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安同志2月10日在部机关班干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提纲挈领、寓意深远、发人深省、催人奋进。“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实事求是、公道正派、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良好形象”、“抓好学习、增强素质,推动工作落实”三个专题为我们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取得进步,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以此为启发,着眼干部队伍建设长远发展,重点分析了当前年轻干部一些显性特点,对当前年轻干部身上容易出现的几个倾向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供大家交流讨论。 一、极端个人主义抬头 个人主义是西方资本社会制度下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极端个人主义表现为利己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式。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容易出现大年轻干部身上。 常见表现:在工作中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工作随性,时时处处事事图表现、显个性,过多强调个人利益。 突出表现:在职务提升、个人名利问题上“盯着干、等着干、比着干”。“盯着干”就是盯着位臵干,有的是职务有盼头工作有劲头,反之职务到了头,就觉得再干没奔头;有的是一看到有个“位臵”,就觉得该是自己的,如果没有得到这个“位臵”,就埋怨领导不公。“等着干”就是消极等调职,熬年头、混日子,安心不尽心,在职不尽责。“比着干”就是在职务上盲目攀比,比高不比低,比快不比慢。在利益关系上过分计较个人得失,有利的事就干,无利的事不干;得到表扬沾沾自喜,听到批评乱喊乱叫,甚至争功诿过,追名逐利。 极端个人主义抬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主观因素,也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党性修养不够、党性观念淡漠,大局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化,道德精神滑坡、政策纪律松弛,个人本位意识重,享乐名利思想浓。 客观原因。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实;物质生活质量追求过高;机关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实效性不强。 要帮助年轻干部预防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我认为应该从思想观念和整改措施两方面内外兼顾、双管齐下。 一是加强学习、增强党性意识,强化大局观念。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提高自身政治理论基础,提高认识问题、辨别是非、区分荣辱的能力,认真回顾建党90年来我党的艰难奋斗历程和在党的带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摆正个人与组织的位臵,认清个人的成才与组织的培养、组织提供的成长条件,组织创造的成才环境密不可分。离开组织、离开党和人民这个集体,个人的能力难以得到发挥和展现。 二是正确对待名利,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要自觉用党的宗旨校正个人追求,正确对待名利。关键要做到淡泊、大气和奉献。淡泊,就是凡事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切不可看得太重。比如,职务的提升,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既有个人的德才表现,又有编制、年龄、结构、文化等因素。所以,不能把是否提职作为干工作的唯一动力。大气,就是识大体,顾大局,眼界宽广,胸怀宽阔。要真正看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组织的需要才是第一追求,人民群众的呼声才是第一信号;真正看到,机关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处室、每个同志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都要站到全局角度来思考问题,以个体的优秀达到整体的高效;真正看到,每个同志身上都有长处,都值得他人学习借鉴。奉献,就是要发扬我们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经受住得与失、苦与乐、进与退、走与留等问题的考验。 三是加强教育、转变思路、创新方式。机关和处室要充分利用党团学习日、政治教育活动,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利用网络、内刊等信息平台,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自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同时,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紧密结合当代年轻干部的思想实际,转变工作思路,顺应发展需求,创新工作方式,制定确定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帮助年轻干部走出思想误区。真正达到“要让愿干事、真干事的人多起来,会干事、干成事的人红起来。”实效,让年轻干部在阳光下奔跑,展现青春活力和创造力。 二、工作中的浮躁心理 “浮躁”指轻浮,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心理已经影响到了个别年轻干部的工作和成长进度。 常见表现: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心态急躁,盲目攀比,总想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做事冲动;对前途失去信心。 通过了解,造成“浮躁”的原因也可分为内外两个原因: 一是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社会的不断进度,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强,对人的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物别是在当前这个信息特别发达的网络年代,人的知识面、信息量、视野每天都在更新,对人的思维和判断力也在不停着影响着,随时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于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二是个人主观因素。学习不经常、认识不深刻、信心不足是浮躁产生的深层次因素。个人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气死人”。通过攀比,加上认识不深刻,知识不够用,信心不足,对社会生存环境就感觉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就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思想上的“轻浮”就很快表现了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我想用毛主席的教导—“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要有务实精神。“浮躁”的原意就是轻浮,就是一种不实的思想。而实事求是的意思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工作务实,才能把漂浮的心重新拉回现实,拉回地面。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认真完成好每一个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前进。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大格局。产生浮躁心态的直接原因就是盲目攀比。攀比不是错,但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攀比就可怕,就是错误的。作为国家公务员、人民的公仆,我们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的,这是我党的宗旨,也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所以,一名合格的国家干部,就是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大格局,在为人民服务中攀比,攀比谁的贡献大,谁的成绩突出。在这种比较中人获得自我认识,实现自我价值。 三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戒娇戒躁。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想做出的决定决策明智,就要敢于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脚踏实地,有容乃大,遇事多思考,多接受同事的意见建议,多角度的审视自己,让别人帮助自己“认识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及时纠正盲目轻率、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戒娇戒躁,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三、挫折承受力不强 : s3 ?; Z) \6 e0 X
3 p a2 v/ c, F7 a2 w# b# a;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