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G& u7 b! i, V, E" ^
1 H5 T5 Y* \$ _7 M8 t0 t7 t
2014中央遴选第二题(30分,建议50分钟)
. z; @6 M2 l% [2 k8 V" `- o/ m: {* s
% S( b! m7 }2 q4 F5 Y 材料1:
6 t" b, Z9 D& y% [: y, V" p4 L: z) V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 S5 l; _& @# E- N# a4 h' o# S; H
* Y4 u. G( A( g x0 S( e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创新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惠及人民群众、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的重大措施,又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开放、引导有效需求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事、政社分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要放开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凡社会能办好的,尽可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有效解决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有关会议明确,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一是各地要在准确把握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并试点推广。二是政府可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程序,竞争择优,确定承接主体,并严禁转包。三是严格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管理,在既有预算中统筹安排,以事定费,规范透明,强化审计,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到刀刃上。四是建立严格的监督评价机制,全面公开购买服务的信息,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评审机制,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五是对购买服务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对承接主体实行优胜劣汰,使群众享受到丰富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1 _- g* U) }* Z6 f9 D3 U2 y- o
9 I: s( D* a: Y7 p. I! T5 [4 I
材料2:
$ x8 p% G6 J) Y2 O& ]- E
# w$ y: L: p) G2 ^6 o A市购买环卫服务时出现的情况: 9 {9 e: U. {3 V
( H+ _6 z& N I! R6 ?6 h4 P3 { 材料二:(材料主要来源:《公共服务合同的选择困境及其治理——基于广州市环卫服务合同承包的实践观察》,但是考试的材料只有一个部分提到合同问题。)
! _0 `% q7 E- s8 F! p% q* h9 P3 i# b! L( T; `
1.广州市环卫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始于1995年,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过去由政府大包大揽的作业模式基本上被以企业生产服务,政府与居民负责监督的新的运作模式取代。经过地方政府多年的市场培育,广州市环卫市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环卫服务作业市场属于无形市场,其商品交换主要是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的形式进行。在这个市场中,环卫服务经营企业(卖方)利用自己的物资、技术、设备及劳动,通过向居民、单位、政府(买方)提供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生活垃圾、粪便、医疗垃圾和建筑渣土的收集、运输、处理、利用以及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服务内容,满足城市经济建设和居民的生活需要,完成商品(环卫服务)交换。
3 Q, Y0 w3 |2 y- ^2 [3 y: I8 d- u8 P3 }# c _6 P
