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去标签化的笔杆子 文:ideal 近几天在着手起草部门“十三五”规划,阅读了大量的材料,进行了一些或深或浅的学习。感受颇多,其中一条即是再一次对写作这件事有了一些新鲜的认识。中午利用午休时间整理出来,与坛友们探讨。匆草行文,欢迎吐槽。
笔杆子
不知怎么统领全篇,于是故作姿态起了这么一个拗口的标题。什么是“去标签化”呢?先来说一说“标签化”。我个人理解,就是因为工作关系、职能关系、岗位关系等而贴在为文者身上的一种抽象符号,可能是被动,也可能是主动。比如,甲是搞综合材料的笔杆子,乙是搞宣传的笔杆子;还有的按职能部门分,A搞财政的笔杆子、B是税务的笔杆子、C是环保的,D是市委办的写作专家等等,这种符号的意义在于,你可能只是在某个部门某个领域比别人擅长一点,会一点专业知识而已。
* g: n/ Y$ h0 _
一般而言,这种标签化的符号在大多数时候会成为一张好名片。比如人们想起要写什么文章,第一时间就会反应:“这稿子要是给谁谁谁搞,马上就能完工,而且有质量保证”,是我们通常讲的业界“名气”。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也可能成为个人的掣肘。尤其是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潜意识里可能会自我暗示,我可能只是适合写这种文章,我可能只是在我们单位可以胜任这个岗位而已,等等。
# s0 A1 e* g( e7 t Y5 p$ {
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拿掉哪些你可能不太喜欢的“标签”,进一步去拓宽我们的文路、思路,尤其是进入文秘岗位时间不长的人如何去克服这种困难呢?我整理了三个方面的思路,与大家探讨: ( R( \- I' }: C# n! a! a
一、关于“套路”—要善依靠,千万不能依赖
3 U$ C1 c, R! I. }$ G, U0 J
文章种类繁多,但均有套路可循。很多写作大家在跟初学者分享经验时大多喜欢谈到“依葫芦画瓢”。的确,书法领域有“临摹”,市面上有字帖,都是讲的反复模仿,练习出真知,老秘网也组织过类似的仿写征文活动。不能否认,要想上道先要“给油”,范文、套路有一定好处。可问题在于,其弊端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想到要写什么文章,习惯性先找范文,或者直接“百度+复制粘贴”、或者直接在QQ交流群里喊上一嗓子:“跪求XXXX讲话、材料”等等,微博微信的兴起让人们开始反思碎片化、快餐化阅读带来的种种弊端,上诉现象也是如此,它实际是一种让“拿来主义”代替思考的过程。文章的灵魂在于思想,没有思考,就没有观点,没有观点就没有“文眼、文魂”,自然就不能称为好文章。所以,套路只是一个向导,仅此而已。
0 j8 _5 T5 G: F8 [( {) X) C6 F
二、关于“积淀”—要善学习,千万不能忽视
9 y1 Z! k! d+ n5 |& P2 N
学习、广泛涉猎这个命题也已经是老生常谈。人们常说,笔杆子的肚子是“杂货铺”,十分有道理。当然,这个要求的难度很大,与阅历关系密切。“杂货铺”是什么,就是要啥有啥。这种“积淀”的特点在于这种涉猎和获得没有任何的边界限制。你能说税务局的人读环保局的专业文章是一种“不务正业”吗?也许你暂时发现不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但是终究,它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辅助你去做一个判断、帮助你下一个决定、命一个绝妙的标题。“世界的奇妙在于它是未知的”,我想,“未知”也正是我们去广泛涉猎的理由。另外,关于积淀,必须要有“马上就办”的思维。怎么说?有一本书叫《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我们在讲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提议搞摘抄搞摘要搞简报。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可也有很多“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情况,导致摘抄摘要不能为我所用。记笔记超句子的时候只是写在本子上,陷入“当时不思考,以后不翻看,再后不运用,最后成废纸”的恶性循环,还有人喜欢把自己要学的文章从报纸上减下来收集成册,看起来很精致很美,但也只是“收到为止”,不再阅读,发挥不了作用。因此,“积淀”的重点在于必须马上学习,马上消化,日后运用,这样才能真正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
/ M: P; z/ ]3 w6 D$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