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19日在明溪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明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厉 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不断推进,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指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得到较好的落实。据统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3.31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5∶29∶37.5调整为33∶32.2∶34.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亿元,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87亿元,增长3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1亿元,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亿元,增长20%;出口总值1220万美元,增长7.1%;实际利用外资350万美元,增长13.3%;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80万元,增长20.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5元,实际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5776元,实际增长7.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3%;城镇登记失业率3.69%;人口自然增长率3.73‰。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㈠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县域实力持续增强
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全县粮食总产9.07万吨,良种覆盖率达98%;种植优质烟2.76万亩,收购烟叶7.88万担;新植红豆杉5655亩,种植专用薯类6400亩、淮山6000亩;新垦、改造果园6280亩、茶园1100亩;栽培食用菌1880万袋;新增速生丰产林1.9万亩、丰产毛竹4679亩;屠宰肉牛4565头。南方生物、百事达淀粉、宏宇牧业3家企业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4家和15家。引进农业合作项目7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绿海淮山合作社被列入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升,生态农业模式有效推广,建立“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的生态示范片40片,综合效益在全市领先的有10片,新认证3个无公害农产品,盖洋“溪禾香”牌大米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引进推广新作物品种48个、新农药51万亩次、新型肥料2.3万亩次、新技术15项、新型农机具6种;培训农村劳动力4917人次;引进安野公司高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入9270万元,实施初级水利化县、农村“六千”水利工程、烟田基础设施、土地整理、移民后期扶持等项目,新增耕地1977亩,受益农田4.5万亩,受益群众2.3万人;海峡西岸气象中心明溪支中心基本建成,完成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建设,建成3个固定人工影响作业系统和乡镇自动观测站,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2次。生态文明村镇建设不断展开,完成7个行政村建设规划编制,建新房115幢、4.14万平方米;建农村沼气池1700口;开展垃圾“村清扫、乡收集、县清运处理”行政村15个;实施10个行政村安全饮水工程, 受益人口3880人; 争创省、市级生态文明村镇6个,沙溪梓口坊村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预验收。
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工业体系初步形成,生物、绿色食品、林竹、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和机械加工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南方生物公司股改和利科生物公司嫁接顺利实施,金线莲产业化、芳香樟产业化项目有效推进;百事达淀粉公司、森美果蔬公司完成搬迁扩建;海斯福公司、恒香茶油公司项目顺利竣工;德辉木业公司完成重组;明狮公司旋窑水泥项目进展顺利;三钢明溪矿业公司产能不断提高;盛世鑫天公司宝石加工项目开工建设;长虹精铸公司二期技改顺利完成。全县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的工业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5%。全县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达27.7%。节能减排有效落实,全县工业用电1.3亿千瓦时,增长20.9 %,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2014千瓦时,比上年降低257千瓦时。海天蓝波、海斯福、斯特力、百事达4家公司相关项目列入省级工业内涵深化技改提升工程重点项目,明狮水泥、金溪木业2家公司相关项目列入省重点节能项目;南方生物、海天蓝波、百事达3家公司通过市清洁生产企业审核。工业竞赛活动取得成效,雪峰镇、城关乡新进入全市重点工业乡镇行列,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新增产值2.3亿元,15家企业列入市重点工业新增长点企业。
推进生态消费。新型服务业初步建立,新增商贸服务企业3家,发展总部经济企业4家。生态旅游逐步推进,完成玉虚洞景区初步勘探;南山古人类文化遗址公园等6个项目列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元休闲度假山庄被评为全省首批“水乡渔村”示范点。城乡市场逐步繁荣,“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沙溪乡农贸市场通过市级验收;县城禽类定点交易、集中屠宰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我县被列入省禽类集中屠宰试点。
建设生态城镇。持续实施“小县大城关”建设,开展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原链条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关溪旧城改造有序推进,拆除房屋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宏冠大厦等房地产项目加快实施,新开工建筑面积9.08万平方米,完成城建总投资2.01亿元。制定颁布城中村改造办法。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河滨公园渔塘溪步廊灯光工程、护栏修复和西门片区、紫岭片区路灯改造,城区管道燃气和弱电管廊项目启动,河滨北路延伸项目完成。交通基础建设取得突破,永宁高速公路明溪段及明溪连接线建设获批,三明至明溪高速公路列入海西高速路网规划;入闽通道明溪至建宁公路交工验收,省道204线明溪至将乐县界公路列入省交通厅“十一五”后期增补项目;夏阳通乡公路、盖洋通泉上公路动工改造;建成6个乡镇客运站、30个村候车亭;城区公交线路向城郊延伸。集镇建设有效推进,完成5个乡镇集镇总体规划方案,建成瀚仙、胡坊、沙溪3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家园清洁行动”深入开展,瀚仙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沙溪乡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胡坊、夏阳通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城镇管理得到提高,成立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道路绿化改造、环卫清扫责任制不断完善,城区进一步亮化、绿化、净化。