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刘伟在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o^) 发表于 2015-12-25 14: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刘伟在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201l年5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总结近年来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研究分析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对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出动员部署。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对我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孙守刚部长、郭兆信副省长出席这次会议,贾万志副省长还要讲重要意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两天来,大家先后到寿光、临淄、桓台、莱城、新泰、蒙阴等地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临沂市、莱芜市、蒙阴县等10个市、县作了典型发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介绍了做法和打算,还有24个单位作了书面发言。这些充分反映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各地各部门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大家普遍感到有所启发、有所借鉴、深受鼓舞、信心大增。
为做好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省委、省政府将印发《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全省各地、省直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农民群众的期盼
省委、省政府之所以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主要基于这样几点考虑: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目标,强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让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省委、省政府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姜异康书记在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和省文明委全委会上,对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确保“十二五”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姜大明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现场会。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电视会议等会议上,对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搞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抓好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作出了具体部署。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二是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这些年来,全省各级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迈出新步伐,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新农村建设规划基本完成,以路水电气房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0年以来全省累计投资170多亿元,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整理开发土地1194万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1064个,返补农村资金171.4亿元;全省村村通油路达到99%,通客车达到99.8%,自来水普及率91.2%,有线电视普及率94%,户用沼气发展到236.8万户,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660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6%,新农保试点覆盖36%的县、1065万人。特别是2009年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以来,两年整体改造村庄12160个,建设新型农村社区7574个,集中建设农村住房230万套、改造危房40万套,拉动投资2961亿元,1000多万农民已经或即将告别旧村舍,住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的新农房,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人地矛盾、人水矛盾、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有的地方水、大气、土壤的污染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山体、林地。河道。渠塘、湿地、水系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地方村容村貌基本没人抓没人管,“脏。乱、差”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三是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提高生活品质的期盼越来越热切,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城乡发展的日益融合,随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随着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视野的不断开阔,广大农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的追求更高。他们不仅盼小康、盼富裕,更盼住得舒适、环境优美。生活便利,过上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应当始终作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农民群众的新期待、满足农民群众的新要求,让农民群众满意应当始终是检验我们“三农”工作的根本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四是兄弟省市在加强新农村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创造了许多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省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去年又将这项工作提升为“美丽乡村”行动,八年来,各级财政和社会各方投入的资金达到1000亿元以上。广西自治区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开展城乡风貌改造行动、福建省从2006年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明确整治内容和验收标准,已累计通过省级验收合格乡镇759个、行政村10048个,分别占全省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81%和69%,至今年底将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和80%的行政村。还有不少省份如江苏、广东、四川、江西、重庆等也都把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省份既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也有中西部地区的,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上工作力度大、资金投入大、覆盖面大,成效明显。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向一流水平看齐,奋起直追,奋力赶超。
这些年来,我们省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索、创新出通过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型社区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式,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实践证明,我省采取的这些有益探索、这些举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省农村实际情况,符合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再创山东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优势、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就是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和工作要求、继续强化已有的政策措施,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使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从山东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力度,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产业生态高效,就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达,低耗、低排的乡村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环境优美宜居,就是规划科学合理,地域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饮用水安全,空气质量达标,垃圾污水有效处理,社区和村容村貌整洁,服务设施齐全,节能节水节地技术和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农村山青水秀、绿树成荫、天蓝气清、鸟语花香。生活文明健康,就是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生活习惯文明现代,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大幅提高,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力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全省农村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真正使山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让农业更发达更有竞争力。让农村更生态更文明、让农民更宽裕更幸福的目标。
