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加快发展商会经济调研组
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6月中旬,三明市加快发展商会经济调研组就加快发展我市商会经济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人员分别在市工商联(总商会)和市企业调查队召开了两场小型座谈会,先后深入市区6个民间商会及其部分会员企业和在建项目现场,较为全面地调查了解了我市商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向有关部门领导和部分商会会长、商会会员征询了意见建议。与此同时,还收集研究了温州等地商会经济发展动态及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商会经济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我市商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市组建民间商会起步较晚,首家民间商会——三明市南安商会于2002年8月成立,与浙江温州市1988年组建首批民间商会的时间对比,整整相差了14年。但自南安商会成立后,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又有三明市浙江(温州)商会、三明市长乐商会、三明市福清商会、三明市兴化商会、三明市江西商会、三明市闽东商会等6家民间商会先后宣告成立。目前,市区民间商会共有7家,会员总人数1476人,入会企业1158家,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162家。这些民间商会成立以后,紧紧围绕“团结——发展”这一主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在凝聚乡情、服务会员、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建章立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商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聘请同籍在职部门领导成立工作顾问组,聘请同籍离退休老同志负责办公室工作,并根据需要,设立项目部、维权部、对外联络部、财务部、法律咨询部等职能部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会长办公会议制度、理事会议制度、会员大会制度、办公室工作制度、会员登记制度、会员费制度、学习联谊制度等,使商会工作有章可循。南安商会在2004年11月还率先成立了第一个民间商会党支部,许多会员企业也在企业内部成立党、团、工会等组织。浙江(温州)商会在宁化,长乐、福清商会在永安分别组建了分会。温州商会加入了“世界温州人网”,编印《三明市浙江(温州)商会简介》和《浙江人在三明》大型画册,提高商会在外知名度。
2、凝聚乡情,帮助会员排忧解难。由于目前的7个商会都是以籍贯区分的地域性商会,同一商会的会员地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各商会都十分注意为会员搭建凝聚乡情的平台。通过定期举办会员碰头会、联谊会、会员大会和印制商会会员通讯录等形式,增进会员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信息交流。本着为会员服务的宗旨,以各种形式帮助会员排忧解难。福清商会建立“扶贫济困”专项基金,2004年共为96名困难会员提供救济;长乐商会去年在帮助会员解决子女就学、商场招租、纠纷调解、依法维权等方面办实事30余件;温州商会建立会长走访会员制度,商会领导不定期走访会员,倾听会员心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南安商会为会员开展汽车集中保险服务。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增进了商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招商引资,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6家民间商会投资项目和引进项目192项,项目总投资达31.7亿元,年内已实际完成投资21.1亿元(引进区外资金7.67亿元,引进境外资金1800万美元)。其中:温州商会项目29个,总投资4.3亿元;南安商会项目78个,总投资6.7亿元;福清商会项目26个,总投资6.67亿元;长乐商会项目26个,总投资4.3亿元;江西商会项目6个,总投资1.3亿元;兴化商会项目16个,总投资8.39亿元。各商会还各有侧重地开发建设了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南安商会投资5500万元建成水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温州商会投资5000万元建成服装批发城;江西商会则致力于建设钢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3亿元;福清商会建设粮酒批发市场;长乐商会建设五金电器城;兴化商会投资兴建的装饰材料城。这些市场的建设,为三明现代物流业、仓储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南安商会所属会员企业福建永榕电力集团,是我市首家注册资金超亿元的民营企业,该商会2004年有6个投资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会员企业还先后收购了8470厂、无线电一厂、三明锅炉厂、三标厂、宏业皮革有限公司等5家国有企业。
4、结对共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2004年5月,三明市南安商会、浙江(温州)商会、长乐商会、福清商会、兴化商会等5个民间商会分别与泰宁、明溪、宁化、建宁、清流等5个原中央苏区县建立结对共建关系。长乐商会向宁化县投资1.7亿元开发东方花园和其它市政项目;兴化商会与清流县合作投资1.8亿元开发氟产品系列开发项目;浙江(温州)商会在明溪投资520万元开展矿业项目;南安商会邀请澳门南安籍人士到泰宁签订了以1700万元收购大金湖宾馆的协议,动员了2家南安市企业搬迁泰宁,并积极促进南安与泰宁在经贸、劳务、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5、扶贫济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各商会在服务会员的同时,积极引导会员把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回报社会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以慷慨乐施的行动树立商会的良好形象。为弘扬长乐籍战士郑忠华的英雄事迹,长乐商会在会员中募集6.6万元在将乐县筹建郑忠华纪念馆;该商会还资助7名贫困学生,总资助金额15000元;商会的会员还资助将乐文体活动费2万元,资助市区摄影展2万元。浙江(温州)商会与明溪县妇联、团委签订协议,长期资助该县贫困生上学,首期资助51名贫困生学费共计15300元已如数到位,还捐赠泰宁南溪小学助学金1万余元、电脑1台。南安商会在东大小学建立“柯四立奖学金”,每学期奖励优秀学生每人700元,2004年还发动会员捐资8600元帮助三明一中毕业生黄志诚解决了上大学的费用。兴化商会的会员一次性为梅列区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
