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区村”社区建设的调研 随着我老秘网市城市扩张和明水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园区村建设成为政府必须考虑和予以解决的的问题,按照城市化思路建设农村新社区,让失地农民居住楼房、管理社区化,逐步实现村改居、农民变市民,是园区村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科学、扎实、稳妥地推进园区村社区建设,是我老秘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此,我们对部分园区村作了初步调研。 一、园区村现状 1、建设新型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已较为完善。经过开发区几年来的快速建设,园区内道路交通、水、电、暖、气等各项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备,园区村可以就近直接得到开发区新城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建设新型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群众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为园区村向社区发展提供了行为条件。从调查的东鹅、西鹅、南凤、北凤、刘台、徘徊、太平7个园区村情况看,各村耕地已被开发区征完,群众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他们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就从业情况来看,7个村人口4580人,从业人员2284人,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832,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69人,群众完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向着城镇居民逐步转变,这种转变无形中助推了园区村“村”改“居”实现社区建设的进程。 3、园区村旧有的管理体制有待创新。随着开发区的建设推进,园区村土地被全部征完,村民失去耕地使得村级干部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已经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发生了质变,传统的管理体制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社区化管理成为发展的必然。 4、村民住房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对其中一园区村的细致调查,该村201户、600多人口,自2005年以来村民要求划新宅基地的有32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16%,但根据开发区的规划要求,不允许为村民划出新的宅基地供村民建房,若在原有宅基地上拆旧建新,建楼房受限制,群众住房空间得不到拓展。多数婚龄青年都有要求建新房的强烈要求,但在村内又没有可供他们建新房的宅基地,部分家庭住房问题确实紧张,如何解决和满足村民住房问题的要求,成为目前园区村的突出问题之一。对该村作进一步的调查,我们了解到,该村村庄占地350多亩,如果进行旧村改造全部建成楼供群众居住,规划建设超过300户的楼区仅占地40亩,不仅可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拓展居住空间,还可以置换出近300亩的土地,如果全部园区村都走这样的路子,置换出的土地是相当可观的,在当前,土地政策趋紧的形势下了,可以通过园区村改善,置换出更多的工业用地,以打破土瓶颈,使开发区发展全面推进。 5、群众从业多元化,当前收入水平已相对较高。调查7个村,从业人员2284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1832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69人,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都在7500元以上。 从以上几个现状看,加快园区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条件已趋于成熟。 二、园区村社区建设是城市化、工业化加快推进的必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园区村的资源、区位、政策等各方面优势会更加明显。园区村通过旧村改造、整体搬迁等形式,由农村转变成新型社区,这种新型社区呈现出以利益密切相关的失地农民为主体,以非农产业为基础,以居住楼房化、管理社区化的主要特点。农民进入社区转变为社区居民,就业渠道变得多样化,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社区管理逐步与城市接轨。新型社区建设在改变农民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现代文明素质等方面都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园区村在加快社区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有:一是以城市扩张和园区建设为契机,对村庄实施开发和改造,按照城市建设统一规划,完成村改居,农民直接转变为居民;二是政府主导,地方政府以加快园区村、城中村住宅小区建设作为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通过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逐步推进园区村的改建,实现失地农民楼房化居住、社区化管理,像我老秘网市的眼明堂居、双山居。 园区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一是社区组织建设,这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等;二是深化社区服务,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要;三是发展社区经济,改善社区环境;四是繁荣社区文化。 三、园区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1、体制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仍然存在,园区村新社区居民处在“亦农亦居,非农非居”的特殊状态,他们多数在失去土地的条件下进入社区,渴望社区为其提供接近或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保障与服务,但许多政策却是在城乡二元分割、优先考虑城市的原则上制定的,新社区居民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政策待遇。 2、资金不足。由于城市化综合功能的需要,社区建设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建设资金的匮乏是园区村社区建设中遇到的重要难题。 3、居民社区建设的参与度不高。现在的园村社区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因素越来越少,社区居民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会直接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要培育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凝聚力、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难度很大。从调查情况看,农民群众有着提高生活品质的强烈愿望,但主动参与性不强,多数人认为社区建设只是政府的事情。 4、就业问题。园区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富足劳动力日益增多,他们在从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过程中,由于文化素质、思想观念、从业技能等方面的因素,很难适应现代工业的用工要求。许多社区居民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有的就业岗位不稳定,多数是在一些低层次的建筑、物流、物业、餐饮等行业就业,加上没有各类社会保险,居民失业返贫现象会时有发生。另外,在村改居过程中,无业人员的增加,也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加大社区管理的压力。 四、对园区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规划先行,循序渐进。加快修编详细建设规划,搞好与城市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对接,逐步推进社区建设。根据调查的7个园区村情况,各村户数都相对较少,在140户到230户之间,各村人口也相对较少,在450至820人之间,考虑到社区建设涉及到许多配套政策、建设资金、社区管理、功能分工、发展布局及社区的容纳程度等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合村并点、节约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社区建设的一条有效路子。 2、尽快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职能。要提高规划水平,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合理配置公安、学校、医院、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努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投资机制,支持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社区服务建设。 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破解建设资金难题。资金是社区建设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农户的拆迁、还是集中居住点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采取财政出、贷款补及信托融等方式,可以吸纳社会资金,加快建设步伐。 4、逐步建立健全新社区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尽快研究制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社区低保等相关的配套政策,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保障体系。 5、多渠道消化、多元化安置,最大限度促进社区居民就业。在推进园区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及时研究制定社区居民就业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保证居民最大限度就业;加强就业培训,以各种形式让居民获得从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城镇公益性岗位适当向新社区居民倾斜;规划建设社区公共服务市场,优先优惠安排社区居民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