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勤能补拙。一个勤字解决一切问题。分享一个关于秘书的小笑话
老刘轻手轻脚走进镇里新领导的办公室,满脸微笑着,站在领导面前。
/ F, H. P% s% _7 e7 E" u% R6 `2 y# Y
* i8 B1 j5 J* y/ h% i/ T; U& B领导示意他坐,他笑着说,我就站着。 ; C; b. G7 m" E/ ~4 E
* e5 b. w+ L( z( l0 V
新领导说,我刚来,请你写第一个材料,我看了有很多问题,我才修改了,你看看。 2 Q) [) z& T$ [ F8 X
: A; p2 J) G m S; m3 j
老刘点点头,连声说好。 # J2 h+ Y- r4 ~6 \& \4 E
( [. q& r8 W" o新领导说,这个材料很重要,你修改好了,再拿来给我审。 $ B5 ~0 x: @8 g" C% `% n
1 X9 ?( `! ~9 t$ A0 i! h
老刘又点头,退着出了领导的门。 * Q6 J1 `7 o' g- p M# S* t+ g) s2 e4 V
# k* z! M1 d: C3 V$ w: |- U9 O0 N
老刘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着领导修改了的地方,会心地笑了。
/ i2 \/ \1 j# n9 R) D
3 \+ B! O7 {2 ~+ k2 n* G3 `当初,老刘从基层抽借上来,在办公室为领导写材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记得第一次给领导写材料的时候,他格外认真,连标点符号也再三掂量,生怕出错。可是,他把写好的材料交给领导时,领导看了一篇,没有在上面修改一个字,只是对他说了一句,你重新写一个吧,这个不行!
9 n5 N1 k( ]; [# N+ T/ e" E- p! M
% d Z$ }, p, z老刘当时心里琢磨,我已经尽心尽力了,怎么没有写好呢?难道是领导的水平高了,我的能力不够,或者不般配?他把那个材料送给办公室的同事看,同事看了,说材料很好啊,层次分明,观点鲜明。不过同事提醒他,你还是把材料留点缺点吧,不然领导怎么好从中找出问题哩。
- Z, D7 m3 _8 B: o U) r
( H" ?- f: |; S" V q/ @2 `老刘一想,有道理,马上又把材料进行调整,里面故意还错了几个字。当他再送给领导的时候,领导又仔细看了一遍,在上面划了一些,做了一些修改。但这次领导的脸上有了笑容,对他说,你照我修改的搞好。
+ h- F {8 {- M. A4 N) l4 m/ N! N: a6 A
此后,老刘为领导写的材料,第一次送给领导看后,都被领导大刀阔斧修改得体无完肤。领导有时对他说,文章的技巧就是修改的技巧,老刘点头称是。不到一年时间,领导就把老刘留下了,解决了正式编制,后来还提拔当上了办公室副主任。
1 r; N# S7 j: {/ F' }4 [# {% s7 |4 W
这次单位换了新领导,新领导的第一个材料交给他后,他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还是在材料里面留下很多问题,让领导去挑毛病,结果领导当真就挑出来了。 2 u3 \* v$ |1 _1 Z. {& P
$ j% k- X. F7 U. Q1 N# i2 A
老刘把新领导返回的材料进行修改后,再送过去,新领导没有说什么。 3 C2 K" P* m( B, T' M' l
/ e" X& T; v# o. E; Q% g, P又一次,新领导说要到上面汇报工作,交待老刘再为他准备一个汇报材料,同时叮嘱他,要他仔细一点。 " q' n3 N$ a, W- d
6 A6 \' D+ a) x& B9 m4 Q老刘一听表态,一定认真去写。
9 e+ O* ^9 G' A7 I* u! M
! j+ _) y9 n6 o+ k5 b老刘在一定的时间内,就把一个近万字的汇报材料写好了,交给了新领导。
1 d A% i J$ X8 ~* ]; L+ z: {. G* h7 _
到了第二天,新领导又派人把老刘叫到办公室里,他见新领导的脸色有些不高兴。果然,新领导对他说,老刘同志,真是没想到,听说你在办公室是笔杆子,怎么这个材料写得和上次的一样,不仅错字多,而且报告冗长,我改不下去,你拿回去重新写吧! * r! l+ E9 c+ V# q, f6 f
4 y. S7 w8 Q1 B& C; z- E7 j2 c老刘回到办公室,见新领导一个字也没有修改,他一下子没有方向了,不知道如何下笔。他多年来故意把字写错,还有把内容颠三倒四,已养成习惯了。
# E, d. [, B! i" w f$ ]+ D+ o; q4 v8 S' E# F+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