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河南] 2015年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2016-7-12 10: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15年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31日在新郑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 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特邀、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求提升”总要求,大力实施“双融入、双承接”发展战略,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突出抓好“三大主体”工作,开拓创新,拼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坚持稳中求进、转型升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8.5亿元,增长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1亿元,增长31.8%,其中,税收37.9亿元,增长37.1%,财政收入和税收总量均居全省县(市)首位,再次进入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固定资产投资392.4亿元,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7亿元,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5672元、25028元,增长12.8%和10.6%。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蝉联全省首位,入选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分别升至第48位和59位,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2014年度“三大主体”工作12项县(市)考核中获得11项先进表彰。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打配机井1119眼,增加灌溉面积3万亩,打造高标准粮田3万亩;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1处,解决4.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粮食生产克服严重干旱灾害,总产达27.3万吨。畜禽养殖总量达到4084万头(只),跃升为全省生猪调出大县,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42%。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8家、农业龙头企业9家。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入驻企业10家,新流转土地2.6万亩,成功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扶贫开发成效突出,完成各类扶贫项目46个,帮助4600名低收入人口脱贫,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一期安置房主体完工。
工业经济量效齐增。强投资工作成效显著,新开工项目57个,建成项目96个,雪花啤酒、光明乳业等一批主导产业项目快速推进,“三主三辅”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工业竞争力逐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9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27家、超亿元企业达229家,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273.9亿元,增长12%。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完成增加值106.3亿元,占全市主要工业增加值的38.8%,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研发新产品67个,申请专利600件,全省首家商标工作站在我老秘网市挂牌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7.3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
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华南城一期顺利试营业、入驻商户8200余家,华商汇招商全面启动,乾龙物流园、飞宇机电城等项目加紧建设。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甲午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黄帝文化国际论坛,郑韩故城国家遗址公园、白居易故里文化园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接待游客4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亿元。房地产业平稳运行,商品房销售273.5万平方米,交易额155.9亿元,增长46.8%。金融服务业蓬勃发展,交通、兴业、中信等银行在我老秘网市设立分支机构,成为全省进驻银行最多的县级市;银行存贷款规模均居郑州县(市)首位,再次被评为省金融生态建设先进县(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6.8亿元,增长12.3%。
(二)坚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城镇化建设持续提速
城市品位快速提升。新区建设日新月异,黄水河、泥河公园全面开建,轩辕湖公园向市民开放;消防站建成投勤,中心小学、幼儿园顺利招生,创业路、政通路等11条道路建成通车;商会大厦、华夏商务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中心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张龙庄等城中村改造及人民路西延顺利推进,繁荣街东延等4条断头路打通工程加紧实施,郑韩路改造、人民路路灯亮化全部完成,人民路停车场投入使用,改造背街小巷30条、老旧小区10个、街头游园5处。龙湖新城建设提档升级,七里河湿地公园、双湖大道人防工程启动建设,延伸水电气暖各类管线142公里,郑州轨道交通二号线新郑段征迁全面完成,“九纵十横”路网逐步完善。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编制完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郑功能配套区空间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城乡建设布局更加优化。围绕产业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全年完成各类拆迁204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城乡拆迁群众安置年”活动,新开建郭店镇华阳寨、龙湖镇罗垌等社区7个,累计在建社区达53个,新建安置房347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3万人。新修改造各级道路23条108公里、电网94公里,中华北路、大学路南延等主体工程基本建成通车。镇域经济突飞猛进,龙湖镇财政收入达18.3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乡镇达到8个;薛店、辛店入选全国重点镇,龙湖、薛店、新村、城关、辛店、梨河等6个乡镇跻身全省百强乡镇。
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新建中华北路、S102等生态廊道12条149公里,造林3.9万亩,顺利通过省林业生态县复审。水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启动双洎河生态景观带规划建设,疏浚清淤河道6公里,南水北调干渠新郑段顺利通水,过境河流水质全面达标出境。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创省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3个,郑州市级以上卫生村(社区)50个、卫生单位48个。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第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新增城市垃圾中转站16座。深入实施蓝天工程,拆改燃煤锅炉78台,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221天。
(三)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持续提升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五单一网”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五险合一”改革圆满完成,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3项。完成年度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商、质监等部门顺利移交地方。扎实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被评为全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农村综合改革稳步实施,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探索成立新型农民协会,协调帮扶贷款资金1.3亿元,帮助2336名农民就业创业。创新实施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招投标,受理业务649宗,成交金额179.5亿元,为财政增收节支43.6亿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招IBM智慧芯城、神州物联网科技园等项目48个,合同金额735亿元,到位资金123.5亿元,增长17.6%,被评为郑州市对外开放和市场外迁工作先进单位。外经外贸稳步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分别达2亿美元和6000万美元。新港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成绩,主营业务收入310亿元,被评为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中原食品工业园荣获“郑州市五快专业园区”称号,辛店循环经济产业园及各乡镇农民创业园功能日益完善,产业承载力大幅提升。
