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造福人类,创新引领未来。近日,苹果发布了6s,让果粉再次疯狂;百度推出了秘书化搜索工具“度秘”,传说会猜中你的心思;腾讯开发了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让记者感受到失业的危机。老秘网也学步邯郸、投笔从“商”,与厨房食材专家“厨娘帮”合作推出了中秋大礼包,未料反响平平,惨淡经营。礼包品质绝对过硬、物超所值,此番遇冷,难道是找错了对象?其实也没关系,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老猫自己留着,作为中秋国庆走亲访友的伴手礼啦。世事总难尽如人意,有失望也会有欣喜。昨日QQ泄露了老猫的“生辰八字”,结果人品爆发、祝福爆屏,大有让电脑卡死、手机瘫痪之势,这算911事件吗?可能对好友们而言只是顺手一点,但老猫却着实乐了一把,真心感谢各位! ' b( O: H) o0 w1 \* Y1 r
0 M4 m& E0 v8 G, L. f, l
; q1 U- |, R& B) r4 r
8 z; ^" n& d! R4 F2 G) j一、站长播报 ' x: H. S6 P, s/ L# @
3 x; ~% j# k' ]. M" }4 i$ C
2 L0 x9 s) A' A* G* F
6 i& l# R# I9 k+ n5 |4 E1.有奖征文结束了。老秘网第九期有奖征文,以“晒晒我的文件夹”为主题,累计收到来稿14篇,通过网友点评和公开投票,评出优秀征文11篇予以奖励(有两篇总票数是并列第十)。第一批奖品遴选备战日记《28,从乡镇书记到省委机关》已寄出,请8号、9号征文作者龙海、wangzhexiyang尽快与老猫联系。此次征文投票人数较少,评选结果可能与征文质量不相匹配,比如黑侠的文章就不错,可惜得票太少了。当然,征文重在练笔和分享,相信各位参赛者不会介意的。
2 n1 W `$ |# ^% t' ~! F/ `+ w% r* Z4 S$ q6 H& ^+ U) t; z
! ^2 \" M, N% ?# S: M3 i8 D. P' l2 l- S/ f9 U
2.特邀嘉宾开讲了。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本期的人气嘉宾当属房立洲老师,他的每月一讲《例谈公文写作的语言问题(3)》对提升大家遣词造句的武功大有裨益。李刚英教授主讲的《预案的制定及常见病剖析》和北纬30度分享的《领导出席访谈节目应做的准备工作》,更倾向于工作上的实用性。龙行江上主持的《例谈推介会致辞的修改与写作》、柴郞主持的《例谈正副职领导讲话稿的异同》和韦志国老师讲解的《一份天津爆炸事故捐款通知的评改》,帮助大家破解公文写作的神秘感。清水白石主持的《写作自由谈》和端方主持的《如何把材料写丰满》在互动交流、启发思维方面见长。柳啸风主持的学员讲坛第七期《跟胡乔木学公文写作》,通过胡乔木的政治生涯透视我们文秘人员的命运走向。每期辅导均有各自的闪光点,问题是你捕捉到了吗?