二、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好几个重点问题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工作中,要全面准确把握好、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搞好与已有工作部署的衔接配合,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1.村庄规划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关于这项工作,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现场会议、电视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一要努力做到规划的全覆盖。我省有8万个村庄(包括城中村),目前已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占77%,2万多个村庄还没有规划,即使有规划,有的也比较简单。要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对已有的村庄和社区规划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提升;对还没有规划的,要尽快编制,使规划覆盖到每个村。要区分不惭情况,做到宜合则合、宜分则分,宜楼则楼,宜房则房。要加强对农民新建住房的规划审批和指导,要符合,总体规划,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要在住房设计上为农民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多提供一些经济实惠、结实耐用,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美观大方、风格各异的房屋设计方案,供农民群众参考。要加大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在农房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帮助农民把好设计关、质量关、施工关,努力建设“百年住宅”。二要解决规划标准低的问题。特别是小城镇和农村社区,要高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人口增减。产业发展、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生产需要,对路、水、电、讯及垃圾污水处理。供气供暖、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对公共服务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对防洪、抗震、消防等方面的内容都应当在规划中作出明确安排。实践证明,现在规划标准搞得高一点,功能齐全一些,就会最大程度地避免将来的损失;规划上凑付,建设上就更凑付,将来改造代价会更大。当然,规划要求一步到位,建设可以分步实施,但对哪些必须一步到位,哪些可以分步实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对于那些一时办不到的,应当预留下建设空间。要注意搞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生态修复建设规划的衔接,增强村庄和社区规划的可操作性。三要充分体现乡村特色、地域特色。要注意保持和体现好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传统风貌的特点,体现好齐鲁文化、山东民居的特色,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山东的乡村,让人一到农村就有天地开阔。心旷神恰、亲近自然的感觉。对那些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一定要做好保护的工作,决不能一拆了之、一伐了之、一新了之,让我们几千年、几百年的历史,让古老的文明得到传承,这才是真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2.农村经济发展要走生态高效的路子。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群众始终摆在首位,经济上有实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持久动力;另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的代价换取“金山银山”。因而,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走产业生态化、产品高端化的路于。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强化农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推广,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从农产品生产环境的生态化入手,从生产环节抓起,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添加剂等的使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下大气力治理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企业等的带动作用,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农业要走生态发展的路子,乡村工业也要坚持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搞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转向农村。要把发展生态经济与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村的加工业、民营企业走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的路子,拉长产业链条,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农村经济的生态化、特色化。这方面,蒙阴县立足山区实际,打造绿富美的生态家园,发展生态经济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实践证明,生态就是生产力,生态就是竞争力。只要把握好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3.要下大气力抓好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整洁应该说是生态文明乡村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看一个村是不是生态文明的最基本的东西,但这也是我省农村工作中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各级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花了大本钱,先后开展了农村清洁家园建设。“三清四改四通五化”、省域边界整治、水系生态建设、“一池三改”、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成效非常明显。按照这些要求抓好、抓落实,保持村容村貌整洁。营造一个干干净净的生活环境,应当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为什么现在有些村庄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呢?这里面原因很复杂、我们要认真做些分析。实事求是他讲,乡村环境整治,突击搞一下容易,长期保持下去非常不易,关键是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方面,我们在处理乡村垃圾方面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主要是建立了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这样的制度。下一步,要进一步破解财政持续投入难题,破解农民群众形成高度自觉的难题,破解变废为宝、增加比较效益的难题,尽快实现“一县一场”,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可行的运行机制,这个问题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涉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几清几改几通几化这样的任务,都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的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制约性问题,逐一认真分析解决,结合我们这两年抓的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建设、水系生态保护等工作,建立综合施治的长效机制。要从推行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入手,从环境面貌最差的村庄抓起,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进一步解决好诸如清垃圾、控污水。搞绿化、治流域等难题,力争全省村容村貌尽快有一个明显变化。
4.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周到方便的生产生活服务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必备条件。这方面,一是抓扫尾。就是扫村村通的“尾巴”。我们现在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都达到了90%以上,甚至是99%以上,但普遍都留着个“尾”。这个尾巴一般来说越到最后,越是硬骨头;越是偏远的地方,越是最需要尽快解决的地方。要最大限度地把收尾工作做好,努力实现全通全达。二是抓升级。就是村村通的标准要提高。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村庄基本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有的市提出将村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提升为“户户通”。这些都是升级,都是在过去工作基础上标准的提高。水平的提高。要逐步实现城乡供水的网络化。一体化,进一步提高水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还要因地制宜、逐步创造条件实现通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天然气、通煤气,没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沼气。发展沼气对发展绿色经济、净化环境、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畜牧养殖方式的转变,要多搞一些大中型沼气工程,解决好技术和设备问题,努力实现集中供气。三是抓管理。这几年农村基础设施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后续管理跟不上,导致应有的效用发挥不出来,使用质量降低、寿命缩短。比如,公路建起来有个养护问题,养护不养护效果截然不同。有的地方费了好大劲修起来,不长时间就跑烂了,既有建设的标准问题。质量问题,也有养护不到位的问题。所以,这通那通,通了以后管理跟不上很快就不通,这个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下决心解决好。四是抓延伸。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推动各类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新建社区要统筹规划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坚持与农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必须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同步规划配套建设有关管网和设施;有条件的农村也要同步建设集中供热供气设施,搞好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大院和超市、农资供销。理发室、浴室等生产生活服务和文体娱乐设施的配套建设。当然,乡镇、城中村、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基础条件比较好,在标准的掌握上可以高一些、配得齐全一些,其他村要尽力实现必备设施的配套。通过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更舒适、便利。要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农业、农村、农民使用的先进适用技术、设备、设施,破解诸如品种改进改良、垃圾污水处理。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材料使用、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难题,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5.要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培育新型农民紧密结合起来。生态文明更多的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素质,如果没有这些内在素质的提升,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会有,有也不会持久,已有的成果也很难巩固和保持。没有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就会落空。环境塑造人,良好的环境促进入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环境的改善。因此,我们要一手抓环境整治、抓各种设施和服务的完善、抓宜居家园建设,一手抓人的素质提高、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这方面,省委宣传部开展的文明乡村行动就很好,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要靠文化知识引导人,通过多种措施,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既要教文化、教科学知识、教专业技术,也要讲道德、讲文明、讲礼仪、讲健康生活方式和卫生丁惯、讲人与自然的和谐。要靠典型示范引导人,通过树立一些文明卫生示范户、示范村,结合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推广农村文明生活方式,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村容村貌整治,实行“门前三包”等,做好对农民群众的引导工作。对示范户,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要靠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搞好“三下乡”、文明创建、卫生创建、法制宣传、移风易俗、弘扬传承民间文化等工作,让现代文明之风吹遍齐鲁乡间,让守法诚信、尊老爱幼。遵守公德、远离迷信、抵制邪教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靠乡规民约引导人,在乡规民约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对不生态、不文明的行为要有所制约,发挥好村民相互监督的作用。