要素保障显著增强。多措并举破解用地难题,争取用地指标6400亩,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1176亩,收储国有土地7071亩;创新实施“1+2”快速拆违模式,查处违法占地245宗,拆除违法建筑67万平方米,保障了一批重大项目用地需求。资金保障更加有力,政通公司、新区投资公司等政府融资机构高效运行,争取上级资金10.5亿元,融资56.6亿元,城市投资债券二期成功发行。
(四)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惠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年投入民生资金40.7亿元,增长24.4%,为民实事基本完成。不断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0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911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万人。老年人生活更有保障,建成村级幸福站、社区托老站14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6.6万人,参保率达99%,发放养老待遇1.2亿元。新农合参保47.3万人,城镇居民参保16万人,为困难家庭发放各类保障金5300万元,入住新型社区居民与城镇居民基本实现社会保障无差别。新建保障性住房637套,为477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132.7万元。
公共服务日益完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扩建城乡中小学、幼儿园11所,高考成绩连续23年位居郑州县(市)前列,被评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县(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级公立医院全面开建,新修、改扩建梨河等乡镇卫生院4个,配建社区便民卫生服务中心33个。广电及互联网服务实现新突破,免收5.8万户城区和入住新型社区居民家庭有线电视视听费,郑风苑、黄帝故里等主要景区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成立乡村公路管护、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举办 “双百”演出等文化活动430场,和庄镇文化站被评为省优秀文化站,通过国家先进文化县(市)复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圆满完成,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再次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国防和“双拥”工作扎实开展,被评为全省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十佳”单位。妇女儿童、青少年权益保护、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统计、粮食、供销、工商、质监、市场建设、物价、移民、民兵预备役、人防、民族宗教、气象、食品药品监管、黄帝文化研究、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税务、邮政、铁路、烟草、盐业等部门和各高等院校,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坚持依法行政、改进作风,执政能力持续提高
文明法治水平提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举办“道德讲堂”、“新郑好人”寻访和信用评选等活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六五”普法深入实施,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始终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全年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154件、政协委员提案182件。
自身建设显著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整改“四风”突出问题,机关作风明显改善。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和“三色旗”评定、AB角工作机制,机关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强化财政预算支出管理,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1.2%。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审计核减资金1.1亿元。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公开信息近3000条,组织在线访谈11期,政府网站荣获中国政务网站领先奖。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深化规范提升网格化管理,排查两大类20项工作突出矛盾41410起,调处40685起,调处率98.3%。科学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信访形势持续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被评为省“安全生产月”先进单位。扎实推进平安新郑建设,城乡重点区域实现技防全覆盖,公众安全感指数位居全省前列。
各位代表,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克难攻坚,新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临空经济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四大班子精诚团结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务实工作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是上级驻新郑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支持、参与新郑建设,为新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建设上,传统产业比重仍然较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不高,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城镇化建设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交通拥堵和供水、供暖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始显现;社区建设进度较慢,城乡一体发展仍需加速。社会建设上,公共服务能力仍有欠缺,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需求。政府建设上,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到位,办事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不高的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下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郑州市委、新郑市委全会及《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把握“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双融入、双承接”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三大主体”工作,着力提升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打造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临空经济强市。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主要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6%和2%。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扩容提质、优化布局,打造城乡建设新面貌
牢牢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省城乡一体化试点机遇,坚持功能完善、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组团城市为链接、新市镇为支撑、新型社区为单元的新型城镇化体系,逐步实现全域城镇化。
