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 先行先试 奋力开创镇级市试点建设新局面 ——在中共安海镇 第十一届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6月6日 一 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镇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历届镇党委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立足安海实际,凝聚社会合力,把握新常态,用好新机遇,推动新发展。我镇2014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2015年列全国科学发展百强镇第28位、居福建首位,连续三届荣膺“全国文明镇”,获评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五年来,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围绕稳增长防风险,深化“三比一看”和“帮企业、促项目、谋思路、抓落实”活动。201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24.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7.96亿元,财政总收入18.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00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89.3%、80.8%、88.5%、62.4%,基本实现预期目标。食品、纸业、机械等成为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创新转型亮点频现,恒安入选港股百强;兴业科技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皮革企业;福源获评国家工商总局“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晋工机械成为部队物资供应商;盛达机器获评“泉州十大最具创新力科技小巨人”,成功挂牌新三板。省装备基地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完成投资20亿元。品牌工业城首期征地980亩。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示范基地16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枚、绿色食品证书21枚,总数居全市首位。 五年来,城镇建设全面提速。立足泉州南翼新城、晋西辅城核心区定位,推进城镇更新拓展,镇区建成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全面推进海东鸿塔片区旧城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6亿元,2400多户群众幸福回巢。恒安旧生活区改造成为高端城市综合体,捷龙盛世、宝辉花园、海景湾、恒隆国际等项目顺利建成或推进。安平桥景区基本竣工,全力冲刺4A创建。世纪大道南拓、快速通道东连接线、南环路拓改等实现通车,系列市政道路项目打通城镇脉络。桥山路完成征迁。镇区主干道电力缆化10.48公里,城镇“蜘蛛网”问题逐步解决。从总规、控规、村庄规划、专项规划四个层次着手,实施规划修编。针对城镇瓶颈和人文优势,启动道路交通、雨污管网、历史文化街区三个专项规划,主动对接中心市区和周边市镇,为未来建设定基调、留空间。成立镇区管理处,率先推行联动管理、综合执法,集中整治九个重点领域,扭转多头管理、工作碎片化状态。投入5000多万元整治城乡环境。持续实施“支农五大工程”,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新建村级景观200个,改造公厕66座,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候选)村7个。出台房屋建设与用地管理工作方案,支持3500宗危房改造。 五年来,民生事业持续进步。坚持把公共财政更多向生态、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倾斜。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新农合、新农保分别达10.19万人、4.48万人。56户家庭通过“四帮四扶”脱贫解困。人口政策落实到位,计生“五大工程”扎实推进。镇村为民兴办实事568件。镇级慈善协会募集善款逾2亿元,安海乡贤捐赠公益居全市首位。完成植树造林2500亩,荣获省“绿色乡镇”称号,通过国家级生态镇考核验收。率先推行“河长制”,对镇域9条流域实施8个系列专项整治。建立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完成可慕集控区废水深度治理工程,石材加工企业、畜禽养殖场全面退出转型,重点、敏感区域环境安全明显改观。截污工程全面推进,投入7000多万元兴建坝头溪、侯厝溪、可慕溪等重点水利设施。出台文化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八个一”布局,启动“安海题材”创作项目,办好端午文化节。文体中心被中宣部等授予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央视品牌栏目《走遍中国》、《国宝档案》、《乡土》“三进安海”,《古镇书香》、《安海追想曲》、《守艺安平》等出版。龙山寺由市佛教协会接管,对外交流卓有成效。制订教育资源整合提升三年行动方案,高分通过“教育强市”省级督导评估验收。镇级财政投入超6000万元、社会捐赠逾2亿元支持教育发展,“学在安海”深入人心,吸引4.2万名非安海籍学生入学。筹建教育发展基金会。养正中学新校区迁建进展顺利,“种胜教育基金”发挥重要导向效应。完成安海中心小学迁建,新办2所公办幼儿园,完成12所校园改造、18幢教学楼改扩建。养正、安海中学代表队分获央视“谜语大会”金、银奖。安海职校创建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中学“大片区”合作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小学“小片区一校制”管理模式成效明显。 五年来,社会治理创新提升。“镇级小城市”试点前期工作得到省委编办肯定。在全省率先建立融合应急指挥、便民服务、社会调解“三个中心”的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强化视频监控全覆盖、网格化管理、村级巡逻队复合型能力建设、村级警务室等基础支撑。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开展“六打六治”专项行动,组建9支村级志愿消防队,获评省级安全社区。加强信访工作联动,妥善处理信访热点和遗留问题,办理来信来访1289件,调处劳动争议2508起。 五年来,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实施绩效考评,推动比学赶超。注重人文关怀,组织星级干部职工评选。抓住2015年村级换届时机,围绕“今后三年怎么干”开展头脑风暴,41个村(社区)主干通过晋江经济报郑重做出本届承诺,筹划推出158个项目。扎实推进“领头雁”、“奋蹄马”工程,延伸提升“168”工作机制,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可慕成立全市首个村级“党员互助基金会”。实现非公党建全覆盖,实施“二带十”党建片区工作机制。