自然环境保护取得成效,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全面实施,整理耕地1.7万亩;政府环保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淘汰2条立窑水泥生产线,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33吨,年净减9.2%;完成6家企业废水治理,消减化学需氧量排放41吨,年净减0.8%;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水平,地表水环境质量优于国家Ⅲ类标准。我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君子峰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意识日益增强,生态道德教育“五进”活动扎实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十星、评十户”、“树三榜、评十佳”活动不断推进,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理念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人文环境和生态文化不断优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举办首届十佳公民道德模范评选,培育形成一批道德模范、文明市民。雪峰镇柴裕财同志当选中国文明网好人榜“孝老爱亲”模范;盖洋镇洪小玉同志被评为“三明市十佳文明市民”。全县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取得了抗击年初冰雪灾害的胜利,捐助资金252万元、衣被1200件援助四川地震灾区。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帮困助学活动,支助23位贫困大学生、29位贫困高中生就学。传统文化不断挖掘和弘扬,理学文化研讨工作持续开展,胡坊镇(茶花灯)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完成20个行政村文物普查,南山古人类文化遗址抢救性保护有序开展。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提高,“三下乡”活动扎实开展,行政村放映电影744场次,完成1个乡镇文化中心和224个20户以上自然村迎奥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十公芜高山广电无线发射台投入使用,建成一批报刊亭和信报箱群。
㈡突出改善民生民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发展教育事业。素质教育不断推进,通过市政府“对县督导”复查暨“双高普九”回访;高考万人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四位;第二实验小学迁建、城关中学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全县发放“两免一补”和职业教育学生支助资金609.1万元;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6名教师进行支教交流。
扩大城乡就业。《就业促进法》有效贯彻落实,实现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652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1148人,农村劳动力就业2997人;帮扶“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63户63人;援助“一户一就业”696户742人;建立县综合职业培训基地,开展就业培训1815人次;劳动监察深入开展,规范劳动合同1750份。
增加居民收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烟叶、红豆杉、毛竹、淮山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有效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得到提高。
改善住房条件。城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启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72套、6231.6平方米,廉租住房30套、1635平方米,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3万元,完成限价商品房和经济租赁房建设选址。农村“造福工程”搬迁安置边远山区居民1000人;发放移民直补资金97.8万元,实施后扶项目39个,建立“库区小康村”1个。
加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县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7万人(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医保参合率达88.47%;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失业人员失业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城市低保救助保障金121.93万元,农村低保保障金308.17万元;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达8.54%,发放供养金78.23万元。老龄事业不断发展,县老人安养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新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完成县殡仪馆和县级公墓征地工作。实施“光明工程”60例。
提高卫生水平。完成县中医院迁建,县医院门诊楼和枫溪卫生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县医院盖洋分院医疗设备不断完善,完成沙溪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和夏阳卫生院整体搬迁及急诊急救项目建设,规范建设5个村级卫生所;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实施医疗新技术3项,县中医院新设特色专科1个;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新一轮灭鼠灭蚊工作通过上级复查验收。
落实计生工作。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不断巩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查处2起“两非”案件,人口出生性别比111.4∶100;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贡献奖励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共扶助计生对象245人,兑现奖励资金13.02万元,有53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绝育家庭享受“造福工程”增补1人份额补助。
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各类应急预案相继制定,开展演练60场次,全县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成使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平安明溪”建设扎实推进,“五五”普法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不断化解。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餐桌污染治理、食品放心工程扎实推进,乳制品、校园周边食品等食品安全及医疗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取得良好成效。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统计、民族宗教、档案、方志、防灾减灾等工作扎实开展。
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活力不断提升
