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参加选调工作以来一年有余,从起初对乡镇部门的一无所知到如今的熟能生巧;从随科室负责人跟班做事到主动带领部门随时“应战”;从前期着手单一业务到后期的几项事务多管齐下,在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学思并举,感触颇多。 4 B3 G2 a2 o4 b- |" H" D& l
+ |- V4 k/ H( o
一、工作感悟及心得
5 m' a7 x, g, G; [' ~. H2 \6 k8 _
& T0 _* k$ W! z% j) D1.准确定位,及时融入。
% `% W6 e2 E' P. V$ E- Y* p2 U/ d
- r K9 M9 A+ t6 |: h基层工作大部分内容都是杂而乱,而轮岗不断的换部门又是一件屡见不鲜的事。因此在基层工作时间一长难免会出现腻烦心态,尤其在一件业务做熟后又被安排另一件事或甚至是被调往另一个部门。在面对新环境,承担新压力下,工作上往往会因不适应而形成得过且过的心态。认为把手头工作完成便万事大吉,而不去做长远打算。如果仅仅如此既容易倦怠,更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面对环境的改变我们需要端正心态,抓准角色定位,找准突破口,及时想办法通过交流学习熟悉新环境。要学会沟通与反馈,主动参与到工作中来,针对事务有自己的想法,而非囿于一角,如闲人喝闷酒自斟自酌般只忙手头事;要做到“无师自通”,学会“不在其位,试谋其政”,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尝试着去完成事务的谋划。真正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灵活中成长。 8 V3 _+ }7 y' ` K5 F
5 A4 ?, L) e# D7 q5 }" x) p2.精益求精,狠抓细节。 @9 u, M& k4 ]) G( D
" P) Q" Y& E5 u/ Z
在机关单位学习工作应当做到扎实、严谨、细致。刚工作的年轻人过多的将目光放在处理事务的能力上,而忽略了责任的担当。能力是前提、细致是方法、责任是保障,有能无责终究要出问题。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在党政、综治、团委等部门处理过不少问题,细细想来,很多事情是“于大处并无大碍,于小处可圈可点”,事后总能从各种材料中找出形形色色的不足,而这些瑕疵却又不影响整体效果的表达。因此,这种方法日积月累形成习惯,为以后的错误买下伏笔。所以,如果说抓大头是“硬实力”那么处理细枝末节等问题则是“软实力”,软实力表面看起来无足轻重,实质反映出一个人平日累积的修养与底蕴,只有双实力同时具备才能滋生“巧实力”,才能真正全面具备做事的能力。因此,在平时工作当中要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努力做到即知即改;要狠抓细节处理,查漏补缺,针对瑕疵逐个完善;要力求总体完美,反复推敲,注重成果保质保量。
& J5 f+ X0 g7 K! c' M8 I
2 u; z0 V9 a5 M, G3.日新月异,吐故纳新 3 M* y+ l" d7 u
- a6 P" D- K$ y. [. t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综治部门工作一年多时间深刻感受到了变通思路和桥换方法的重要性,思路不变则会秉性难改,方法不换则会僵硬木讷。遇事若还是借鉴老经验、老方法,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往往事半功倍。综治和团委部门的工作多是要组织活动及随时迎接检查验收。一项工作往往会在首次开展时取得最好的效果,而在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检查验收时内容与之前基本雷同,或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法会严重影响最后检查的质量,甚至会让工作者的热情减退。因此,平时工作时要常想一二,在下一次做同样的工作时不必做到全面创新,但求在保留主体内容不变的同时,在原来的结果上增添亮点,以达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要在内容上做到“增减”,增添新的内容,删减原有陈冗内容;在方法上要做到“扬弃”,摒弃坏方法,完善好方法,采纳新方法。而要做到工作上的不断创新则需要从内外两方面着手:一是自己平时要多思考捕捉灵感,要做总结记录亮点。二是要勤于与其他不同单位同岗位的人多交流,虚心请教,博取百家之长,让日常工作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 k* g8 @' F" H
) Z4 G3 m- j [" j二、工作困惑及问题
' C; A9 u7 |/ `2 E/ r/ T6 s" v
( s" C0 L; h3 L" P8 I工作一年半以来,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困惑,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选调生培养的路径是怎样的。目前大部门选调生刚入职时便被安排在基层锻炼,下一步将会如何对选调生实行调动或考核?选调生如有意向在其他部门发展是否需要继续考试?二是选调生的培养时间是如何规划的。选调生在基层锻炼多久上级部门会着手对选调生进行考核从而实行调动程序?选调生是否有在某个部门任职的硬性规定时间?
1 e% C8 `! ?1 s" s6 z3 [" V
% T4 V$ T# S# e; @1 z0 K6 I/ ^% w- ?* j8 S z+ s2 u
2 e' H9 Y; C! P; o$ N: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