率先建立镇级人才驿站,推出11项惠企举措。探索“同业党建联盟”建设,镇聘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管理办法在全市推广。在全省率先成立镇级商会党委、纪委、党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彻八项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健全“三资”监管制度,规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安海致力发展、奋力攻坚、爬坡过坎、砥砺前行的五年。今日安海,发展架构全面拉开,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这一切,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安海人的鼎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安海镇第十届委员会,向长期关心、支持安海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外来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安海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 一是 “镇级小城市”试点改革创新力度不大; 二是 产业转型升级不快,平台建设成效不明显; 三是 城镇功能不强,管理仍然粗放,城建投融资难题未能突破; 四是 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市政、教育、医疗等宜居要素、引才基础急需加强; 五是 生态修复、环境整治任重道远; 六是 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推动发展的主体作用不够突出; 七是 党员干部队伍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亟待提升,责任担当、专业素养和攻坚能力还须增强。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努力突破突围。 二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今后五年,是安海全面推进“镇级小城市”试点建设,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聚焦聚力、先行先试,改革突破、创新突围,奋力开创“镇级小城市”试点建设新局面,闯出安海制胜未来的路子,为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多做贡献! 今后五年主要发展目标:力争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2.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城镇建设品质提升,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在全国、全省前列。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工作要把握好“四个突出”: ——突出统揽统筹。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统筹工作、协调各方的作用,既“跳出安海看安海”,更“站在未来谋发展”,立足实际,前瞻思考,系统规划,协调推进安海事业发展。 ——突出聚焦聚力。围绕把文化亮点做亮,把教育强项做强,把公共服务做足,把城镇功能、生态环境和社会治理的短板补长,整合资源,精准发力,锲而不舍,务求实效。 ——突出先行先试。强化推进“镇级小城市”试点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抢抓海丝先行区、新型城镇化等机遇,主动对接,创新机制,构建平台,激发活力,争取领先一步。 ——突出基层基础。抓基层党建,建设素质较高、战斗力较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抓基础工作,坚持“一届为一届打基础,一年为一年添后劲”,多做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使“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追求和“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成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 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 推动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是安海的看家宝,是骄阳产业,必须呵护扶持、固本培元。要引导企业加快产品、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五个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超常规扶持龙头企业、先驱型企业、专精特企业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和中小企业联盟合力效应,促进分工协作,实现各方共赢。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引导集聚发展。以省级装备制造基地、品牌工业城为载体,实施精准招商,主攻大企强企,重抓高端高新,力促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把装备基地打造成为高端特色产业园区,品牌工业城发展成为高端总部经济区和食品特色园区。策划营销安海区域品牌,使之与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相得益彰、互为助力。增进政企互动,发挥安海商会和各同业公会、行业协会桥梁纽带功能,强化企业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有效帮助企业破解生产经营和要素需求难题。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依托金沙城、三里街、上悦城等平台,引导多元业态发展,推动更多商圈繁荣。稳妥推进“优二进三”,全面融入“互联网+”,实施电商跃升、物流业提升、专业市场培育等行动计划,打造众创空间。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加快发展工业、乡村、生态、文化等特色旅游。 (二)全力推进品质建设,拓展镇级城市新平台 高起点规划。坚持规划引领,促进全域规划统筹、“多规合一”统筹、控制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统筹、地上地下统筹。主动融入泉厦漳城市联盟和泉州环湾同城大局,拉开城市空间框架,实现既融合集聚又开放拓展的功能布局。 高品质建设。贯彻以点带面、片区更新思路,以海东鸿塔片区和安平桥景区建设带动中心镇区繁荣;以装备基地、养中新校区建设带动镇西片区提升;以桥山路、大深路改造项目贯通市镇路网,带动镇北、镇东片区发展。推行“窄路密网”,完善交通路网体系。筹划公共自行车项目。以水电、通讯、环保等为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配套。 高效能管理。成立市政管理服务中心,完善联动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加快推行精细化管理。