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5年8月25日) 马兴瑞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5周年座谈会,共同回顾特区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重温特区人艰苦创业的难忘岁月,团结动员广大特区建设者,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齐心协力把特区事业办得更好。 在这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之际,每一位特区人都倍感振奋和自豪,也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刚才,厉有为老书记等10位同志,分别作为老领导代表、企业家代表、港澳代表、金融界代表、科技界代表、自贸区代表、改革领域代表、法律界代表、文明市民代表和党务工作者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是各时期各领域特区建设者的杰出代表,是特区事业的开拓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是特区事业的功臣。特别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是特区改革发展的“拓荒牛”,为特区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各位企业家在特区这片热土上奋斗创业、施展才华、成就梦想,为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肩负着为国家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崇高使命,始终得到中央和省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上世纪70年代末,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时任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等省老一辈领导同志深入一线调研,形成了创办对外加工贸易区的设想建议,邓小平同志听取广东省委汇报后亲自作出了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明确指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在事关经济特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小平同志两次亲临深圳,明确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要求深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此后,历届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都高度重视深圳经济特区的工作。江泽民同志亲自参与筹建经济特区,多次视察深圳,对经济特区发展不断给予指导,提出了“三个不变”,勉励深圳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胡锦涛同志多次亲临深圳视察工作,要求我们“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并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勉励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省委省政府始终对深圳的发展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对深圳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央和省的殷切希望、坚强领导,为深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励着特区人不断奋勇前进。 35年来,历届深圳市领导班子和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牢记使命、奋发有为,敢闯敢试、艰苦创业,谱写了挺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为推进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贯彻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率先实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大胆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作用。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5年间以年均23.5%的增速,累计创造了超过12万亿元的GDP,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在昔日边陲农业县的基础上建成一座现代化大城市,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率先将自主创新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出华为、中兴、招商、平安、腾讯、比亚迪、大疆科技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成为全国全省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努力建设文化强市,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圳“十大观念”影响全国,连续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打造了志愿者之城、设计之都、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等城市品牌,文化、法治、社会建设等软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交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推进特区党建,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加强,党在特区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5年来的发展成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伟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通”,而且“走得快”、“走得好”,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路。 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事业,离不开中央和省的亲切关怀、正确领导、悉心指导,离不开历届市领导班子和广大特区建设者前赴后继、开拓进取、奋勇拼搏,离不开全国人民和四面八方的倾力支持、广泛参与、无私帮助。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长期关心支持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各兄弟省区市和全国人民,驻深单位、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不同时期为特区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特区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5年来,不仅创造了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而且孕育出一系列集中体现时代风貌的特区精神。此时此刻让我们感受尤为突出的是,在特区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特区人保持了一种“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的宝贵品格。我们不会忘记,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思想仍然受到严重束缚的时候,特区人敢于解放思想,打破种种陈旧观念的禁锢,率先发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强音,引领和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思想观念大解放。我们不会忘记,当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还是法律“禁区”的时候,特区人敢于“吃螃蟹”,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创造性地实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安排,推动了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我们不会忘记,当股票还被一些人认为是资本主义“代名词”的时候,特区人敢于涉险滩,率先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创建了证券交易所,并逐步探索构建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我们国家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作出了贡献。我们不会忘记,当“三来一补”产业还很“吃香”的时候,特区人敢于打破既有的路径依赖,顶住经济“减速”的风险,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埋头推动转型升级,在创新资源极度匮乏的“科技荒漠”上建成了一片“创新绿洲”。可以说,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的解放思想,没有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真抓实干,就没有深圳一次又一次的迎难而上、勇立潮头,也就没有经济特区今天的辉煌。 35年弹指一挥间,深圳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了“四个全面”的宏伟战略布局。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们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四个全面”中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这充分昭示着,新时期深圳经济特区肩负的使命远没有完结,而且内涵更新、要求更高。