坚持内外开放。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流转面积4.68万亩;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52.57万亩,林权抵押贷款1699万元。完成恒丰公司改制和资产重组;南方生物公司股改顺利推进。调整县乡财政体制,7个部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部门财政综合预算管理不断深化;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职能设置,对在同一单位工作满15年的科级以下机关干部进行交流轮岗。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78亿元,增长10.55%,其中工业贷款增加6805万元;累放“三农”贷款1.6亿元,发行惠农卡1327张。产业发展平台日益完善,十里埠生态经济区累计完成征地2700多亩、平整土地1900多亩,其中新平整710亩,基本完成110千伏变电站建设;新引进14个项目,入园企业达41家,其中规模企业13家,实现工业产值3.0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14%,被列入第三批省山海协作示范园区。南山农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示范推广新品种38个,建立示范基地2000亩。招商引资取得成效,通过香港、浙江、上海、北京、佛山、泉州等专场招商以及“6·18”、“9·8”、“11·6”等重大招商活动,共签约合同项目82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项,引进区外资金3.06亿元。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顺利启动,全县实施8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个项目列入省科技重点和重大专项,2 个项目获市立项;百事达公司列入省第二批创新型示范企业,“醇力康”牌紫杉醇列入省首批自主创新产品,3个专利获国家受理,1项自主创新成果通过省科技厅鉴定。非公经济发展逐步加快,新增非公有制企业65家,新增产值1.98亿元,新增税收1426万元,增长36%。海斯福化工公司、德辉木业公司等4家生产性企业取得外贸自营进出口权。
深化项目带动。有效提高了投资拉动力,全年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2.05亿元,增长51.5%,其中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1亿元,占67.39%。有力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后劲,29个县级重点续建项目有22个建成投产,28个预备重点项目有16个开工建设,并有部分项目建成投产,重点工业性项目完成投资4.98亿元,占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的61.41%。有针对性推进了项目前期工作,当年对接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性投资项目15 个,总投资5200万元,获得国家资金1400万元;列入2009年度省重点项目5项,均为生产性项目;策划储备生物、食品、林竹、机械、矿产深加工等产业项目61个,社会事业重点项目7个。
推进品牌建设。区域品牌产生效应,“中国红豆杉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央苏区县”、“海西新侨乡”等区域品牌进一步打响,成功举办红豆杉之旅项目对接会;“回归工程”深入实施,情结招商成效明显,全县80%以上的规模工业项目系具有明溪情结的人士投资建设,共引回海外乡亲兴办企业28家,投资总额达1.24亿元。产品品牌争创工作取得突破,“明溪肉脯干”获国家集体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实现我县国家级商品品牌零的突破;宏悦牌排酸牛肉获福建省名牌产品;斯特力、海天蓝波、荣兴食品获三明市优势品牌称号;“食用木薯淀粉”等5项标准升级为福建省地方标准。环境品牌建设有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经济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日益优化。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做好上述工作与提升行政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汇报、政协通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0件、政协委员提案51件,办复率均为100%,所提出的事项已解决或正在解决的比例有所提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分别为98 %和96%。不断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制定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定,执行重大决策听证、公示制度,建立政府法制与行政审判良性互动机制,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围绕管理创新,持续建设学习型机关,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健全和完善党政机关专用办公系统;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清理、调整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持续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强化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行政服务无偿代办制,启动网上审批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围绕提高效能,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和谐社会”和“四办四不让‘回头看’”等活动,营造“明溪发展我荣光、发展明溪我尽力”氛围;完善行政目标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各个层面抓落实的机制,加大行政问责、行政过错追究力度。围绕反腐倡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开展“旁听庭审”、观看反腐倡廉教育展馆等警示教育活动,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推进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公共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督,严格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反对铺张浪费,坚持勤俭办事业,树立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以及全县人民开拓奋进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我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辛勤努力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工商联、群众团体、无党派人士及离退休老同志,向为明溪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省市驻明单位、驻明部队,公安政法干警、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与支持明溪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朋友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政府工作和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县域经济实力仍然较弱,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还需持续培育,工业还徘徊在“总量少、规模小”状态;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不明显,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增加;市场物价较高,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与群众的需求差距不小;林木林地纠纷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工作还不完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部门发展意识不强,工作成效不高,有的干部服务观念较差,办事效率较低,极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等。