建设“智慧安海”,加强社区管理、物业管理,提升市政物联网管理水平。 (三)全力推进绿色发展,争创生态文明新优势 深化生态保护。强化“任何人不得为环境污染说情”的社会共识,落实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保持对小制革、小石材等行业高压态势,铁腕整治环保违法行为。推进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建设,突出重点环节、敏感区域监管,实施集控区管理提升计划,抓紧解决可慕区域皮革业历年废弃物累积、严重威胁环境安全问题。 提升区域环境。健全“河长制”,增进齐抓共管合力,全面实施源头治理、全流域治理和责任治理。加强海漂垃圾清理管控,开展安海湾周边环境整治。建设“海绵城市”,逐步构建涵盖山海河林、空气土壤的综合保护、治理体系。 共建绿色家园。持之以恒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发挥利益导向,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加快农村污水收集系统及配套管网建设。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引导村(社区)、企业、群众创建“微田园”,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系统规划绿化造林,提高镇域森林覆盖率。 (四)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实现幸福指数新提升 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各级支农惠农政策,出台推动村级发展若干措施,支持村级多形式、多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培育“美丽乡村”和特色示范村,发挥标杆带动效应。提升计生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做好老干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双拥、老区建设等工作。 夯实民生保障。完善社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深化“四帮四扶”,拓展社会救助,增强兜底功能。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危旧房屋改造。 优化公共服务。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培养名师名校长,让专家引领、名师集聚成为教育强镇新常态。筹建公共卫生发展基金。推动安海医院、安海卫生院与高端医疗资源对接。建立医患纠纷联动调解处置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网络,鼓励乡村卫生所引进全科医师坐诊。 创新社会治理。建好应急指挥中心,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创建全市治安最好的镇。建好便民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响应群众呼声,解决热难点问题,提高生活便捷度。建好社会调解中心,针对多元化诉求,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网络。统筹加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力度。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五)全力推进文化繁荣,焕发古镇名城新气象 拓展文明创建。深化“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晋江精神和安海人文传统。发展体育事业,推进全民健身。整合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资源,发展志愿服务。培育安海精神,引导各界认真思考“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安海,我们要为安海发展做什么”,汇聚爱安海、建家园的强大正能量。 统筹文化发展。集中力量实施“123458”工程,即坚持“深耕人文安海,涵养实力安海”这一理念,打好“海丝、海峡”两张牌,办好端午、中秋、元宵三个传统节庆,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旅游休闲集镇和4A级安平桥景区,重点保护、挖掘、弘扬龙山寺、安平桥、朱子、郑成功和安平商人等“五个文化”,落实“八个一”工作布局,着力解决统筹不够、规划缺失、产业短板、合力不强、体制不顺、投入不足等问题,打响“安平古镇,海丝名城”品牌,建设高品质人文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安平桥—三里街—龙山寺精品旅游走廊,拓展对台对外交流。扶持文化社团发展,创作安海题材,讲好安海故事,经营安海小吃,发展安海文创,用心培育、打造大文化业态。 三 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改革突破,创新突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管党治党意识,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 (一)深化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思想解放。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坚持在一线学习,向先进地区学习,为当好安海发展操盘手提供素质保障。 (二)深化组织建设。优化入口、畅通出口,构建党员队伍链条管理机制。健全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领头雁”、“奋蹄马”工程。加强新型社区、安置社区党建工作,提升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建水平。开展“党员先锋队”创建活动,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阻”攻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深化作风建设。加强党员党性和道德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立足抓早抓小,推动“四种形态”运用具体化常态化。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持续抓好“四风”问题整治。弘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精神,强化“以推诿避事为耻,以负责担当为荣”的氛围导向。 (四)深化合力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发挥人大、政府、政协联络组作用。坚持用发展凝聚人,用目标激励人,最大限度地团结、激发和释放“安海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使命当前,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聚焦聚力,先行先试,为开创“镇级小城市”试点建设新局面、实现安海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