Z2 {3 [6 N' |& ?5 P% b0 c: q/ O5 R6 v
& F9 B$ n' @7 L
- g! `. v0 O+ o: {3.录播功能升级了。文稿评改演播室开通13个月以来,累计播出文字交流节目《众秘夜思》217集,视频讲座《老秘剪裁》55集。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曾经碎片式的分享,慢慢串点成线呈现出一个日渐完整的系列。接下来的工作是慢慢作些归类整理,以便大家学习查阅。原先视频录像须登陆360云盘方能观看或下载,目前已实现在老秘网直接在线观看。客服正逐步更新在演播室节目回放版块的“第一季”栏目中,敬请关注。下周精彩继续,安排楚汉、寒冰、清水、萧雨轮番上阵, 拂心老秘即将主播《一个材料工作者的学哲学用哲学之路》第一讲,有意入伙的秘友直接在老秘网的淘宝店拍下即可。 / Y5 Z4 R$ p E
4 |7 R: ]) Z: u3 P& P
' p9 ]7 f! {; n' R6 r+ z, S: u
: C6 H( x) G9 i 二、观点荟萃
; f2 D0 G2 l T( Q* D$ s
, y1 Y% t( r0 o/ q 0 o* i2 ~8 g. @; h$ J9 U
- C1 c& E+ V/ L1 w8 y
1. 1941年初,29岁的胡乔木迎来了他人生的“双喜临门”。这年1月,他第一个孩子胡木英出生;2月,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突然满面春风地走进胡乔木的窑洞,说:“乔木,毛主席那里缺人手,点名要你去做秘书工作,兼任中央政治局秘书。”这可真是太突然了。胡乔木寻思自己连毛主席的面都没见过,怎么会点名叫我去呢?王若飞笑着说:“主席看到你在《中国青年》上那篇《青年运动的思想问题》,写得好啊!”就这么简单,胡乔木成了毛泽东的秘书。孔子曰:“三十而立”,30岁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谓是盛年的开始,对于胡乔木来说,更是他人生的起点。(摘自柳啸风在众秘夜思第214集的发言) & O9 F/ ~7 \, o3 }" W
; Z' X, [! P w% A( Z6 W猫评:一篇文章,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秘友们加油哦。
7 V$ Y* W! W* y) @- b: x
7 R) T$ M: U' n6 u8 \3 S1 } . o5 p, r4 k5 d6 m' G; \) y7 H- Z/ r
0 F3 }" ~* C( }! r9 b2.行文目的对文种选择发挥关键作用。向上级汇报工作方案,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上级能够批准或审查即将开始的工作计划,希望上级能够拿出明确的意见或态度,因此,应当使用“请示”,而不能使用“报告”。根据行文规则,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请示可以有报告内容。上级可以不答复报告,但是必须答复请示(即下发批复)。向上级汇报工作方案,使用请示,根据行文规则能够得到上级书面答复,如果使用了报告,那么就可能得不到书面答复,那么这种汇报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备案,既不需要上级批准,也不需要答复,那么可以使用报告。(摘自韦志国老师答网友问) ! c6 L9 y6 j& x c* i/ ~
2 C, k( p/ M* G猫评:领导让你打份报告上来,可能你需要写的是请示哦!
% }; i8 e" c. m0 C+ G& B
* g* a9 H! S* q* `* N3 P 1 C# [" f" O1 ]8 N. p' p
% K/ j! I6 b4 |" G8 |' M3.有的机关干部写个不过千字的通知,就被领导改得面目全非,甚至一句原话都没有留下。这说明“小文章”不可轻视,其写作技法、标准要求和“大块头”是一样的,要真正写好它,也需要扎实的功底。刚刚接触文字写作的同志,最好先从“小文章”入手,领悟材料写作规律,夯实写作基础,待写好了“小文章”,再去琢磨工作总结、领导讲话、典型经验等篇幅较大的文字材料之时,就容易上手了。(摘自卡布其诺的文章《“小文章”写作技法》) , A$ q; T# n8 b9 F
4 o% G& J0 f U" W' p6 |猫评:老猫赞成新手拿小文章练笔,这也是老秘网开展征文活动的初衷。 ?* z. }1 A @3 R- m6 _7 i
! h# B4 w! \; x 4. 一篇高质量的文字材料就是一座“富矿”,不仅可以拿来“依葫芦画瓢”,借鉴文章的思想观点和逻辑结构,还可以从中体悟作者立题立意、谋篇布局、论证论述、运用素材的思路,使学习借鉴的过程变成内化提高的过程。看到好的文章,应该首先想一想,如果是自己起草这份材料会分几个部分、提炼哪些观点、如何论证,然后对比分析作者是如何确立主题思想、构建逻辑结构、把握文体风格的。这种在对比思考中悟到的思路方法,往往比写作教程上的理论知识,更易于转化为写作能力。(摘自卡布奇诺的文章《文字材料写作入门之道》) % E( W* Z) n8 k- m
8 b6 f- b4 w% P) C
猫评:老猫点读习大大阅兵讲话正是受到何新国老师的启发。 # w+ I, L; d+ R5 ?8 g/ @( q
& v- }0 E0 v& O
