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工作需要把握的十种辩证关系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综合办事部门和指挥协调中枢,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重要影响或重大损失。要想从办公室纷繁复杂的政务和事务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都必须找准工作规律,把握工作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采取辩证思维,处理好工作中的十种关系。
一是大与小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既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也是办公室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大与小总是相伴而生的,有大必有小,有效才有大,大中就有小,小中也有大。办公室工作是服务性的,必须做到一切服从大局,主动关心大局、了解大局、把握大局,紧紧围绕大局开展工作,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牵动全局大事要事上,着力为领导议大事、定大事、办大事,当好参谋助手。同时,办公室工作无小事,事事牵动大事,事事体现质量,事事反映能力,稍有纰漏,就会内损效率、外毁形象,对工作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工作中,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我们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就是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大事不糊涂;小处着手,就是要在具体事情上打好基础,小事不马虎。没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失去了方向,就成了无头苍蝇,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没有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就失去了基础,就成了空中楼阁。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
二是主与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善于在纷繁琐细的事务中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工作,做到有主有次。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一般条件下几项工作不可能同时有效推进,这就需要我们在第一时间对工作进行主、次分类排序,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小事缓办,错事不办,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尽最大努力,充分调动现有资源,高质高效完成任务。理清主次既是对办公室工作大局观念的考验,也是对执行能力的检查。唯有主次分明,才能达到主顺次从、井井有条的效果。如果主次混淆,就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局面。但是也要注意到,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会有不同,主与次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擦亮“慧眼”,把事物的本质“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分清主次,掌握缓急,妥善安排工作。
三是重与轻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无非四种:举重若重,举重若轻,举轻若重,举轻若轻。“举”字后的“重”和“轻”,表明的是一个事物本身的重要程度,或是任务的对象属性。“若”字后的“重”与“轻”,则是我们采取的态度、方式。例如,领导关心和交办的事情,涉及单位中心任务和发展方向的事情,办公室自然要举重若重;又如,尽管是一件小事,但涉及整个单位某个领域的运转,我们要举轻若重,尽心尽力;再如,有时我们可以对领导交办的事情举重若轻,但真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准确把握领导指示精神的实质,把握好工作的方向。对上,我们更多时候要采取举重若重、举轻若重的态度,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下,我们往往要采取举重若轻、举轻若轻的态度,使用科学的方法,让下面的同志更有节奏开展工作。但是,重也好,情也罢,都是建立在科学判断、科学工作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头重脚轻,就会不知轻重,就会造成工作的失误。
四是繁与简的关系。在处理繁杂的政务和事物时,有时只要我们抓住那至关重要的一环,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就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但是,准确抓住这一环又谈何容易?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公司请来德国电机专家施坦敏次帮忙。只见他看看转转、写写算算,两天后用粉笔在电机上画了一道线,让工厂技术人员把此处线圈减少了16匝,电机果然正常运转了。事后施坦敏次向福特公司索要1万美元的酬金。人们议论纷纷,画一条线值1万美金?施坦敏次会议,随即在收款单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9999美元。”由此可知,如果没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没有扎实的前期工作,是不可能画上那至关重要的一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深入调查研究,注重思考总结,保持韧劲钻劲,发扬“踏破铁鞋”的精神,以日积月累之功,达水到渠成之效。