三、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要加强领导、统筹推进、重在落实
一要加强领导、整合资源。这些年来我们省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涉农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各部门的工作规划、建设项目、资金投向各有侧重,资金总量不少,却难以形成整体效应。从浙江、福建、四川、广西等省的工作经验看,对涉农政策、资金和项目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发挥建设资金的整体效益,有利于引导和调动社会资金投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形成工作合力。为加强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领导,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省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联席会议,省有关部门参加,承担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各计其功”的原则,对涉农的政策、资金、项目进行整合,集中进行投入,集中连片建设。这项工作,省委农工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要认真研究,拿出具体办法。各市、县也要参照省里的做法,对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政策、资金和项目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涉农资金的效应。
二要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我省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自然环境、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各不相同,对照生态文明乡村的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发展水平较高,基本达到生态文明乡村要求的,重点是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健全长效机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第二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可以有明显变化的,重点是找准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尽快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第三类,条件较差、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重点是加强扶持。启动内力,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根据2025年基本建成生态省的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力争2015年全省有相当数量的乡村达到生态文明标准,其中农村社区。历史文化名村要全部达到生态文明标准;  2020年所有乡镇驻地村和半数左右的中心村要达到生态文明标准,其他村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要有一定数量。2025年,全省农村基本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其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在五年内基本完成,目前有4.7万个行政村尚未进行综合整治,今年先行整治7000个村,从明年开始到2015年,每年整治:万个。省委农工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生态文明乡村的建设标准,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基础有好有差、起点有高有低、速度有快有慢,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各地要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和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努力做到年年有变化,有进步、有提高。
三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的实现途径,创造性地做好工作。从各地的实践看,有几种方式可以借鉴:一是生态保护带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兴办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二是产业发展带动。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培植特色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依靠集体力量兴办社会事业,强化公共服务,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三是农村社区建设带动。以城中村、城边村、乡镇驻地村、大企业周边村、经济强村。矿区搬迁村和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范围内的村庄为重点,以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为抓手,促进农民居住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中心社区。今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定不移地完成新建农房80万户、改造危房20万套的任务,确保全面完成3年新建农房300万户的工作任务。所有设区的市要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有条件的县(市)也要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全省66个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内的村庄,要全部启动农房建设。已经实施整村改造建设的村庄,要善始善终,防止出现“半拉于”工程。四是连片整治带动。在沿路、沿河、沿海,以及旅游景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周边,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串点成线,连线咸片,整体推进。五是文明创建带动。以各种形式的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精神文明促进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六是帮扶共建带动。通过与强村强企、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共同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希望各地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开动脑筋,努力创新,突出特色,选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建设之路。
四要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实际效果。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认真听取农民群众意见,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建什么、怎么建、建在哪、怎么管都要充分发扬民主。集中民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划、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省、市、县、乡、村都要逐级公示,实行阳光操作,让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认真做好农民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把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投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自觉行动,变“要我于”为“我要于”。要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象工程,不作表面文章,坚决杜绝强拆强建,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切实用好农村一事一议的政策,在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办事,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讲清道理,让农民群众用好筹资筹劳,建设自己的家园。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这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原则,全省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把握好、落实好。
五要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考核监督。市、县要加强宏观指导,制定总体规划,明确建设重点,搞好统筹协调,科学安排进度,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顺利进行;乡镇要广泛宣传发动,具体指导帮扶,精心组织实施;村一级要认真制定具体方案,组织群众抓好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要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力口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积极构建“五位一体”农村社区党建新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要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投融资等各项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注入动力和活力。要充分发挥工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支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建立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监督考核机制,研究制定可行的考核奖励办法,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推进慢。成效不明显的,要进行通报批评。要加强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资金的监管和审计,加强对有关工程项目和设备质量的监管,对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责任。特别是对涉及农房集中建设改造的项目,要全部纳入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质量和安全。省、市、县都要确定一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示范村,每年对生态文明乡村进行一次集中验收,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要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认真做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功在当代、利在长远,广大农民群众寄予厚望,热切期盼。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作为,科学务实,认真做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谢谢大家。

标签:生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2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