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机关事务] 什么是党性?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6-3-18 09: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19417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下称《决定》)。这是建党以来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份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以增强党性为主题的文件,在党的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回顾历史就可以看到,中央选择在建党二十周年之际发出增强党性的文件,既有复杂的历史因素,也有紧迫的现实考虑,更是对建党二十年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
  但“党性”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进入中央政治局的决议,成为此后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却有着复杂的背景。

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要求增强党性
  为什么中央恰恰在这个时候而不是在更早比如在遵义会议的时候提出党性的问题?为什么党在此前只是一般地讲党性而在这个时候如此突出地、特殊地强调增强党性,把“党性”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写入中央的决议?这的确是非同寻常的,当时不少党员干部对此有疑问。为此,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秘书长任弼时于1942年7月14日到中央党校做长篇报告,具体而详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任弼时谈到了三点原因。
  党员队伍迅速壮大,新党员思想复杂党性薄弱,迫切需要进行党性教育。抗日战争前,中00员只有四五万人,但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员队伍迅速扩大,到了1940年代初,就达到了八十万人,其中七十五万都是新党员。党员队伍的迅速膨胀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如此大规模的
新党员大都是在统一战线环境下入党的,没有经受过革命战争和艰苦环境的严格考验,阶级成分、思想观念和入党动机复杂,党的观念不强,思想不统一,导致党的组织不巩固。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也指出,新党员新干部中的相当一部分党性薄弱,不服从组织的分配,不愿意担负艰苦的工作,把个人利益放在党的利益之上,他因此呼吁必须加强对新党员新干部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
  党在中国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任务迫切要求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集中统一。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党逐渐走出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困难局面。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军队和根据地都不断发展壮大,从地区性的主要在陕北的党成为了全国性的党,共产党已经不是长征之前的弱小的可有可无的共产党了,而是成为中国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政治力量,中央的判断是“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年的革命锻炼,已经成为全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的决定的因素”。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国民党是不是继续抗战就必须考虑到共产党的力量。也因此,日本、国民党中的反共顽固分子都企图瓦解分裂共产党和军队。国民党一方面想和共产党合作,但另一方面又想削弱共产党的力量,采取多种办法收买、拉拢、分裂八路军、新四军,制造党和军队的对立。在这样严峻复杂的局面下,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抗战,就必须严明纪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这就迫切要求党员干部增强党性锻炼,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全党团结一致才有战斗力。
  党和军队中出现的个人主义、独立主义、分散主义等违反党性的倾向是危险的,不立即纠正就有失败的危险。有三种因素威胁着党和军队的思想和行动上的集中统一。一是共产党所处的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使得各个阶层、各个阶级的不同的思想意识影响到党和党员思想上的统一;二是中国农村广大,农民众多,党员的出身主要是农民和小知识分子,产业工人极少,自由散漫的无组织无纪律思想、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和习惯严重影响到组织上的统一;三是抗日战争以后党和军队所处的长期的分散的游击战争环境,很多根据地远离中央,各自为政,容易滋生分离主义对抗中央的倾向。
  上述原因造成了在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中存在着严重的违反党性的倾向。中央担心,如果这些现象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就会破坏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可能发展到小组织活动和派别斗争,一直到公开反党,使党和革命受到极大损害,不能应付革命过程中长期残酷复杂的斗争,不能担负伟大的历史任务。而有这些倾向的个人如不改正,也会身败名裂。中央认为,“尽管这些倾向还不是普遍的不可终日的危险,但在某些个别部分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危险”。
  可以说,中央在这时候出台增强党性的文件,强调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增强全党和领导干部的党性,及时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倾向,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强化党中央的权威,使党成为团结巩固的整体,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增强党性决定对于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建设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关键时期,而皖南事变则是国共关系从合作走向破裂最终走向全面对抗的转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制定并且通过《决定》对于党的独立、巩固和发展壮大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任弼时在写于1941年10月的《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中就指出,“在今天的环境中,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党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是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的”。
  这一文件发出以后,成为延安整风期间党员干部的重要学习文件之一,对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起到了教育作用,对于加强组织纪律性,自觉改造错误思想倾向,统一思想认识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更加统一更加巩固。如任弼时所说,这一文件发布之后,党比以前更加进步了。
  增强党性决定还是延安整风的开端,对于延安整风的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1942年4月在中央学习组讲话高度评价了党性决定,他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全党范围的、中央领导的对整个干部进行内部教育还很少,从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开始,我们才全体地从上而下地注意了这个问题,这个意义非常之大,是有全国意义的。
  从党的建设史来看,增强党性决定的制定和发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第一次从中央的高度和权威正式明确了党性的概念、内涵和进行党性修养的标准,明确了哪些是应该改正的违反党性的倾向,明确了纠正违反党性倾向进行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办法,成为此后全党进行党性教育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南。也因此,党性的概念开始更加广泛地进入了党的建设领域,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也成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作者:刘智峰 来源:学习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