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增长极共筑崛起梦
向着更高层次跨越发展奋力迈进
(2016年2月16日)
刚才,大会进行了表彰,几位同志作了典型发言。在此,我谨代表县“四大家”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新春诚挚的问候!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我们要在高度自信中昂首走进跨越发展崭新征程
“十二五”时期是我们艰难起步并站稳脚跟的重要历史时期。五年来,我们坚持“随县精神”不动摇,坚持“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三大战略”不动摇,坚持“三个随县”建设目标不动摇,攻坚克难,众志成城,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为“十三五”顺利开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六个积极转变”:
一是县域实力呈现出向经济强县推进的积极转变。“十二五”期间,全县各项经济指标保持高位运行,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外贸出口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9倍、33倍、32倍、3倍、2倍、61倍、22倍,县域经济排名在全省大幅跃升30位的基础上,2014年在二类县(市、区)再进2位。2015年,县域经济克服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逆势上扬,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265%、119%、182%、126%,完成外贸出口466亿美元。
二是产业发展呈现出向多点支撑推进的积极转变。坚持项目引领,“十二五”期间共争取省级对口帮扶项目1880个、资金765亿余元,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67个、资金26532亿元。狠抓产业经济,农业地位更加稳固,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入选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基础显著增强,形成七大工业产业板块,农产品深加工、石材建材产业分别突破百亿元大关向200亿元产业集群迈进,电网建设成效显著,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逐年提升;全域旅游不断增效,形成“一主两翼”发展格局,成功建成国家4A级景区4家,创建“湖北旅游强县”。2015年,全县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61家、流转土地31万亩,供销社获评国家级“金扁担”奖,工业产值占比居绝对高位,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随县香菇节,三次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三是城乡建设呈现出向三轮驱动推进的积极转变。坚持新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三轮驱动”。生态园林县城基本成型,投入2亿余元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名镇名村和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宜居村庄,“绿满随县”、“洁美家园”、“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吸聚和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全县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以上。2015年,编制完成县城河东商业区8平方公里区域控详规、《随县“十三五”配电网规划》、12个“美丽乡村”试点规划,新增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宜居村庄,实现“村村通客车”目标,启动随南地区“百里画廊”建设,新型城镇化向纵深推进。
四是社会治理呈现出向长治久安推进的积极转变。“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棚户区改造、城乡路网建设、电网升级、引水工程等大批民生工程逐年实施,卫生计生、文化、教育、民政、扶贫、科技、环保、安全等工作稳步推进,平安创建深入开展,信访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2015年,圆满完成按标施保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贫困村光伏扶贫全覆盖,获评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
五是改革攻坚呈现出向精准聚焦推进的积极转变。深化经济领域改革,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在全国交流,土地登记确权和土地托管试点经验分别在全省推广。深化社会领域改革,访诉分离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等取得重大进展,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深化行政领域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420项减至225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实施。
六是党的建设呈现出向严管严治推进的积极转变。系列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入脑入心,作风建设久久为功。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和创新,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全国首创“互联网+”便民服务综合平台,基层民主建设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和“一案双查”,始终保持预防和严惩不廉洁的高压态势,形成了从严治党的强大气场。
一路走来,我们真切感到,创业没有平坦路,成功总在风雨后。成功没有终点,奋斗才是永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以百倍的努力,奋力促推随县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发展。
二、置身新的历史方位审视未来,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在运筹帷幄中精心描绘跨越发展美好画卷
“十三五”是随县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关键的历史节点,我们更要冷静分析,沉着应对。
纵观大势,现实性机遇叠加,随县大有可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不断发力,新的增长动力不断涌现;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深入推进,正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是我老秘网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机遇;随州坚持实施“圣地车都”战略,致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我老秘网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效的关键机遇;我老秘网县被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系列国家级、省级战略,是我老秘网县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这些都为我们谋求更高层次跨越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注入了强劲动力。
分析现状,基础性优势扎实,随县理应有为。经过几年奋斗,我老秘网县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形成,发展条件越来越好,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形成了众多基础性优势。如大批打基础、管长远、带动性强的项目相继建成,资源和产业优势正在扩大,特别是我老秘网县炎帝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电力保障强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出口在省、市名列前茅,可以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发挥比较优势。这些都为我们谋求更高层次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现实可能。
面对重任,内源性动力充足,随县必有作为。建县以来,我们把后发当成优势,把白手起家当成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图画,筚路蓝缕,艰辛求索,积累了大部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党建创新等众多成功经验,更可贵的是我们形成并长期坚持了“随县精神”,锻造了一支善谋肯干有活力的干部队伍,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发展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些都为我们谋求更高层次跨越发展提供了动力之源,增强了发展底气。
回首过去,我们有理由自豪,但绝不能自满;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自信,但绝不能自大。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制约随县跨越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存在三大结构性矛盾制约。
一是产业发展结构性矛盾制约。三次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快,工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占比不优、承载能力不强。
二是财政收支结构性矛盾制约。税源结构不优、渠道有限,可支配财政收入少,但建设发展资金缺口大,民生领域增支任务重,偿债高峰来临,投入需求大与财政实力弱的矛盾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存在。
三是改革攻坚结构性矛盾制约。改革到了啃“硬骨头”阶段,阻碍改革进程的藩篱不少,还没真正进入用改革的手段解决问题、用改革的成果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综合判断,在未来五年里,随县面临的挑战将更严峻,机遇也更宝贵,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机遇,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燃烧激情,砥砺奋进,让随县成为随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大别山区域竞争中走在前列,率先实现跨越崛起的梦想。
一是要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增强动力。打造鄂西北自主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成果转化高地,到“十三五”末,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有效促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增效。
二是要在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中增进协调。新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5年努力,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辐射带动全县小城镇和新农村一体化建设。
三是要在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中追求永续。坚持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齐抓、约束和激励两端发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不断提高。
四是要在实施开放引领战略中扩大空间。紧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打造内陆县开放发展新高地。
五是要在实施民生福祉改善战略中促进共享。坚持“民生决定目的”理念,念好“衣食住行医教保业”八字经,打赢扶贫攻坚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三、投身新的历史实践聚焦今年,开局至关重要,我们要在强劲突破中迅速掀起跨越发展蓬勃热潮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总要求,积极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保持健康较快增长之势,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形成协调并进发展之势,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催生特色亮点纷呈之势,培育打造更多在全省有亮点、全市有位置的特色品牌,着力提升随县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一是把握转型升级大趋势,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更大突破。聚焦转型升级,努力建立更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要向创新引领要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培育增强发展新动力。二要向项目建设要后劲。千方百计从上级争项目,向市场招项目,力争全年中央、省级到位资金同比增长8%以上,招商引资过亿元项目22个。不断调整完善项目服务保障和建设推进机制,力争项目开工率100%。三要向产业发展要成效。做精现代农业。依托“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势,充分发挥农业“接二连三”功能,促进农业与旅游、工业等深度融合,加粗、拉长产业链条,力争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两百亿元。做强新型工业。加快建设县开发区和镇场特色工业园区,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效壮大七大工业板块实力,提升全县新型工业综合竞争力。做优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全域旅游,编制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镇(村)及景区建设规划,推动重点景区景点、景观廊道和配套设施同步建设,不断叫响旅游品牌。搭乘“互联网+”快车,加速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科技和社区服务业,积极培育文化娱乐产业,大力支持其它服务业,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在全县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做大外贸出口。实施外贸孵化成长工程,大力培育外贸企业,以食用菌、茶叶、服装纺织等为重点,加快外贸出口专业基地建设,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提升外贸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