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梅列区北门街道创建“人口与计生社区援助服务中心”的新尝试

[复制链接]
宁建老秘 发表于 2009-2-26 16: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信辉 李吉平

近年来,随着“计生七不准”的出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实施、户籍制度的改革和《新婚姻登记条例》的颁布,人口与计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转变工作机制,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切实“以人为本”地开展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生工作方针,这是基层组织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新问题。通过多次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调研,北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识到,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只有彻底放弃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抓计生工作的旧工作模式。从2003年开始,北门街道创建了“人口与计生社区援助服务中心”平台,切实推行“重心下移、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工作新机制,以求达到“依法治理、寓管理于服务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的,从而促使整个街道的人口与计生工作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
    一、“计生社区援助服务中心”的基本框架
    街道在综合计生办、民政办、综治办、司法办、劳动保障办等部门职能的基础上,依托街道计生办,组建“计生社区援助服务中心”,并在所辖5个社区居委会和一个农场设立了6个“计生社区援助服务站”。“中心”聘请市计生委领导担任业务顾问,“中心”主任由党工委书记亲自担任,下设办公室,由街道计生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街道民政、司法助理员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为更好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中心”配设了“人口学校”,各“援助站”设立“社区人口学校”,并且在辖区小学、中学和技校设立了“人口与计生宣教站”,积极构建新型人口文化的宣传、教育网络。“援助服务中心”确定了优质服务、权益维护、信息咨询等三大类,包括“困难户帮扶、权益维护、女婴保护、节育措施援助、优生优育指导、生殖保健咨询”等14项的援助服务项目,通过开展热线咨询、广角宣传、上门服务、职能援助、服务共建和街居联动等工作模式,把传统的计生管理、服务和宣传工作与社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为了更好地衔接街居计生服务援助工作,“中心”还组建了一支由计生专业干部、司法干部、民政干部和社区计生管理员等12人组成的“街居计生联动快速反应援助服务小组”。
    二、创新的工作机制及初步成效
    1、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教育工作是计生优质服务的先导,是新型婚育文化形成的动力。街道利用“计生社区援助服务中心”平台,立足实际、创出特色,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创建新型婚育文化有机融入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了以“优质服务进社区,生育文化进家庭”为主题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社区共组建了四支“夕阳红”文艺宣传队、二支社区老年腰鼓队,组织了近百名的宣传服务志愿者,利用传单、图片、宣传栏、电影、VCD、广播等宣传工具,共开展各类计生宣传活动300余次,发送传单和宣传手册近万份,免费发送计生药具3500多盒,开展上街义诊和生殖保健咨询28场次,组织生殖保健讲座15场次。此外,还聘请宣传教育辅导员5位,设立人口与计生宣教站8个。通过以上工作,为社区的人口与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注入了活力,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了干群关系,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促进社区新型婚育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
    2、服务内容创新。一是从管理转向服务,把服务和方便留给群众,把困难和责任留给计生干部,从单一避孕节育服务内容,转向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密切相关的全方位的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服务。二是健全服务共享机制,使计生与民政、综治、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横向联合、职能共享,服务内容融入整个社区建设与发展中。三是加强社区服务融合,将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困难家庭帮扶、下岗职工再就业、流动人口服务等有机融入到社区服务之中,借助社区资源开展婚育新风宣传和办好人口学校。四是将计划生育的“三大工程”融入社区卫生保健体系建设之中,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以人的生殖保健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五期教育”为轴线,以育龄妇女为重心,构建计划生育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五是充分发挥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和志愿者队伍等群众组织的优势,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提供帮扶和优质服务。从而,使计生工作更加“以人为本”,使计生援助服务更加贴近群众。
    3、管理体制创新。一是下移计生工作重心,把街道干部分解挂包到社区居委会,改过去计生办包办、条块管理为居民和流动人口按居住地管理为主,地段警、协管员和用工单位协助管理的属地化管理新机制。在每个社区居委会根据人口状况配备1—2名的专职计生援助服务站工作人员,配备1名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居委会加挂“社区计生援助服务站”和“社区人口学校”的牌子,切实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进社区。二是构建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的管理和服务网络。首先,在每个社区居委会成立计生自治委员会,成员有计生协会小组长、片警、物业管理员、社区单位兼职计生干部、计生管理员和社区有关领导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和讨论社区的人口与计生工作。其次,建好计划生育协会,协会成员以育龄群众为主体,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劳模)为骨干。再次,就是成立多支计划生育志愿者队伍(宣传员、协管员、生殖保健人员),其成员由社区热心居民、社区单位和申领低保人员组成。通过以上三项建设,使社区逐步形成“三位一体”的计生自治服务网络,让计划生育管理与援助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之中,做到来自群众,服务群众。
    “中心”自创建以来,结对子帮扶计生困难户27户,帮助98户困难计生家庭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帮助260人实现再就业,维护妇女权益、调解家庭纠纷4户,援助独生子女上学7人,为困难母亲发展经济申请贴息贷款2户,为符合婚育政策夫妇依法补办结婚和生育手续5次,为1户农村年满60岁的计划生育模范申请了每月50元的生活补助,先后帮助11位妇女解除了意外怀孕的烦恼,累计上门宣传服务达6千多次,使近万名育龄群众直接受益。
    三、思考与建议
    1、人口与计生工作机制应当“与时俱进”。长期以来,我们把完成计生指标看成了衡量完成计生任务的唯一标准,至使基层干群关系紧张,一些群众对计生工作的认识片面。如今,已步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阶段,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绝大部份群众都能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的计生工作理念应当“与时俱进”,必须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优质服务和利益导向来促使社区婚育新风的形成。
    2、人口与计生工作必须把满足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要务。“北门街道人口与计生社区援助服务中心”创建的初衷来源于一位17岁少女不慎怀孕后的求助。如何丰富计生工作的内涵?如何贴近群众需求开展好人口与计生工作?是这个“求助”给北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带来的深刻思考。在我们一本正经地要求群众遵守这个、遵守那个的同时,群众的权利和需求我们考虑了多少?作为基层组织,我们只有先履行了自已的服务、援助、维权、宣传等一系列的义务之后,才能更好地促使广大群众去尽其该尽的依法生育义务。
    3、“中心”的成长需要社区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参与。要做好“以人为本”的人口与计生工作,就必须在提倡社会“综合治理”的同时提倡“综合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关联到了民政、卫生、劳动、司法等多方面的部门。只有全社会共同关心、积极参与人口与计生工作,各尽其责,取长补短,综合利用部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才能更好地使用地方人口与计生事业与经济和环境保护工作可持续地协调发展。
    4、新时期的计生工作需要“求真务实”和“勇于创新”并举。人口与计生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加上现在提倡“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和“依法治理”,工作面更广,工作内容更丰富,工作质量要求更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全面,如果缺少了“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很难开展好基层的人口与计生工作的。这就是要求一方面我们基层的每一个工作者要时刻想群众所想,扎实服务基层,“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地开展好计生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上级计生主管部门也要在激励机制、指导方针、考核方式方法上多“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切实扭转基层干部怕做计生工作、群众怕谈计生工作的局面。特别是考核方案上,要尽量少一些不切实际的行政性指标,多一些促进“依法治理”和“优质服务”的内容,积极把人口与计生事业引导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  作者分别为梅列区北门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副主任
  责任编辑:黄元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