就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二、2009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既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们仍处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行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部署,按照“四求先行”、“四个重在”的要求,坚持“生态立县、科教兴县”战略,进一步突出发展、注重运作、凝聚合力、弘扬正气,大力实施项目、品牌、创新和服务带动,围绕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强基础、求增长,调结构、增实力,抓改革、促发展,重民生、保平安,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和三明市区域发展及产业发展格局中奋勇争先。
200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24%,第三产业增长12.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0%;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5%;出口总值增长10.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㈠紧抓政策机遇,促进经济增长
围绕投资政策,强化项目带动。持续运作。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指导下,继续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和健全县处级领导牵头抓重点基础性项目、重点产业组和有关部门侧重抓重点产业项目、所有部门乡镇全面抓项目落地实施的项目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项目督查、评价、激励等促进机制和项目建设挂帮制、领办制、代办制等服务机制,实现在建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额的80%以上,预备重点项目开工率80%以上的目标。持续提升。做大、做强、做优我县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的生物、食品加工、矿产深加工、林产、机械等重点行业,每个产业都有新项目投产、新项目动工、新项目储备,实现每个重点行业产值、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县工业中的比重平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持续带动。用足国家投资政策,加快交通能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联动三次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着力实施90个县级重点项目,年度县级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5%以上。
围绕金融政策,强化支撑促动。推进发展。各金融机构应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围绕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认真把握专业行社具体政策,用好、用活、用足信贷规模,积极争取上级行社支持,做大我县各行社信贷份额,强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银企双赢,力争年内新增贷款余额1亿元以上,增长14 %。推进创新。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各类权利质押贷款,开发适合各类企业和创业者发展的信贷产品;促进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体制创新,支持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提高单家客户贷款额度,增强信贷服务能力,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参与银团贷款、小额贷款等方式,把存款转化为有效贷款;促进担保模式创新,不断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办法,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政府担保风险金等扶持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力争符合要求并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和项目都能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推进合作。切实把金融工作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产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建立政府经常研究和推进金融工作的常规机制,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金融工作定期通报制度。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及时沟通了解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和信贷需求,帮助解决金融工作中一些具体的问题,持续建设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
围绕财政政策,强化助推拉动。借力发展。借助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社会保障、社会事业、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强化项目的策划、申报与衔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发挥财政性补助资金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引导企业把握增值税转型等税收政策,增加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改投入,拉动产业优化升级。借策理财。加强财税政策的研究,密切关注财政体制等制度的调整方向,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财税征管方式,探索理财新办法,确保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实现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促增长的目标。借机联动。把握中央、省对原中央苏区县财政支持的机遇,做大地方财政,继续完善“乡财县管”体制,引导和支持壮大乡村财力,力争乡镇财力增长高于全县水平。建立财政支农机制,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同时,县乡财政统筹部分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烟叶生产成效好的行政村村财给予补助。
㈡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产业实力
