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整理的“三部曲” 接到材料任务,如赴战场。特别是紧急材料,那就是战情紧急。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犹如沙场练兵,千日养兵。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素材收集、整理工作做得好,往往能给人以“胜券在握”的自信,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这么说吧,只要你提前做好各类素材的分类、整理、提炼等工作,一旦接到材料任务,就会像赤壁之战前夕的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个人认为,所谓“素材整理有序”,不仅仅是简单地分类、归总而已,应该包含广分类、粗整理、细提炼三个阶段。这里,姑且笼统称之为“广义的素材整理”。 一是广分类阶段。即在电脑中分类建立素材文件夹。核心的要求就是“广”,立足岗位职责,结合平常所写材料类别,只要可能涉及到的,都分类建立文件,越广越好。同时,尽可能地细化、分化,能层层分下去的,就逐层逐层建立子文件夹。就我所从事的组织工作而言,有的逐层分类到六、七层之多。通过广分类,在自己的电脑里形成一个系统完备、全面覆盖的文件树。广分类阶段还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明”,即各文件夹之间要尽量避免内容交叉,做到分类科学、脉络清晰,便于查找时一次到位。当然,这个阶段最难的就是遇到文件夹内容交叉的时候,比如某项素材,既属于这项工作范畴,又属于另一项工作范畴,可在这两项工作文件夹的上一层,建立一个命名为“综合(含xxx、xxx)”的文件夹。另外,对于不好归类的资料,可建立一个命名为“其它(含xxx、xxx)”的文件夹。
二级文件夹
二是粗整理阶段。广分类阶段,基本上是随有随存,平常写的、网上看的,第一时间放入文件夹。而粗整理、细提炼阶段需要利用平常的闲余时间来完成。粗整理,就是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文件夹里的文档资料进行粗略阅读、标上标识。可按照先重要后次要、先常规后偶尔的原则,对文档资料进行粗略整理和标识。标识环节,可根据文档资料的不同内容,标以不同的符号。就我个人实践来说,符号标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文档资料打开后,对里面具体文字语句的标记,比如,用不同颜色分别标出材料里的关键词、精彩语句、创新观点等;一类是对文档资料名称的标记,比如,某个文档资料比较重要,则在文档名的后面加上“(重要)”、“(经典)”,或者根据文档资料风格,标志以“(朴实)”、“(震撼)”等等。这样,一看文档名,就知道是什么风格的材料,便于具体写作时快捷借鉴。
一级文件夹
以上就是个人在素材收集、整理中的一些体会,不一定很完美,但很实用。欢迎秘友们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一起把素材收集、整理这件事研究好、研究透,从而更好地为公文写作而用。
% d' [5 K2 O; k7 ~! l' l4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