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劲光
引进台资发展经济在沿海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有的已经成为重头戏,而山区引进台资工作,尽管各地也都在想方设法做工作,但效果还是不够明显,能够取的经济效益并长期扎根的,那就更少了。永安作为山区城市,在引进台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三明的情况看,还是比较突出的。
据调查,到2003年底,永安批办台资企业32家,总投资2095万美元,合同利用台资1345万美元,台商实际到资941万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建材、汽车改装与维修、竹木制品和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茶果种植加工、仓储设备、文体用品、房地产、幼儿教育、休闲娱乐等行业。经过市场竞争,部分台资企业已经崛起。这些企业由于投资有一定规模,市场定位准确,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如:永信物流仓储设备有限公司由台商连延章与省地质探矿厂于1994年合资创办的8年来已赚了2个厂固定资产从4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1200万元每年开发新产品4-5项现已开发完善了2个系列20多个品种是全国仓储行业中品种最多的厂家之一,开发的密集柜、中型架、重型架、超市架等产品在国际都是领先的。永大水泥有限公司总投资4000万元,投产10年来,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选择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工艺流程,严格生产管理,注重产品质量,博得广大用户信赖。该公司是当地水泥生产的骨干企业之一,连续几年成为百万元纳税大户。在引进台资发展农业方面也不断取得进展,云峰茶品有限公司改造开发茶山1000多亩投资生产资金500多万元,系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农业台资企业之一。台资企业的发展,增强了永安的经济实力,增加了就业机会,在台资企业就业的职工就有500多人,吸收了一批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安置了不少下岗职工,同时也促进了经营观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强、效率高的管理方法。永安还吸引了在三明定居的台胞前往办厂创业。三明纺织厂下岗台胞杨远强与他人合作,于去年9月共同投资500万元,在洪田镇创办了飞达纺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转杯纺纱工艺,购进了2台国内最先进的纺纱机,生产产品销售好,潜力大。
对台经贸工作是我市扩大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对台经贸对于加快我市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市的经济实力,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永安作为我市的重要区域,多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合理引导台资投向,强化优质服务,大力拓展对台经济交往与合作渠道,依法保护台胞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断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永安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始终把引进台资工作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制定了可行的措施,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各类的招商活动,推介对台招商项目,举办招商活动,吸引了一批台湾集团公司和重要客商到永安进行项目考察。永安十分重视现有台资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建立了市领导挂勾台资企业制度。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多次深入到台资企业视察、调研,与台商交谈,帮助台商排忧解难。对突出的棘手问题,采取现场办公,视不同情况解决问题。永安市委书记、市长还专门召开投资台商座谈会,倾听台商的意见和要求。在贯彻《台胞投资保护法》过程中,把依法保护台胞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内容来抓,及时检查监督,努力营造各涉台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多次联合成立执法检查组,深入台资企业开展检查活动,切实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
永安在引进台资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投资结构不够合理,台资企业大部分属于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从事传统行业的项目多,新兴行业的项目少,产业集群化不足,主要是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资源开发,生产经营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低,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及市场开发能力有限,形不成规模。二是注销、停产的台资企业较多,批办的32家台资企业,目前能够正常经营的仅8家,也属于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缺少投资导向,对台商的资信了解不够,帮助解决台商的困难办法还不够多,台商自身管理水平有限等。三是永台农业合作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永安农业在资源开发、绿色食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尽管起步比较早,但进展缓慢,引进的台湾农业新品种较少。
从永安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来看,永安引进台资工作还是大有潜力的。永安是闽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鹰厦铁路、国道、省道便捷与闽南沿海及外省联系,随着永安市委、市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高度重视,永漳等公路投入使用,三泉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和长永铁路永安段的规划建设,铁路-高速路-连城机场三位一体便捷通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即将形成。永安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4A级桃源洞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鳞隐石林,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安贞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等,曾作为福建省府所在地七年,留下不少抗战文化遗址,在台湾有一定的影响。