突出加快工业发展。做强生物产业。重点做好南方生物及紫杉园生物公司紫杉醇及紫杉烷类生物碱系列开发利用、金草公司金线莲种植加工、海天蓝波公司医学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天馨公司芳樟叶油提取、绿宝公司药用动植物开发等项目实施,年内策划、实施1-2个生物活性成份提取、生物化工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加大力度开展向终端产品延伸的前期工作,争取国内外行业强势企业在明溪布局项目,力争列入省生物产业发展试点县,持续推进生物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做优食品加工业。抓好百事达、森美、宏宇、恒香等公司的生产,加快百事达公司饮料开发、宏宇公司牛肉制品深加工、森美公司果皮综合利用及配套高标准柑桔基地、安野农业公司、华虹茶叶公司等项目的实施,突破肉牛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双向矛盾问题,加快建设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做深矿产加工业。推进海斯福公司扩建,力争上半年投产,并以萤石资源为基础,策划建设氟化工产业园;有序淘汰立窑水泥,加快明狮公司旋窑水泥项目建设,确保第一条生产线年内建成投产;扶持壮大三钢矿业公司,加快中硅公司多晶硅项目和旗鼓公司氮化硅项目建设,确保按时投产。同时,要加大投入找矿探矿。做精林竹产业。着力提高现有林竹企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利用林地资源,通过低产林改造,发展新兴的林业产业;组织实施竹纤维加工、高档生活用纸等深加工项目。做大机械加工业。以斯特力气动工具、长虹精密铸造等企业为重点,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转化,发展壮大机械加工业。同时,大力支持海峡科化烽林公司实施升级扩能技术改造,加快明信橡塑公司、格莱尔玻璃公司、隆兴工业燃气公司等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生产性项目建设。强化重点工业行业对全县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力争重点工业产业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亿元,增长15%;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增长10%;争取2个以上项目列入省工业内涵深化技改提升工程,力争有1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重视做好“三农”工作。稳定粮食生产。防止耕地抛荒,大力推广超级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26.9万亩,其中超级稻示范面积达5万亩。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政策,改进种粮农民补贴发放方式,实现粮食总产量9.2万吨目标,动工新建王桥粮库新增2万吨储备粮扩建项目。突出现代农业。发挥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培育农业品牌,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年内新植红豆杉1500亩,芳香樟2000亩,无患子500亩,其他药用植物2000亩;种植专用薯类5000亩,淮山6000亩;新建高标准茶果基地2000亩;新增速生丰产林1.9万亩、笋竹两用林2000亩;规模种植金线莲350万株,栽培食用菌1200万袋;屠宰肉牛5000头;高质量完成烟叶种植收购任务。年内完成淮山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2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的认证;每个乡镇新增2个以上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生态农业示范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额占农民增收总额的30%以上。加强科技支撑。继续实施农业“五新”推广工程,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疫病防控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推广运用。年内推广引进新作物品种30个、新农药30万亩次、新型肥料2万亩次、新技术10项、新型农机具5种以上;培训农村“六大员”队伍3000人次;南山现代农业园区示范推广新品种10个、新技术3项,建立示范基地3000亩。改善基础设施。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民技术培训,重点培养一批带头致富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组织实施初级水利化县、烟田改造、旱片整治、耕地复垦、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耕地环境污染防治等一批重点基础项目,完成投入1.2亿元,改善农田3.5万亩,力争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巩固第一轮新农村建设成果,扎实推进第二轮1个试点镇、14示范村、16个整治村、10个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推进以“三清六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沼气池1190口,新增垃圾“村清扫、乡收集、县清运处理”行政村12个以上;实施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盖洋、城关、枫溪三个乡镇安全饮水项目,解决1.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力争乡镇所在地防洪堤建设列入省规划实施项目盘子。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明溪货源和明溪注册两个重点,发展物流产业,力争引进1家以上规模运输物流企业,发展总部经济项目3个以上。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网络,加快建设淮山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年内完成禽类定点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引导和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新增3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发展信息、咨询、广告等中介服务业,加快社区服务、卫生、家政等网点建设,进一步扩大通信、文化、体育、汽车等消费热点;在有序推进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建筑业的发展,实现建筑业产值增长10%以上。发展生态旅游业。突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央苏区县”、“中国红豆杉之乡”、“海西新侨乡”等特色资源,组织开展旅游资源调查,年内完成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加快紫云、雪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开发。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农家店”覆盖面;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推行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惩治坑农害农行为;加强物价的有效监管和应急机制建设,预防市场恶意垄断行为,完善副食品基地建设,确保猪肉、粮食、食用油等主要商品价格平稳、供应稳定。
力求品牌带动发展。抓区域品牌促项目生成。把握国家对原中央苏区县倾斜扶持的契机,加大中央苏区县扶持项目,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对接与争取;进一步发挥苏区、侨乡、客家的凝聚效应,吸引更多的各界人士和海内外乡亲关心、支持、参与明溪建设,推进苏区经济、侨乡经济和文化旅游经济的形成;立足“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红豆杉之乡”、“ 福建君子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优势,策划一批涵盖三次产业的项目,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依托区域品牌展开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抓产品品牌促产业壮大。持续推进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争创工作,大力鼓励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力争年内再创1项以上省名牌产品、3项市优势品牌,制(修)订2项地方以上标准。注重发挥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效应,制定和落实工作措施,发展壮大明溪肉脯干和明溪淮山产业。