! G: T7 w% V4 }7 G/ @
8 L8 b6 W$ |. A; h 5. 两个数字统分结合法在公文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就是统述的语句只出现两个数量词。例如,“强化四项机制,实现四个突破”作为一篇讲话稿的标题,也是统述语句,出现了两个数量词,都是“四”。接下来四个标题(分述语句)是这么展开的:一是强化侨务联动机制,在增强服务合力上有突破;二是强化兼职干部机制,在延长服务手臂上有突破;三是强化侨界关爱机制,在加大服务力度上有突破;四是强化结对帮扶机制,在提高服务成效上有突破。层次标题很好地呼应了文章标题,表述形象、论述有力、层次清晰,四个层次标题下面要依次进行展开论述,这是两个数字的统分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大标题,还是小标题,都是“方式+成效”组合,说明统述语句中两个数字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摘自张良发表在应用写作的文章《统分结合法在公文写作中的功能和具体运用》) 1 o. C6 O& M" J/ }, D8 k2 L
" d) k% o" _. r+ N3 Q( x" V/ I猫评:这是房立洲老师讲座中提到的“数概”吧。 : @. b4 i2 C3 H3 N5 T6 z
+ h8 y* k9 {5 D# ^( ]8 |1 n% g
9 r( r% f2 y) Y( L8 X/ E$ M& `
1 H: A( J3 r% o1 u 6. 我们写文章经常要引用中央文件或者中央领导的讲话,一定注意,要以最新论断为主,既往论断为辅。写文章之前要把这个问题的相关论述找出来,以最近、最新的论断作为根据来写。因为一个事情的论断是在不断发展的。除了中央文件、中央领导的最新论断,还有我们自己提出的新论断、新概括,这也是接下来要讲的写文章最难的事情,就是创新。(摘自陈俊宏发表在秘书工作的文章《关于重要公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 G2 w F7 _5 o: ]
1 H0 v. `0 a; D. v1 A猫评:公文要出彩,需要引经据典,更要喜新厌旧。 " B0 N4 r" e6 E+ [) r, d2 {1 O4 J' o9 R
- s; U. H3 A8 v* f ^" P9 m
; ^7 o k' Q4 ?7 M
/ h3 _# Y) @$ c& U: ?1 S
7.; U5 P. {. b, S* D4 i
写文章词少,怎么办?个人认为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训练,特别是做好笔记。读听说写,其实是一个过程。他们的功用是全方面立体式调动你的记忆过程。记忆就是这样,参与的器官越多,越是记得牢。不信你找别人从网上% n! H2 n) }) J
借个钱一会儿就忘了。但是如果你找别人借钱,又让你打白条,又天天催债,又发动群众,又告你家长。这样轮流轰炸,相信你一定忘不了还钱。(摘自清水白石在众秘夜思第215集的发言) 0 R. ~' _" r2 G5 g' c+ E
' V6 E' S0 D/ r" k* C. S, V' I; Z4 B
猫评:读书不宜带有功利性,但作文学与写都离不开动笔两字。 + _5 y! p$ a, n6 P- _
2 p4 f: k2 M( q; n) _- W g8 d " j" X0 R7 i+ D; M
3 v% U+ {( H- @& i4 F) h
: {5 C0 h( R- h* U- Z
6 C& C. M. I+ G5 A
* s4 [. N( G/ E- v( h9 n
. B1 n* V- K# S: P10. 当他人对我们说一句话的时候,实际上是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在回馈这个信息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这个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首先,你要判断对方的情绪,他是开心的,沮丧的,还是迫切需要安慰?其次,你要稍微停顿,在脑海中提炼一下对方说话的重点是什么。还有,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他的动机又是什么。下一个问题是,对方希望你解决、解答什么问题?最开始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有点累,但是坚持思考,你会发现自己说话的能力在很短时间内会获得提高。说到底,表达能力的提高源自于思考。(摘自秘友分享的文章《教你变成一个“会说话的人”》)
7 u9 J7 k0 p: v) ?7 q/ {) q9 a/ v$ a/ @
猫评:这是对“三思而后行”的形象解读吗? - ]: O3 o8 {# M
8 i" \% y( O8 I" a; Q; \. Z/ ]6 O) R
4 c7 |( W, @* m+ H+ L! h! \" A4 E: C. z, ]* d. d& U# l
, Z/ \! `- o( P5 p, R! N6 F+ d5 A
7 t) `8 H! g1 Z! M$ e9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