五是动与静的关系。动与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也是办公室工作的两种状态。苏州紫金庵有一尊名为“静坐”的罗汉塑像。这尊罗汉脸部和全身上下的肌肉都是松弛的,唯有半闭的眼睛是紧张的,仿佛正在集中精力就某一禅理冥思苦想。这尊“静坐”罗汉正是以他寓动于静,静中有动的造型闻名于世。在这里,“静”能让“动”更加鲜明,“动”可以使“静”更富张力。办公室的工作同样如此,我们既有汇集力量、多干快上的“大动作”,也有润物无声、柴米油盐的“小细节”。这就要求我们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冲的靠前,能打硬仗,能打胜仗;日常工作沉得下来,静得下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对每一件事。如果办公室工作人员能做到“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那么这就是一支精干的队伍,办公室工作就能做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达到动静结合的完美状态。
六是刚与柔的关系。刚与柔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是相生相克的对立统一体,刚能制柔,柔能克刚。很多时候,刚即柔,柔即刚,水滴石穿,风摧山崩就是例证。办公室工作要做到刚柔兼济,运用自如,必须把握好刚与柔的度。例如,在落实领导要求和中心任务时,一方面要雷厉风行,扎实推进,以敏捷和刚毅的作风面对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又要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考虑周详,耐心柔和,积极稳妥地解决矛盾和困难。办公室是单位的总枢纽、水龙头,要与各个方面打交道,因此态度要温和,要与人为善,要让人信服,要解决问题,但一直要坚定,规矩不能变,制度不能改,原则不能退。只有刚得适时,柔得适当,刚与柔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七是快与慢的关系。时钟上,时针和分针按着各自的角速度行走;音乐中,激昂与悠扬的曲调分别表达着兴奋与深情;赛场上,快攻和慢打都是一种策略。快与慢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它们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办公室而言,领导明确要求的,要快,思路完全清晰的,要快,客观形势逼人的,要快;没有想好为什么的,要慢,不知道怎么办的,要慢,客观条件不具备的,要慢。但“慢”不是“拖”,不是“没”,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我们要用慢为快创造条件,用慢为快打好基础,同时,用快推动慢的发展,用快实现慢的转变,把握好“快”和“慢”的节奏,实现工作的持续、科学推进。
八是松与紧的关系。在《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中,记录了这样一段佛陀和弹琴僧人的对话。佛问:“如果琴弦太松,能弹出声音吗?”僧答:“不能。”佛问:“如果弦太紧呢?”僧答:“弦会断。”佛问:“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僧答:“能弹出各种优美的音乐。”办公室的工作犹如琴弦,也应做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对于办公室来说,面对不同的工作内容,松和紧都是相对的、结合的,都是可以转换的、内外有别的。例如,推进一项重点难点工作,要外紧内松,对外高度重视,加大力度,积极推进;对内要保持清醒,找准问题,从容不迫。当然,如遇突发的紧急事件,则要外松内紧,对外保持克制,和风细雨,化解矛盾,对内要紧锣密鼓,制定措施,严阵以待。又如,办公室直接“暴露”在领导眼皮底下,工作时间长,思想压力大,没有太多自由的时间,成绩也不像其他部门一样可以量化。如果不注意调整心态,长此以往就容易成为“老皮筋”,失去弹性,甚至断了。这就要求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既严肃、紧张,又活泼、从容,做到松紧有度,收放自如。
九是有与无的关系。办公室工作的有与无,实际上是一个“站位”问题。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商场购物时,有时碰到一些过分热情的导购,寸步不离,喋喋不休,最后只能“逃之夭夭”;而在有的商场,党需要咨询时,身边有找不到导购,最后只能“忍痛割爱”。营销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三米原则”,意思是说销售者与顾客要保持三米距离,既让顾客有一个自由的购物环境,又能随时为顾客提供服务。办公室的工作同样需要掌握“有”和“无”的距离。例如,在服务领导时,要保持“无”的状态,让领导感觉轻松自如,而领导一旦需要,又能马上贴近,实现“有”的到位。又如,在服务整个单位时,要发挥办公室润滑剂、保障器的作用,让各个环节、各项工作无缝链接,运转自如,切实做到准位而不越位、正位而不错位、到位而不缺位,让各个部门平时看不到,用时找得着,实现“无处不在”而又“无处存在”的理想状态。
十是正与奇的关系。中国古代兵法善用“正”与“奇”的辩证关系,巧妙运用“以正合,以奇胜”的谋略,创造出无数成功的战例。“正”与“奇”之间相互依赖,同生共存。只有在“正”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奇”的效应,失“正”便无从谈“奇”。但如果一味求奇而缺正,就会变成歪门邪道。故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对办公室工作而言,“正”是方向,是原则、是制度、是战略,“奇”是方式、是手段、是运作、是战术。我们在战略上必须光明正大,目标正确。在战术上,在具体细节中,不妨采取一些谋略,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奇”的前提必须是“无事”,即做事不含个人私心。
总结以上各种辩证关系,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握一个度,能够恪守中道,不偏不倚,坚持原则,执中协同,追求中正、中和、和谐、稳定,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即如《中庸》开宗明义指出那样:“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里的“中庸”,不是消极的、静止的、片面的平庸,而是积极的、动态的、全面的平衡,这也是办公室工作辩证法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