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王君正同志在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xvty 发表于 2015-9-21 21: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同志们:
  刚才,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表彰了一批“三万”活动工作突出单位和个人,请大家认真学习先进;鸿忠书记、国生省长和昌尔副书记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请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结合襄阳情况,在这里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求真务实,新一轮“三万”活动成效显著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一轮“三万”活动,坚持求真务实,周密部署,以务实管用的办法推动活动深化延展。全市共派出4560多名干部,组成1490个工作组,进驻2452个行政村,扎扎实实干了半年。新一轮“三万”活动,通过组织广大干群广泛参与,动员社会力量大力支持,强力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三万”活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接地气”,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查找工作不足,聚焦“四风”、听取群众意见;与群众一道开展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整治环境,增进了群众感情,让广大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万”活动带来的大实惠、新变化。特别是广大工作队员克服困难,深入基层,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效地融入到农村和农民之中,并利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军烈属、老党员、老干部、灾后困难户、农村“三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近12万人,送去慰问金和物资折款2000余万元,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收到了党群干群关系水乳交融的效果。
  (二)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全市各地把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作为新一轮“三万”活动的规定动作,作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络乡村社会治理“末梢神经”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网格、建网格员队伍、建网格化平台、建信息系统、建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采集、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治安防范和公共服务等工作有序推进,一些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得到有效处置,许多群众利益诉求得到解决,许多涉农矛盾纠纷得到化解,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大量特殊人群得到帮扶救助。全市划分了农村网格12786个,配备农村网格员和村信息员13614名,配备电脑3815台,光纤铺设、信息网络连通基本实现,市里已成功研发了襄阳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农村版”,延伸覆盖到全市各地。
  (三)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各级工作组紧紧围绕“加强农村基础、改善农村民生、服务三农发展”的主题,整合资金883亿元,因地制宜为群众兴办实事,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态环境,美化了村庄面貌,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品质和效果。大力推进“绿满襄阳”行动,掀起了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新高潮,植树造林1634万株;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组织群众挖沟清淤,疏浚渠道,打通渠系最后1公里,累计完成渠道清淤、疏挖、衬砌3600多公里,清淤扩挖堰塘2805口;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新配垃圾桶4万余个、新建垃圾池1.2万个、新配备垃圾处理车2280余辆,农村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四)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完善。结合创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城市,各级各部门以解决好“四风”问题为重点,创新群众工作内容,建立长效机制,帮助驻点村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入万户”活动成果,把深入群众、走访民情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全市农村推行了“巡访问事”制度,切实变群众不定期信访为干部定期下访,实现了群众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巩固“挖万塘”成果,建立完善小型水利设施建管长效机制,制定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奖代补”实施办法,调动了农民群众堰塘清淤整治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塘堰等小型水利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真正使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得起、用得好、长受益;巩固“洁万家”成果,全面开展“文明乡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依靠群众搞好垃圾收集清运,研究出台了《襄阳市城乡生活垃圾三年行动计划》和《襄阳市城乡生活垃圾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展现出有人清运、有钱处理、有办法保障的良好局面。
  二、再接再厉,进一步巩固扩大“惠万民”活动成果
  新一轮“三万”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农村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借助这次活动打下的基础,认真研究,再加措施,狠抓薄弱环节,进一步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巩固、深化和扩大“三万”活动成果。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增强对农村网格化管理的认识,把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作为深化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举措、促进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基础来抓。各地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4年底基本实现农村网格化管理全覆盖,2015年上半年巩固完善提高,下半年迎接检查验收”的目标任务,切实做到光纤网络到村、网格划分到位、平台上下连通、管理信息共享。要进一步发挥农村网格化平台的功能,强化综合运用。相关服务管理部门要主动依托、充分运用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推动工作力量下沉,收集信息,延伸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督办,推动部门依托网格化体系开展工作,形成职能部门普遍融入网格化、运用网格化、倚重网格化的局面。要强化服务群众工作。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村,切实打通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所有涉农服务管理部门近期都要列出本系统纳入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清单、下放到村(社区)办理的事项清单,凡符合政策、群众有需要、村里能办理的,都要下放到村里办。对一时难以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改善服务方式,优化办事流程,通过电子政务专网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乡镇、村,实行“村级受理、网上办理、全程代理”,切实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惠及群众。
