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技巧,写文章也是如此,有的人下了很大功夫,费了不少力气 ,但写出的文章仍不能令人满意,这里面就有个技巧的问题。掌握了技巧,摸到了窍门,在写文章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选好题材。选题,就是写什么的问题。文章为事而作,是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活动的,因而写什么题材很重要,一般地说,选题要选贴近时代、生活的题材,这样内容的文章才有人看,才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文章应有的作用。如何做到选题贴近,我认为当前应从五个方面去选题:一是社会关注的问题,所谓热点;二是老百姓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称为焦点;三是被人们忘记或忽视的问题,谓之盲点;四是处于始发状态的新生事物,是众所希望的亮点;五是应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即是说难点。我想,如果围绕这“五点”去选题,写出的文章一定受人们欢迎。否则,你写的题材脱离现实生活,不合时代要求,人们不爱看,也就不算好文章。比如,减轻农民负担可以说是老大难的问题,中央三令五申,有些地方就是没有解决。如果抓住这个内容为题材,深入下去,找出关键所在,写出有分量的文章,那一定会得到农民的欢迎,也能使领导受到启迪。所以,有好题材才能写出好文章,题材不行,文章也不可能写好。 二、要创新观点。有了好的题材,对这些题材的内容要提炼出来,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个看法,一定要有新的认识、独到的见解,这就是观点创新,给人以新鲜感、以新的启示。假如你的看法同人家一样,人云亦云,重复一遍,给人们是老一套的感觉,没有新的味道,那人家就不会看、不爱看。因为老生常谈的东西,人家听腻了,看厌了,白白花费时间。所以,好文章的特点,必然是题材好、观点新。新观点并非呼之即来,而是首先要转变观念,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适合潮流,使自己的思维方法符合科学。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应具有市场意识,如再以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思维模式,来认识现在的事物,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是复旧、倒退。这样反映在文章中的观点和认识,当然不合时宜,人家看了嗤之以鼻,也失去了读者,甚至无人问津。 三、要精通语言。文章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光有题材、观点,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还不能成为文章。就像造房子一样。有了图纸、框架,没有建筑材料,房屋就造不起来。因此,要会写文章、写好文章,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力求精通使用语言。怎样精通使用语言?有的作者提出语言要做到“三性”。即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笔者以为在“三性”的基础上,还要达到“三化”:一是精炼化。语言要简洁。节省用词用字,能用一个词表达的不用两个词,能用一个字说明的不用两个字,真正达到言约事丰、惜墨如金。二是大众化。语言要通俗易懂,群众一看便知道,读起来通顺,看起来明白。坚决不用冷词僻字,避免使用僵硬别扭的词句。三是时代化。语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出现了许多我们过去没有接触过的名词术语,因而需要学习、理解和使用。对于过去那种陈旧的、过时的、极左的语言要停止使用,使语言富有新鲜感和时代气息。所以,在语言上求精求通求新,是写好文章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7 J/ u2 H$ q& ]$ ? q
! {, `9 z" w% @9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