永安的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永安的台胞较多,在台湾的台胞有2600余人,其中90年代以来赴台定居的台胞有300余人,台湾永安同乡会也比较活跃,在联络乡亲、增进情谊、支持家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在永安的台胞有100余人,包括台籍同胞、常驻台商及90年代以后从台湾到永安定居的台胞。这些台胞对永安有深厚的感情,十分关心永安的经济建设,热心永安的公益事业,对进一步引进台资工作来说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因此,引进台资应考虑加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对台经济合作重大意义的认识,积极推进永台经济合作的发展。做好对台经济工作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一项战略决策,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要把对台经济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永台经贸合作发展规划,确定永安发展台资企业思路,抓住两岸入世所产生的经济互动,积极参与与金门地区的往来,围绕扩大投资、贸易及推进“两岸”三通进程,全方位拓展永台经贸合作,继续贯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认真参与“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活动。
2、制定完善发展台资企业的产业政策。紧紧抓住海峡两岸都加入世贸组织,台湾产业外移和台商投资产业结构向科技产业倾斜的机遇,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对台招商项目,优化产业结构,要合理确定台商投资导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结合产业要素特点、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鼓励外商投资方向主要放在农业、基础设施、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老企业嫁接改造,重点发展纺织业、竹木业和旅游业等三个产业和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林产工业和房地产等四个重点。要立足本地实际,加强山海协作,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永安经济的整体实力来吸引台资,在“纺织业”和“笋竹节”等专场招商活动中,注重对台招商引资,引导台资企业增资扩股,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或借助厦门特区和沿海地区的舞台,积极参与他们主办的招商活动,主动接受辐射,达到借台唱戏、引资进山的效果。
3、探索永台农业合作的新途径。与台湾农业合作与交流既有很强的互补性、互利性,又因地缘、亲缘等优势而具有必然性。我省相继推出多项加速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法规,制定了实验区辐射区发展规划,出台了加快试验区建设的若干规定。在开放内销市场上、土地使用、税收等政策方面,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实行更加灵活、优惠的措施,创造了较好的农业合作环境。永安完全有条件构件一个对推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起示范样板作用的对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在试验区内,结合旅游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确定农业合作重点领域,精心培育几个能带动永安农业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的台资龙头企业,使试验区成为“聚集”台湾与永安农业优势资源的“洼地”,通过建立以契约为纽带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台资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形成“由点连线,由线织网,由网铺面”对台现代农业合作格局。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永安的知名度。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软硬环境并举”的方针。把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作为一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常抓不懈。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成标准化、系统化、开放型的海峡信息网络,实现永台及国际信息系统的联网,建设数据信息流平台和相应信息库,创造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硬环境。加强入台湾岛内的宣传,组织好的宣传材料寄送台湾各新闻媒体,充分利用永安的优势,吸引台湾民众和新闻记者前来观光旅游,在介绍永安山水美景的同时,介绍永安丰富的资源、能源、招商引资项目和优惠政策,提高永安的知名度和亲和力,推动永台经贸上新水平。
5、认真办好现有的台资企业,强化服务意识。办好每一个现有的台资企业,就是最好的投资指南,这已逐步形成一种共识。对重点台资企业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和挂牌保护制度,定期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积极鼓励和促进现有台资企业增资扩股和技术改造,引进关联企业和配套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要注意总结对台资企业的帮扶经验,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使外商投资不因领导人变动而产生波动。对税收作出重大贡献的台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促进企业的优化升级。各部门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并贯穿于项目的批办、筹建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切实让台资企业办一个、成一个、发展一个,达到以台稳台、以台引台、滚动发展的目的。
6、进一步发挥台胞台属的作用。台胞台属是开展对台经济工作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发动广大台胞台属,利用亲情、友情、乡情来引进台资,增强做好对台经济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他们的书信、电话及相互之间的来往,多宣传永安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介绍台胞在永安办企业成功的事例。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台联组织的作用,形成凝聚力。各有关部门要为台胞台属开展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强同他们的联系交往,在政治、工作、生活方面切实关心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作者为三明市台联会长
责任编辑:林运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