2.长期以来,环卫服务都是采取政府直接生产的方式,环卫服务机构大多是事业编制,经费依靠财政拨付,市场中的环卫企业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良莠不齐。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环卫服务市场的发育水平,环卫企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低质量、低标准、低水平”的三低发展阶段。这种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的行业整体状况导致政府在确立环卫服务的市场准入方面无法抬高门槛,很多时候几乎不设置任何障碍,只是为了能够有足够数量的环卫企业应标。由此大小企业都可以自由进入这一市场,结果就是在竞争中一些规模大、实力强、信誉好的大企业往往由于报价的原因被规模小、信誉差的小企业取代。而这本非政府部门的初衷,而是在整体行业水平低下、承包费用偏低的状况下不得已的选择。与此同时,行业的普遍低水平也制约了政府对企业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从广州市整体的环卫企业经营状况看,不论是环卫作业的机槭化水平,还是垃圾处理和污染防治的技术含量,还是环卫工人消化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以及环卫企业的规划化经营能力和科学管理方法都无法全面达到政府的需求。这也就使得政府难以执行对于不选标企业的惩戒措施。在事后的行动中,小企业不断发生道德风险,令地方政府欲“罢”不能。最后,就是环卫企业的区域性特征也制约了政府选择。如在广州市比较有影响的,运作比较成功的市环卫机械设备厂不仅承包了DS区市容环卫局环卫运辖车队,而且还取得了两个区环卫运输车队和两个区部分机械清扫作业的承包经营权,年产值达几千万元,堪称是国内环卫企业的领头羊。但是“领头羊”充其量也就这么大的规模,而且它们仅仅承担各自区域的环卫作业任务,实力不强,市场开拓能力弱。 . j3 |& L# ~" R6 W
& K( H( [- R; a0 N- x 3.由于“创卫”、“创文”(“创卫”指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创文”指争创国家文明城市)以及亚运保障等各种政治性要求而带来的各种突击性检查任务使得保洁检查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不论白天、黑夜,上级想来检查就下来检查。而为了配合市、区布置的临时性、阶段性任务(会检、突击整治、重大活动等),各个街道办的干部经常处于高度动员的状态。根据调研情况反映,合同订立的保洁标准一般主马路是16小时保洁,城中村、内街巷里面是8小时保洁。而遇到“创卫”“创文”检查,主马路则要求24小时保洁,城中村、内街巷也必须16小时以上保洁。为了迎接上级数量繁多、频频要求的各种检在评比,承包企业在环卫作业中对投入的时间、人员以及经费等常常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企业往往就合同文本之外额外增加的生产成本向政府要求追加费用。街道办的同志无奈地告诉我们:“对于街道来讲,这种创文创卫创什么的工作是经常性的,我们多少天没有休过周末了,每天晚上工作到10点半。有能力的单位给点加班费,但是也是象征性的;没这个能力的单位连加班费都没有。我们共产党员就无所谓,但公司不同,超出合同范围的每一分钟都跟你算账。这里面有后续经费的问题。作为公司来说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 T4 C8 |% C+ {9 [( }0 s/ Y
% Q7 t4 Y, S$ e2 L 4.还有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问题就在于承包的周期。如我们所调研的JK街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更换了3家承包公司。对于承包企业来说,希望尽量延长承包周期,收回前期投入的购买环卫服务配套设施的成本;但对于政府而言,却希望缩短承包周期,以防范企业签约后的投机行为。如采用与保洁公司一年一签的JH街就如是谈到:“街道并不是对公司很有信心。一年一年订的话,对我们来说可以主动一点,如果不好的话一年以后到期就可以自动解除合约。但是也有一个弊病。对于公司来说他只有一年合同,投入就受到限制,如果按照三年期投入,一年解除合约那公司就亏损了。而一年期跟三年期的投入是不一样,质量肯定也是不同的。所以长期合同和短期合同各有利弊。公司希望合同周期订长一点,但是街道又担忧一旦签了合同以后,公司总是唯利是图。”而与之对应的是,环卫服务的企业就对这种一年一签的合同承包形式叫苦不迭。某环卫企业的相关人员就如是指出:“对于公司来说,希望承包周期起码有三年我们才有钱赚。要不然我第一年都是投入,第二年才能平衡,第三年才有盈余。你现在就一年时间,你说我是投入好还是不投入好啊?那样你服务质量不高也不能怪我啊!”实践观察,政府选择短期合同面临的问题更多,服务质量更差。
1 K1 L. B# @# y0 D# q8 k
& A$ C# ]1 n$ T2 w 5、街道主任说:他们缺钱,检查任务重。投标时也不能知道企业到底什么样。专家说,缺钱和企业差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很大原因在于管理水平差,不能只从财力和环卫服务企业身上着问题,应从政府职能角度找问题。
. b! _4 |$ s3 x+ b5 y8 ^3 B! n2 Z- V, u3 j0 |
问题: ' F, G% k7 }* b! c8 P+ B' k$ i
' _5 u" q b7 u7 D7 s 1、请总结A市购买环卫服务所面临的的困境。(250字,10分)
* A8 V. L+ t6 y- I# N8 K! |/ k2 M. \' @. B: O
2、请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案例反映出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450字,20分) : P/ e k) Z6 t" k5 P# v6 k, |# N
9 `; H6 ~+ i. b. v& `+ W . d4 d- Z; D/ B/ Y5 u- t/ f0 N( a4 C* `
# y, _' }6 G9 T2 j- h- T- b3 S完整答案请加QQ群遴选路透社542644674
" ~0 Y) ]6 s _5 c2 j8 S
( j2 Y2 H'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