依靠创新带动提升。以“富民强县”专项促进科技进步县建设。抓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和省科技“一县一业”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围绕红豆杉紫杉醇提取、金线莲组培、厚朴标准化种植、穿心莲GAP种植、变性淀粉深加工、精密铸造新技术等重点项目,启动省科技区域重大专项计划,认真组织申报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力争年内有4个科技项目获省级以上立项,确保通过2007-2008年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以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产业竞争力。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支持重点行业建立技术开发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攻克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进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力争年内企业实现技术对接项目10项以上,完成技改项目3项,1-2个行业列入省市重点扶持的行业。以产学研联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坚持以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创办等多种途径,继续深化县校合作,加强南方生物博士后工作站、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明溪工作站和明溪植物组培中心等平台建设,开展组建生物产业公共研发平台的前期工作。用足、用好“6·18”平台,有效实现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力争年内创新成果项目对接60项以上,实施20项以上,工作总体成效居全市前列。
㈢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深化各项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8家以上,积极扶持农村用水户协会,逐步将小型水利设施纳入农村用水户协会管理范畴。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强化林权管理,不断完善和规范森林资源流转。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推进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林业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扩大林改成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行为。推进农村工作机制改革。完善挂村(居)单位帮扶责任制度,推动乡镇干部挂点包村转为驻村工作,继续加强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创新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工作考核和激励机制。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建立政府性资金、资产、资源统筹整合工作的调研和试验,支持县富源资产公司参与县域内重要资源竞购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开发与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储备资源,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围绕增值税转型、燃油税改革等税收制度改革和省直管县等财政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推行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今年再安排12个以上县直部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以居住地和就业原则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及一体化的户籍管理体制。
扩大对外开放。突出重点,全力对接。围绕生物、食品加工、林竹、矿产加工、机械等产业发展,依托“6·18”、“9·8”、“11·6”等招商平台,着力做好产业链延伸项目招商,力争每个产业都能引进建设1个以上上档次、上规模的重大项目。全力对接“11·6”林博会生物医药产业招商会,力争唱主角,出实效。注重特色,强化运作。坚持情结招商,继续实施“回归工程”,以乡情为纽带,用情结引项目,大力鼓励和引导具有明溪情结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坚持以商招商,加强已落户企业的跟踪服务,通过“政策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支持和鼓励他们通过亲友链、产业链以企引企、以商引商,形成“落户一个、带来几个”的效应;坚持敲门招商,从我县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和后发优势出发,敢于有针对性地到产业优势地区、优势企业,到500强企业登门拜访,力邀来访,谋求合作。力争全年引进区外资金3.6亿元以上,增长20%,其中海外乡亲回乡投资规模项目1个以上。改善条件,增创优势。扎实推进十里埠生态经济区建设,年内完成省道204线明溪至将乐界公路园区段主干线和水网、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征土地350亩、平整300亩,引进入园项目10个以上。着力突破交通、水、电等瓶颈制约,动工建设永宁高速公路明溪段及明溪连接线、省道204线明溪至将乐界公路,加快推进黄沙坑水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县域电网改造提升重点项目提前实施,持续推动三明至明溪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聚力开展长永泉铁路途经明溪的争取工作。
激励全民创业。营造氛围。通过多渠道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宣传和表彰勇于创业的典型,激发创业者敢闯敢试、百折不饶的创业精神,从政策扶持、指导培训、全程服务等方面帮助创业者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成功率,拓展创业空间,形成全社会议创业、想创业、促创业、干创业的氛围。优化环境。支持城乡居民广辟创业门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不断培育创业主体。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创业者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创业门槛,支持和鼓励创业。广泛应用创业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投融资手段,解决创业融资问题。加强保障。贯彻落实《福建省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采取灵活、简洁、便利、柔和的行政指导,帮助创业者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提升创业者社会地位,在评先、奖励、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单位同等待遇,并可适当倾斜。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扶持奖励创业先进和有贡献的创业者,寓税收征管于服务之中,及时指导和帮助创业者,促其健康成长。力争个体私营企业新增68家,实现增加值和税收均增长35%以上。
