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人则哲。——《尚书》【译文】能识别人就是聪明。
2.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
【译文】不注重小节,最终必然累及立身的大德。
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译文】堆造九仞之高的高山,因只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4.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译文】每天勤勤恳恳,不敢安闲逸乐。
5.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尚书》
【译文】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译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
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
【译文】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检查自己总觉得像是有某些不足。这两句是说对待别人不应过于苛求,而对待自己要严格。
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10.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
【译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1.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译文】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1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译文】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13.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
【译文】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14.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
【译文】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1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中庸》
【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6.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
【译文】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7.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
【译文】君子的为人之道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采,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译文】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译文】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20.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
【译文】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据“国学魅力”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