  (二)进一步发挥农民群众在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离不开农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发扬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推动群众在农村社会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特别是要发挥经济合作组织、协会自治组织等民间自治组织的作用,大力组建由“三员三代表”(党员、政协委员、村务监督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为主体的综治工作队伍,形成以村干部为核心、网格员为纽带、志愿者为节点,广泛参与、群策群力的基层治理骨干网络。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推进网格化建设,需要整合各方力量进网格,提升网格化管理的活力和功能。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动员机关、企业、学校、部队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通过四轮“三万”活动,我们已经探索了一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教育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密切联系群众。要以解决好“四风”问题为重点,创新群众工作内容,多听民声、多解民难,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来开展工作;创新群众工作载体,认真研究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特点,坚持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地接触,变群众信访为干部下访;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三、立足全局,扎扎实实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对加快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全市“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全市上下思想统一,劲头十足,正在积极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从农业战线来看,“三农”战线的同志们正在为实现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能力“双提升”工程努力奋斗,全市“三农”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好势头,夏粮实现“十一连增”。我们要继续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为全市经济发展竞进提质、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要重点在五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着力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方党委、政府责无旁贷。襄阳作为粮食主产区,必须切实加强以粮食生产为重点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重点是加快实施鄂北岗地粮食增产、高产农田示范、汉江滩涂综合整治、小农水建设、科技强农等五大工程。要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的种植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全市要推进高产示范创建,巩固提升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地位。要突出抓好抗旱、防涝、防病治虫工作,这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
  (二)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通过优化布局建园区、创新驱动增活力、培育主体强龙头、延伸链条抓融合、招商引资增后劲等五条措施,力争今年有1家企业产销突破100亿元、5家突破50亿元,新增1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40家;建成7个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农产品加工集群和品牌,提升襄阳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实现年初确定的农产品深加工向2000亿元迈进的目标。
  (三)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围绕现代农业特征和要求,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现代农业试验示范,搭建发展平台,聚集资源要素,探索发展模式,创造发展亮点。要整合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生态农业资源,打造集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科普试验于一体的有机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中国有机谷”;要在襄州双沟,打造现代农业板块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在枣阳,围绕食用玫瑰产业,建设集生产、加工、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体;在襄城尹集,打造融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樊城近郊,围绕“都市田园梦”主题,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在宜城,建设沿汉江标准化农业、鄂北岗地节水农业、丘陵坡地生态农业、环城郊观光农业示范带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打造现代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四)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镇和农村都要建设好。要按照“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同步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乡建设和管理,注重延续乡土文化根脉,注重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在原有村庄形态基础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要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宜居乡村。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通过规划引领、土地整理、农房改造、扶贫搬迁,撤并偏远村、弱小村、空心村,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中心村,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聚。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管理制度。要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三改一建”,推动“绿满襄阳”向乡村延伸,重点绿化村庄和居民点,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线和绿色生态示范村;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健全“农户分类、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区域集中、企业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农村生态文明。要推动“四化同步”协调发展,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来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五)着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农村改革事关全局。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老秘网市实际,稳步推进农村改革。要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分期分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在“三权”分离的基础上,重点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强引导和规范,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以钱养事”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机制。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总结推广南漳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试点经验,加快建立覆盖全市、统一联网、多层次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大胆创新山、林、水、宅基地等农村资源产权交易机制,推动资源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同志们,“三万”活动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个创举,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在巩固成果、利用成果、转化成果上下功夫,努力把“三农”工作和群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进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4粉丝

1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