建管并重,增强城市功能品位。围绕“景观打造、基础完善、群众安置、项目建设”四大重点,加快新区建设步伐。高标准实施郑新快速通道新区段东侧区域开发,完成轩辕湖南岸、黄水河公园等4处景观工程;建成学院路西延至华瑞路、创业路景观大桥等10项道路桥梁工程;完成辖区所有村庄拆迁,妥善安置拆迁群众;建成华祥商厦、建行总部大楼主体工程,财富广场东西配楼竣工投用,快速提升新区人气商气。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协调推进,致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实施城区棚户区改造,启动裴大户寨、和庄村等安置社区建设,凤台苑、盛世龙城等安置社区实现入住,建成黄帝故里历史文化商业街;改造背街小巷30条;完成南环路改线、迎宾街南延至人民路、轩辕路西延至G107等道路工程,快速提升中心城区品位。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大力开展违章交通、违法建筑、占道经营等专项治理,营造良好市容环境秩序。加快智慧城市创建,提高城市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
完善基础,提升组团城市品质。按照省会卫星城市标准,加快龙湖新城建设。协助推进郑州轨道交通二号线、郑新快速通道有轨电车示范线、紫荆山路南延等重点工程,启动双湖大道西延、祥安路西延和龙湖汽车站等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加快郑州铁道警察学院建设,完善供水、供气及排污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完成规划区内村庄拆迁,高标准推进龙湖西部开发,加快安置社区建设,快速改善乡镇旧貌。建成七里河湿地公园主体工程,改造提升生态休闲广场、街头游园,不断增强城市魅力。积极争取龙湖镇级市改革试点,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搞好高校配套服务,着力打造集教育培训、休闲居住、商业服务、交通转换为一体的现代化都市示范区。
区域融合,彰显城镇建设特色。按照“北部城镇化、南部田园化”的思路,加速区域特色融合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科学修编和庄、孟庄等东部乡镇规划和5个郑州市重点镇发展规划,完成新市镇及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加快薛店啤酒小镇规划设计,启动啤酒商业风情街建设,打造集啤酒生产观光为主题、食品工业为依托的特色新市镇;高标准推进孟庄、郭店镇区改造,保护性开发原生态红枣种植区,加快高端制造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空港旅游休闲小镇和新型制造业重镇,早日实现北部乡镇全域城镇化。加速南部乡镇崛起,加快辛店纺织产业园、农民创业园建设和具茨山整体开发,实施S323西段升级改造,建设西部景观大道,打造以纺织、煤炭深加工为依托的特色新市镇;启动中原果蔬批发市场、中部农业会展中心建设,致力打造国家级农产品会展交易平台;高标准实施城关老工业园区、梨河农业影视基地、观音寺智慧小镇开发,着力打造富有现代田园风光的郑西新城。发挥中心城区带动作用,促进新村老工业区“退二进三”,加速和庄产城融合步伐,实现近郊乡镇融城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监管”的原则,积极推进交通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及区域间设施联通、功能共享。
优化布局,全力加快社区建设。加大城区、镇区、产业集聚区(园区)及干道公路两侧村庄拆迁力度,有序推进煤矿塌陷区、都市型生态农业园区村庄改造,拆迁各类建筑200万平方米,新开建郭店镇南北街、孟庄镇城后马等社区5个,建成安置房217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1万户。加强古村落、古建筑保护,高标准推进七里堂、人和寨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抓好华阳寨、东郭寺等7个特色文化村建设,让群众看得见风景、留得住乡愁。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合作创业、文化惠民、现代农业示范、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行政效能提升”六大工程,加速“农民向市民、村委向居委、村庄向社区”转变。
各位代表,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我们将认真落实“新型城镇化新三年行动计划”,加速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让更多农村群众过上城市化生活。
(二)以产业升级增效为核心,助优扶强、完善平台,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深入实施产业兴市,加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构建“业态先进、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的现代产业体系。
壮大主导产业,加速升级增效。围绕做优商贸物流业,加快华南城二期建设,开建中原不锈钢物流园、国际农机交易中心、圣戈班建材商贸园;依托商贸物流企业集聚优势,创新实施OTO模式,支持商贸企业向上游加工业、下游电子商务方向发展,着力打造“国际领先、全国一流”的全产业链商贸基地。围绕做强食品加工业,开建康盛葡萄酒、佳龙食品等项目,建成投产恒喜龙食品、冠超食品等企业,引导雪花啤酒、好想你红枣产业园向工业旅游、现代都市观光旅游产业延伸,推动食品加工业升级发展,打造全省最大的现代食品制造业基地。围绕做大生物医药业,加快润弘制药、裕港医疗产业园、瑞孚医疗电子产业园建设,开建遂成医药项目,全面增强医药产业竞争力,打造省级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培育强企名企,引领升级增效。加大30强重点企业及行业骨干企业帮扶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壮大规模,力争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30家。坚持质量强市和名牌带动,做好“市长质量奖”评选,新创省级名牌产品5个。加大科技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科技化水平。积极做好润弘制药、恒天电缆等拟上市企业辅导培育,力争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精英企业家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完善园区平台,承载升级增效。高标准修订新港产业集聚区、中原食品工业园发展规划,科学指导集聚区南北组团建设。启动新村大道东延至铁西路工程,完成莲花路、庆安路拓宽及中兴路东延至铁西路、暖泉路北延至薛店北环路工程,新建改造中华北路、庆安路、莲花路、暖泉路等道路路灯;建成集聚区110千伏变电站,完善给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增强集聚区和食品工业园承载力。推动辛店循环经济产业园转型发展,抓好宏业纺织、神州鞋业等项目建设,支持赵家寨、王行庄煤矿转型升级,积极承接市内化工、纺织等企业有序转移,打造新型工业园区。着力完善产业集聚区(园区)企业服务平台,新增郑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5家。加快各乡镇农民创业园建设,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农民创业园互为补充、联动发展的园区发展格局。
破解要素制约,支撑升级增效。加大土地指标申请报批力度,强化闲置低效用地整治盘活,加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利用,力争全年批回土地4000亩,供应土地5000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严格项目供地评价考核,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政通公司、新区投资公司等政府融资机构建设,灵活采取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力争全年融资50亿元。努力引进更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引导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实施小微企业“新三板上市工程”,多渠道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三)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先导,夯实基础、致富农民,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打配机井423眼,治理河道2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6.2万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鼓励应用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倡导科学施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健全农产品监控检测和可追溯体系,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推进省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管护能力。加快农村路网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公里。
示范引领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果,积极打造“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以梨河、观音寺、城关和郭店、薛店、新村南北两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力争新招“三力型”农业项目3家、建成精品区6个。发挥君源蔬菜、雏鹰农牧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增设施农业1000亩,认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着力培育农业品牌,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00亩、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10个,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农民协会作用,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就近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鼓励农民创业,扶持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30家,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支持农村集体产权依法转让、出租、入股、抵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补贴、项目补助及时到户,保证农民政策性收入。