㈣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强化生态建设。深化生态示范区建设。以保护和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实现农工贸一体化为主要内容,修编和颁布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健全完善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库,争取国家、国际资金的支持;持续开展生态村镇建设,争取新增2个乡镇获得“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1个行政村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命名;加强福建君子峰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组织实施一批基础性重点项目。落实政府环保责任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技改,抓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年内再淘汰2条水泥立窑生产线,新增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抓好百事达公司废水治理项目,继续开展锅炉窑炉黑烟治理,开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城区污水管网铺设,十里埠生态经济区继续实施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
统筹城乡建设。实行规划城乡一体化管理。全面完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区控制性详规、重点区域修建性详规、各专业规划,严格落实各项规划与管理。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年内完成所有乡镇和29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免费为行政村提供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免费向农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加大城区建设与管理力度。以开工建设南关溪改造工程、实施城中村改造、完成原链条厂片区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为重点,加快推进旧城改造;以实施长途汽车站搬迁和下白莲行政办公区建设,完善明珠御苑小区、万乘华府小区和阳光新城小区为重点,推进新区建设。启动县老人活动中心建设;完成城北水厂扩建和供水延伸改造;围绕方便市民出行、生活、健身,完善城区路桥、路灯、公园、公厕、绿化、垃圾收集等设施,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500万元以上。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重点解决违反规划建设、占道经营、交通秩序混乱、环境卫生死角、渔塘溪脏乱等问题。继续开展星级酒店建设前期工作,争取转入实施。加快村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集力推进盖洋、胡坊、夏阳、沙溪、夏坊、枫溪和王桥、梓口坊、石珩等中心村镇建设,建新房2.4万平方米。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争取条件成熟的基础路网项目和通自然村建设项目列入省交通厅年度计划,并开工建设;完成夏阳通乡、盖洋通泉上公路建设。实施村通客车工程,所有通班车的行政村建成候车亭,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护机制,实现乡村公路管护的常态化、制度化。抓好支持老区、扶贫开发、扶持移民等项目实施,完成21个苏区老区办实事项目,23个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扩大社会就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在城镇健全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60人以上,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60万元,推荐创业项目30个,培育创业小老板50人,通过创业实现就业600人以上。在农村继续开展“一户一就业”援助行动,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支持农民返乡创业,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强化就业人员培训。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围绕就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年内完成就业培训1800人次以上,实现职业技能鉴定400人以上。加强劳动权益保障。继续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制定农民进城就业后的教育、社保、计生等配套政策,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完善社会保障。强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持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启动农民工养老保险,抓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的实施。强化城乡医疗保障。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实行农村合作医疗补充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力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面达80%以上、新农合参保率达85%以上。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即时结报”,“随时查询”。强化城乡居民生活保障。认真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低保对象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年内改扩建1所农村敬老院,确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10%以上;建立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实行自然灾害救济救助公众责任保险,落实军烈属、伤残病退伍军人、革命“五老”人员等优抚政策,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关注残疾人生活。强化农村风险保障。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村住房、森林火灾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广水稻种植保险,积极探索开展重点特色农产品和适度规模经营保险,逐步建立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强化群众住房保障。加快推进城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廉租房80套、限价商品房40套,竣工经济适用房72套;继续实施农村“造福工程”,搬迁边远山区、低洼点等居民500人,抓好省造福工程示范点王桥新村建设。
加强社会事业。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实施城镇中小学教师农村学校任(支)教服务期制度,积极建设优质高中,突出发展职业教育,统筹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推进“农村中小学合格校”和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宿舍建设工程,新建农村学校学生宿舍9幢、学生食堂2座。开展县一中省一级达标校和县城关中学省级达标校建设工作,完成第二实小迁建,启动县职业中学实训中心和县实验小学迁建工程,基本完成民办瀚臣中学建设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成县医院门诊楼建设,实施瀚仙、雪峰卫生院门诊楼和夏阳卫生院病房楼改扩建,规范建设15个村卫生所,力争开工建设县妇幼保健所综合楼。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贡献奖励制度,落实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健全人口计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深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确保计生政策符合率达94%以上。年内完成县计生服务站扩建。繁荣城乡文化事业。继续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涉台文物保护,力争2个文物单位列入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山遗址晋升为国保单位,启动南山遗址公园建设;开展县体育馆建设前期工作;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做好“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做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前期工作,新增一批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市级以上文明村镇6个、文明社区2个、文明单位39个、文明学校6个。广泛宣传、学习柴裕财同志等身边道德模范,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移风易俗,年内完成县级殡仪馆、县级公墓建设。