二、我市商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商会经济的认识不够到位。我市民间商会的出现和商会经济的发展,尚未引起社会公众的足够关注和关心,大多数群众对商会的性质、地位、作用及商会的工作活动情况缺乏了解,认识不到商会经济发展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有些部门对商会组织的民间性、经济性、自治性认识不足,有时把商会等同于机关单位,随意下达指令、摊派任务,频繁地通知开会和安排事务性工作,使商会应接不暇、不堪重负。有些商会会员对商会组织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商会就是“老乡会”,没有真正把商会作为团结创业的平台。
2、发展商会经济环境不够宽松。市企业调查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市发展软环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三乱一多”(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检查评比多)现象明显减少了,但个别执法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部门单位在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上还存在“中梗阻”现象,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商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目前我市7家商会所属会员企业虽然行业分布较广,但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屈指可数,一些较有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相对集中于房地产开发业、传统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与我市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经济关联度不高,企业产品品牌优势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现阶段我市商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弱。
4、商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各商会虽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有的制度在实际中未能很好执行,有些商会内设职能机构未能很好发挥作用。商会内部凝聚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够强,同一商会的会员之间平常沟通联系不多,商会与商会之间横向交流较少。
三、关于加快我市商会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商会组织和商会经济的认识。民间商会组织在我市还是新生事物,发展商会经济在我市还是一项新的实践。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新生事物需要全社会的认知和呵护。为此建议:一是把发展商会经济作为我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组织社科界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国内外商会组织的发展历史、研究先进地区商会经济的成功经验、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会经济的发展规律、研究发展商会经济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找准制约我市商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理论上加强对我市商会经济发展的指导。二是由市工商联(总商会)与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三明日报社等主要媒体协作,开辟“商会经济”专题节日(栏目),定期和不定期地宣传报道我市民间商会的活动情况,宣传商会和会员创业典型,介绍先进地区商会经济发展动态,曝光各种妨碍商会经济发展的行为,引导全社会提高对商会经济的认知,关心关注我市商会经济发展。三是引导各民间商会配合作好宣传舆论工作,通过举办活动、资料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商会在市内外的社会影响力。
2、整治优化投资软环境,充分激发我市商会经济发展活力。商会经济是民营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商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投资和发展环境。为此建议:一是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三明的实际,尽快制定我市的《实施意见》,从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政府对非公企业的监管等方面,为包括商会经济在内的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宽松透明、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二是切实解决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问题,在进一步加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的同时,应探索依托权威部门成立行政服务督查机构,对企业所反映的应予办理而久拖不办的事项,以“督办通知书”形式限时办结,必要时要动用组织人事纪律,严厉查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恶劣行为。三是实行重点企业重点保护政策,切实解决好市区有些重点企业常受侵扰的问题,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四是进一步改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的考评办法,转变“重外轻内”、“重新轻老”、“重大轻小”的现象。五是多做“花小钱、暖人心”的事,在民营业主子女上学、车辆过路费减免等方面,适当考虑优惠照顾。