(四)以繁荣黄帝文化为龙头,深挖潜力、筑优品牌,推动文化软实力新提升
充分发挥黄帝文化、郑韩文化等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创优旅游品牌,抓好文化惠民,推动我老秘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新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强市。
增强旅游文化吸引力。精心策划举办乙未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持续提升黄帝文化品牌知名度。加快黄帝故里景区扩建,高标准规划建设具茨山生态旅游景区、郑韩故城国家遗址公园、白居易故里文化园,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发挥中华黄帝故里建设促进会作用,组织开展各层级文化交流活动,筹划建设中华姓氏博物馆、黄帝故里文化创意产业园,进一步传承弘扬黄帝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深入推进“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为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文化志愿者,推动文化下农村进社区,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开办市民学校,完善市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设施,多形式举办“双百”演出、第二届群众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抓好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营造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领域,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举办道德讲堂、市民文化大讲堂,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提升全民道德素养。积极倡导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着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办好《民生热线》、《凡人凡事》等特色栏目,积极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加强虚拟社会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好网络热点问题的正确舆论引导,着力营造文明网络环境。
(五)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强化保障、优化生态,书写民生事业新篇章
始终牢记发展为民职责使命,以为民“十大实事”为抓手,着力提供普惠型的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公平性的发展机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扎实办好为民实事。改善教学条件,关心教师生活,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为普通高中一线教师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就餐补贴。帮扶群众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6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5万人;为新郑籍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等特殊人群依申请发放10万元政府贴息创业贷款。提高全民医疗服务水平,建成市级公立医院主体工程;城乡居民大病救助最高补贴标准从6万元提高至30万元;为全市居民免费发放健康卡,实现居民就医、付费、健康管理一卡服务。增强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新开建保障性住房1000套,基本建成600套。关爱老年人生活,分别为新郑籍80岁、90岁、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200元、500元高龄补贴。体恤环卫工人辛劳,为城区环卫工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早餐补贴。提高城乡供水能力,建成投用第二水厂,完善配套管网,让全市人民喝上南水北调丹江水。大力实施城区畅通工程,人民路西延拓宽全线通车,新建3座城区公共停车场,开建新区客运汽车站,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水平,建成投用数字广播电视发射塔,实现城乡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具茨山苗家沟等9个贫困村6800人易地扶贫搬迁,建成安置房45万平方米。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着眼“双安”、推进“双治”、强化“双基”,突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快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充分发挥网格社会治理作用,深入排查处置两大类20项工作突出问题,积极服务城镇化、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企业等“细胞工程”创建活动,不断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定点接访、带案下访、包案调处等制度,积极化解社会稳定难题。加快技防升级,完成智慧交通工程、DNA实验室建设,提高治安防控信息化水平。加强“六五”普法宣传教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流动人口、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确保社会治安稳定。扎实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及隐患排查治理,大力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建成投勤城区南部和龙湖消防站,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提升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启动二中迁建,为一中分校、二中分校学生宿舍安装空调,为4所学校新建塑胶跑道运动场。完善市、乡、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投入使用人民医院新院区,积极创建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强化劳动就业保障,大力实施“双免”工程,完善公益岗位就业援助、创业扶持等政策措施。加强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提高“五险合一”信息系统应用水平,逐步实现社会保障服务“一卡通”。加强养老保障,促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单独二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军地互办实事、互解难题;加强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建设,夯实国防动员基础。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健全残疾人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作用,认真做好统计、供销、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气象、黄帝文化研究、地方志、粮食、档案等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建暖泉湖水库和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投用辛店镇、薛店镇、华南城污水处理厂,实施双洎河、黄水河、莲河和十七里河综合整治,加强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着力打造全域生态水系。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建成南水北调滨河公园主体工程,完成过境高速公路和新孟路生态廊道建设,新造林2.2万亩。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河道、游园、道路等公共环境病媒生物防治,创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85个,新创审验国家卫生镇2个,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第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能力。认真落实新建项目环保影响、环境容量评估机制,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和矿山石料开采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让损害环境者依法付出代价!