落实惠民实事。教育方面,继续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行城乡低保家庭高中学生助学金制度;在中等职业学校继续落实学生助学金制度的同时,实行涉农专业学生及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减免学费制度;实施农村寄宿制学生免费营养早餐工程。医疗卫生方面,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实施城市医生下农村和乡村医生培训项目;推进社区医生进家庭;继续开展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文化体育方面,建立“三下乡”长效机制;持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建设群众体育健身工程。社会保障方面,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改扩建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继续实施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标准。强农惠农方面,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继续实施“造福工程”;继续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工程;实施农村路网拓展工程;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村计生协会会长、妇代会主任、团支部书记发放津贴,并提高村主干补贴补助标准。食品卫生方面,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促进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明溪”建设,继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警务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三项建设,建立健全城乡“1+N”警务模式,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打击“六合彩”等赌博行为;做好妇女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强化网吧和麻将馆管理。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落实“五五”普法年度任务,依法按时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行村务决策听证制度,探索在外出人口较多的村建立“户代表会议”制度。强化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做好森林防火、动物防疫、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工作。健全落实社会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加强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工作,促进民族宗教、档案、方志等工作全面进步,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好字当头”、“勇于争先”、“干字为本”作为政府工作的座右铭,和全县人民一道,干出作风,干出成效。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着力在制度建设、公共财政管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服务及信息公开、行政监督、行政责任等方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听证、公示等制度,不断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以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围绕政府工作决策前的调研、论证和决策后的协调、落实,创新政府工作推进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和完善重大基础性建设项目、工业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土地收储、国有资产运营等工作的推进运作办法。
努力建设服务政府。加快实施服务带动,以建设最佳发展软环境为目标,以“明溪发展我荣光,发展明溪我尽力”为主题,开展创建政府服务品牌活动,健全和完善“四办四不让”长效机制,在政府机关形成关心发展、扶持发展、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坚持为群众服务、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正确处理好抓发展与保稳定的关系、依法行政与提高效率的关系、抓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推进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事业的关系。努力创新服务手段,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和扩大网上审批,进一步拓展政府网站的服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使“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成为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
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健全监督机制。坚持把外部监督和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结合起来,加强监察与审计工作,坚持原则,严格执法,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防止滥用权力,真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完善行政问责和绩效评估制度,促进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更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履行法定职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坚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深化政务公开的重点。规范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加大对“人、财、物、事”四权公开力度,加大对权力运行的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公开力度,加大对较易产生不正之风、滋生腐败事项的公开力度。建立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切实保证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从严治政,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努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政风。
各位代表,发展才有发言权,落实才能真发展。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为明溪的加快崛起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