3、突出招商引资这一重点,发挥我市现有商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独特作用。我市现有的7家民间商会,都是以籍贯区分的区域性商会,多数商会的籍贯在经济发达地区,商会会员与原籍工商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现有商会为平台,把商会籍贯地作为我市招商引资重点区域,切实加大“以商招商”力度,必将极大提高我市招商引资的成效。为此建议:一是加强市发计委、项目前期办等项目主管部门与本市各民间商会的沟通交流,加强本市商会与原籍地商会的沟通交流,畅通和拓展我市项目信息在经济发达地区及时发布的渠道。二是政府有关部门与商会联手,定期或不定期到商会会员原籍地举办项目发布会、项目招商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三是比照邻近地区标准,适当提高对商会和会员企业招商引资的奖励标准,调动商会及其会员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4、充分发挥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密切党委、政府与工商界的联系。民间商会是党委、政府沟通工商界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商会,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可以在工商界得以宣传和贯彻,党和政府可以及时了解民营经济的发展动态和意见呼声。为此建议:一是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与各商会会长定期座谈会制度,宣传党的政策,了解商会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商会组织和商会经济健康发展,共商地方经济发展大计。二是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定期到各商会现场办公制度,必要时深入有关会员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市领导挂点联系商会制度。四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要保证有适度比例的商会人士,支持商会会员参政议政,保障商会会员政治待遇。
5、引导和支持商会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商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商会是商会经济的组织依托。加强商会组织的自身建设是促进商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市工商联(总商会)的职能作用,加强民间商会建设的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本市和外地商会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各商会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内设职能机构的作用,积极为会员提供服务,努力把民间商会建成“政府信赖、发展需要、会员满意、社会认可”的民间社团组织。二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加强各商会在三明所辖县(市)的分支机构建设,形成市县两级共同推动商会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帮助商会树立形象,凡以商会名义与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工作,必须坚持从速从优。对商会建设项目、商会重大活动,应当予以特别支持。根据需要,适当放权支持商会承担起行业自律、规范竞争、协调关系、仲裁纠纷等职能,树立商会在会员中的权威,增强商会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商会自我发展能力。
6、从更高站位谋划我市商会经济发展,打响三明商会经济品牌。据市工商联的介绍,“商会经济”一词,是我市在2003年全市个私经济工作会上首次提出来的,是三明人的首创。从最近两年多我市商会经济发展情况看,商会经济发展对三明地方经济发展确实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为打响我市商会经济这一品牌,使之成为三明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促其在三明加快发展中发挥更为突出的积极作用,必须立足现有基础,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中谋划好我市商会经济发展大局。为此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力度组建和发展区域性商会,重点发挥好区域性商会的招商引资作用。二是重视抓好行业商会的组建。目前,我市冶金、机械、化工、纺织、林产加工等重点行业,各个行业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群体,并各自拥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整合资源、密切产业内部协作关系、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增强企业联手开拓市场的能力,完全有条件、也完全有必要组建同业商会。这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特色规模经济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市商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三是积极发展三明异地商会。改革开放后三明籍在外投资兴业的人员逐年增多,在福州、在上海、甚至于远在东欧都已拥有众多三明籍的创业者,他们中有许多人已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形成了可观的经济实力。成立三明市异地商会,有利于三明民资“回归”,有利于帮助三明人在外地携手创业,有利于扩大三明对外影响,有利于打响三明商会经济品牌,必须在全市商会经济发展中予以统筹考虑。
课题负责:冯明生
课题组成员:陈 锋 陈 真 林运裕
张登升 黄 俊
责任编辑:岩 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