今年5月份召开的市第六次党代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广东省的要求,着眼于履行特区新使命,确立了“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二区三市”的主要目标任务,即:建成更具改革开放引领作用的经济特区、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 经济特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新征途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外部发展形势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突出,新一轮科技和经济革命蕴含巨大机遇和挑战,区域和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而深圳自身高速发展当中,一些积累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经济发展的约束趋紧,空间、资源、环境、人口压力巨大;民生领域欠账突出,交通、医疗、教育、环保依然是短板和软肋;城市化遗留问题凸显,城市承载力面临严峻挑战、历史性违建量大面广、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足、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隐患丛生……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前进的“拦路虎”。如何突破重重约束,在经济发展上进一步“发力”,实现更可持续、更有质量、更高速度的发展,更好发挥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如何推出更多系统性、核心级的改革项目,拿出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的改革举措,把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如何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欠账,让老百姓更多、更公平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对这座城市更有归属感、认同感?如何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回避、不拖延,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让历史问题不再“遗留”、画上“句号”?所有这些,对我们的能力素质提出了严峻考验,对我们的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当前深圳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与中央、省委的期望相比,与当年的特区“拓荒牛”相比,与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少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暮气多了;居安思危、艰苦创业的忧患意识少了,满足现状、过小日子的安逸思想多了;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实干精神少了,四平八稳、光说不练的飘浮作风多了。这些问题如果不高度重视、切实解决,我们就难以承担好特区的新使命,就无法向中央和省委交待。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复杂的形势和肩负的重任,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的自满、半点的停滞、半点的松懈。在特区建立35年基础上开创新的事业,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加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坚持以严为先、以实为要、以干为本,认真学习和传承老一辈特区建设者“闯”的精神、“干”的劲头,进一步把“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根植于思想深处,贯穿到各项工作当中,转化为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新业绩。 ——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就是要保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锐气,敢于革自己的命,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勇当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挑重担、破难题、作示范。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抓住权责清单改革、行政审批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深化深港合作、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改革,无论困难有多大都要集中精力往前推,把深圳建设成为更具改革开放引领示范作用的经济特区。 ——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就是要把全市上下的力量集中到抓建设、谋发展上来,以更强的定力、更实的举措落实好“发展第一要务”,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稳增长、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真心实意为企业解决发展和转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培育8-10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具有强大集聚辐射力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增长在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努力争当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标杆。 ——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就是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出实招、求实效,最大限度减少对创新的约束和干扰,最大限度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最大限度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抢抓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充分运用深圳市场化、产业化的创新优势加快建设国家级创新载体,引进世界级的创新人才和团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优化深圳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闯出一条“自主技术、自主制造、自主品牌、自主创富”的创新发展之路,把深圳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中心。 ——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把老百姓关心的事放在心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找准“软肋”、补齐短板,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特别是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治理水环境污染、加快地铁三期四期建设、破解二线关交通瓶颈、增开国际航线、提高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推进与高水平院校合作办学办医、增加中小学优质学位等,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和啃“硬骨头”的干劲,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广大市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更公平更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就是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强综合环境建设,努力交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答卷。要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加快建设“美丽深圳”、打造优美宜居的滨海城市生态环境,让深圳更具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生机与魅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就是要在作风建设上动真格、打硬仗、除顽疾,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一抓到底、长抓不懈,不断推进干部作风实现新的提升。尤其是要切实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和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五破五立”来照镜子、正衣冠,坚持做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好、滴水穿石”,力戒为官不为、议而不决、拖拖拉拉,敢于碰硬,敢于亮剑,在“四个全面”的各领域扎实工作、埋头苦干,以优良作风为推动特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同志们,朋友们!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35年来,历代特区建设者以他们的智慧、勇气和汗水书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今天,深圳改革发展的“接力棒”交到了当代特区人手中,唯有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前进;唯有真抓实干,才能走在前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书写新篇章,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