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材料要有“四性” 公文材料是用于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部署协调、指导工作落实的重要工具,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文无定法”,公文材料的质量标准虽无统一的“硬杠杠”,但高质量的文公材料还是具备一些共同特征的。 一是要有深刻的思想性。思想是公文材料的内核。一篇公文材料质量的高低、分量的轻重、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观点是否正确、是否鲜明、是否深刻。起草公文材料的过程,既是学习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增强公文材料的思想性,要求起草者必须具有很强的宏观大局意识,善于站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的指示要求和推进单位全面建设发展的高度观察问题,及时掌握上级的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把单位个别的、具体的情况拿到全局上来分析思考,找准影响单位建设的主要矛盾和倾向性问题,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和抽象概括,把客观事物剖析深透,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以总揽全局、辩证深刻的感觉,从而增强公文材料的思想性。 二是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公文材料一般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大都是围绕一个时期内单位建设的方向性、基础性、倾向性、关键性问题而展开的。因而说,问题是公文材料的基础和灵魂。如果材料是针对问题去写的,抓的是“一碰就响”的问题,抓的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百思不解”的问题,官兵的反响就大,相反就会空洞无物、苍白无力,失去公文材料应有的指导价值。增强公文材料的针对性,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以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和分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贴近部队实际,能够引起官兵的足够重视和思考;分析问题原因要实事求是,能够得到官兵的普遍认同和共鸣;拿出的对策措施要切实管用,能够让官兵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其次,要表达准确,起草者要认真查证事实,仔细推敲词句,不能搞“隔山打炮、概略瞄准”,确保所要表达或依据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表达的程度要确切实有,不能含糊不清、随意拔高。 四是要有适度的工整性。思想有了,结构有了,怎么把它落实到文字上,这是对公文材料起草者驾驭文字能力的一种考验。实际写作过程中,既要用几个层次的观点把一个主题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还要使材料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尽可能让人好懂、好学、好记、好用,做到领导认可、官兵满意。要达到这个目的,也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摒弃那种材料篇幅越长、“四六句”越多水平就越高的片面认识,提倡务实、简练的文风,力求文短言精,多用群众语言、个性化语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实在、管用的话,语言质朴精当了,文章就自然短小精悍了。其次,在写作过程中,提炼拟制标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句式最好相同,不宜单复句并用;二是句长最好相近,不宜长短相差太多;三是语句简洁、精炼、有力,有适当的音律节奏感。不过,形式最终是要服从于内容,标题的根本作用还是要把主题思想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此文刊登于《政工导刊》2012年第12期“口才文才”板块) / Z. {7 G( t( ^7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