、“走过场”,解决好上热下冷的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2、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紧迫的实际问题。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为农民提供更新、更好、更全面的公共服务,这样,才能激发农民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参与热情。目前,农民群众最紧迫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村饮用水问题。我市还有不少农村农民“没水喝”、“喝不上卫生水”,如何解决好农村饮用水问题,是我市许多农村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和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要把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抓好水源选择,认真规划,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资金筹措,完善管理机制,尽快解决农民安全饮用水问题,让老百姓早日吃上“放心水”。二是农村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我市许多乡村都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极大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在全市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村镇要全部加入,提高农民参保率。乡镇卫生院要注意吸纳高层次的医护人员,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建立起村卫生室、完善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三是农民子女“上学难”问题。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实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对农村学校合理定点布局,同时还要尝试建立城乡联合的机制,定期培训、分层培训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帮助农村解决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
五、完善乡村治理结构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需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组织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必须要有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健全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关键。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集体经济是基础,村“两委”班子尤其是“两委”班子带头人是关键。村“两委”班子有凝聚力战斗力、村干部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村,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就开展顺利,而且质量高。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
目前,我市许多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着组织体系不健全,组织功能不完善,组织权威不突出,组织活动不到位等方面问题。部分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关系比较紧张,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市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有118个,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要打破传统的按乡村行政体制或居住地区域建立党组织的格局,探索在产业基地、行业协会、劳务输出群体、专业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推广村级组织“三级网络”建设做法,探索农村党小组设立的新形式,按照工作需要与党员特长相结合、党员自愿选择与党组织指定相结合的办法,灵活设置党小组。我市清流县“3加”模式(“支部+协会”、“党员+农户”、“干部+农户”)搭建新农村党建服务经济发展平台模式值得总结并推广,能充分调动农村党组织、农村党员、广大干部投入新农村建设中并发挥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六、培育新型农民的问题。
我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000年计有89.9万人,至2005年增至103.81万人,乡村实有劳动力2000年为84.2万人,2005年增至93.82万人。劳动力呈逐年增多。但劳动力的素质却未能相应提高,有许多乡村劳动力素质还有所下降。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能普及工作的不足,据调查了解,我市许多乡村存在“文化返贫”现象,传统宣传广播形式对农民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优惠政策、致富信息、农业科技知识在许多村消失;群众难以看到反映农村生活,贴近农情要事的节目、书刊报纸;乡村文化站大都成为“空壳”,农村文化阵地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从发展的长远看,建设新农村、管理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加快实施“新农村文化家园”建设工程,建立起设施完善的市(区)、镇(街道)、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建设覆盖全市农村的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网络。从加强农业科学技术、产业技术入手,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搞好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
1、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大力示范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新技术,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的发展。把专业技术人才引入农村,积极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模式;积极试行面上咨询培训与点上示范指导相结合的推广方式,通过农技服务咨询热线、广播、网络技术等适时提供答疑指导;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等开展现场观摩指导。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2、加强产业技术的培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引进和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一是构建政府项目引导、主管部门统筹、培训机构实施、农民自主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扶贫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二是建立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市(县、区)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长汀县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的做法值得借鉴,针对其县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长汀县实行“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措施,全县通过定点培训、巡回培训等形式组织免费纺织技能培训,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输送劳动力,承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生产环节向内陆地区转移,对推动该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取得很好成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全面的综合系统工程。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曲折、任务艰巨,需要我市上下以高昂斗志,百折不回的精神,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方能实现这一世纪目标。
(作者单位:三明市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岩 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