各位代表!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无论困难多大、财力多紧、任务多重,我们坚持富民优先的理念不会变,惠民投入的力度不会减,民生工作的标准不会降,确保尽最大努力为民造福,早日把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变成美好现实。
(六)以深化改革创新为驱动,科技引领、开放带动,激发社会发展新活力
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不失时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甘人后实施科技创新,不遗余力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不竭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积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坚持“人财、人地挂钩”,争取上级财政、土地支持。健全政府投资项目专家评审机制,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债务风险预警控制,确保财政高效安全运行。深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宅基地使用权退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等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配套改革,全方位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探索实施土地网上“招拍挂”,营造公平公正发展环境。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完善科技创新鼓励政策,加快实施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园“两器一园”建设,逐步打造电子商务、保健食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气装备等一批创新创业综合体。全面启动IBM智慧芯城、中原智谷等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科技创新集群。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应用,申请专利600件、转化科技成果8项。实施“招才引智”工程,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三力型”项目为重点,大力实施五职招商、以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实效,新招超5亿元项目30个,引进域外资金106亿元,利用外资1.8亿美元。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针对性抓好项目谋划、包装,争取项目资金不低于10亿元。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落实外贸促进奖励政策,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000万美元。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域外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精彩评论9

正序浏览
ludifer 发表于 2016-11-14 15: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看看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钢镚 发表于 2016-12-12 09: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三力型”项目为重点,大力实施五职招商、以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实效,新招超5亿元项目30个,引进域外资金106亿元,利用外资1.8亿美元。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针对性抓好项目谋划、包装,争取项目资金不低于10亿元。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落实外贸促进奖励政策,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000万美元。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域外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yangmingji 发表于 2017-9-25 09: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主体工程,完成过境高速公路和新孟路生态廊道建设,新造林2.2万亩。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河道、游园、道路等公共环境病媒生物防治,创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85个,新创审验国家卫生镇2个,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第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能力。认真落实新建项目环保影
 
Enxi 发表于 2018-4-21 13: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三力型”项目为重点,大力实施五职招商、以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实效,新招超5亿元项目30个,引进域外资金106亿元,利用外资1.8亿美元。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针对性抓好项目谋划、包装,争取项目资金不低于10亿元。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落实外贸促进奖励政策,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000万美元。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域外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jt6373652 发表于 2018-11-4 11: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气装备等一批创新创业综合体。全面启动IBM智慧芯城、中原智谷等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科技创新集群。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应用,申请专利600件、转化科技成果8项。实施“招才引智”工程,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火炬之星 发表于 2018-12-26 1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三力型”项目为重点,大力实施五职招商、以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实效,新招超5亿元项目30个,引进域外资金106亿元,利用外资1.8亿美元。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针对性抓好项目谋划、包装,争取项目资金不低于10亿元。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落实外贸促进奖励政策,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000万美元。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域外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hsyx123 发表于 2019-1-10 06: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创建。编制“专新特精”项目库,重点推进华芳纺织8万锭纺纱、恒源技研等技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500件以上,保持全市领先。加快工业品牌培育,积极创建省级名牌产品,鼓励企业争创市长、县长质量奖。加快推进城北产业集中区建设,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省级“一镇一品”产业集群专业镇。
 
新手新手 发表于 2019-1-13 0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工、投产7个,项目工作位居全县前列。在建项目不断突破。建忠红粬红酒文化产业园项目完成初步规划设计,取得实质性进展;投入535万元完成建忠、建国村部改造提升、路口节点、笔架山生
 
隔壁老王 发表于 2019-2-11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剩下的提纲怎么处理的,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3粉丝

658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