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县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现场会的讲话 (2014年6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华容县召开全省县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现场会,目的是通过推广华容县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工作举措,加快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进程。上午我们实地考察了华容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刚才,华容县政府和合作企业分别介绍了做法和经验,学校和教师代表介绍了信息化应用的心得体会,我觉得经验宝贵、体会真切,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借鉴。建中厅长就信息化如何融入教育教学谈了很好的意见,朝滋司长对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了重要指导,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明显进展,特别是华容县改革试点取得的显著成效 第一,全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带动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去年3月召开全省首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之后,全省各地积极行动,社会各界特别广泛参与,建机制、转观念、重统筹、抓落实,加快推进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是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厅党组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放在建设教育强省和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中之重的位置予以大力推进,出台了《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职能处室,安排了专门人员,明确了每年不少于1亿元的专项经费。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建设教育强省六大战略重点之一,列为两项督导评估指标和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年度工作考核指标。各地也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行政领导,全省所有市州和县市区教育局均召开了教育信息化专题工作会议,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规划或行动方案,其中岳阳市、邵阳市、常德市、怀化市、张家界市将教育信息化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全省教育系统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极大的提高,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确立。二是发展合力初步构建。一年来,省教育厅联合财政厅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部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职责;先后与北京安氏领信、湖南电信和湖南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企业参与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省经信委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我省四化两型建设的总体布局,把“数字教育湖南”作为“数字湖南”的重要内容。今年6月,省教育厅与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接入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在2015年前免费为全省所有未接入互联网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入宽带。全省各地初步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相关事业单位充分发挥作用、有关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方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三是长效机制探索形成。针对我省大部分地方财力薄弱,用传统的政府投入、建设与管理的模式难以快速完成“三通”任务的现实困难,厅里在华容县实施“企业参与”县域整体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改革试点并取得初步成功。华容县的机制创新实践证明,“企业参与”模式是符合我省财政穷省省情、适应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快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教育部也指出华容县的经验“对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目前,岳阳全市其他各县区正在强力推进华容模式。与此同时,益阳南县、常德津市市、湘西龙山县等一批县市区也正在或准备实施企业参与模式。相信在这次现场会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县市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的新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我省将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西部地区发展实际的教育信息化推进路径。四是工作进展卓有成效。一年来,在我们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迅速,到2013年底,全省“校校通”达到53%、“班班通”达到51%、“人人通”达到29%,超额完成教育部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为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夯实了基础。去年,教育部转发了我在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育信息化工作简报》专刊介绍了我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杜占元副部长在全国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指出“湖南的经验就值得大家学习,有些工作已经超出我们的预期”。《国务院研究室送阅件》(总2045号)以“借信息化之力破解职业教育难题”为题专刊介绍我省的经验。教育部自2012年在我省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后,又将于今年下半年在我省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观摩会,这是对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充分肯定。 第二,华容县县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创造了“华容样本”,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华容县是全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县,他们实施的“企业参与县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打造了教育信息化的“华容样本”。《中国教育报》6月14日头版头条以《教育信息化的“华容样本”》为题向全国推介了华容经验,《湖南日报》在今年4月分三期对“华容样本”进行了深入报道。刚刚相关同志已经做了经验介绍,请大家认真借鉴学习。我认为,“华容样本”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建设模式的先进性。华容县通过“企业参与”模式,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传统模式需要多年才能完成的硬件建设任务,不仅缓解了政府投入的短期资金压力,更解决了“因技术及设备更新换代快导致信息化过于烧钱”这一困扰政府投入的大难题,充分证明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专门强调“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华容县“政府主导、企业搭台、学校唱戏、师生应用、服务驱动”的建设思路,与中央的政策要求是一致的,可以说是我省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个典型案例。二是创新应用的广泛性。华容县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没有止步,而是最大范围开展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应用与创新。如完成了全县教师及管理干部的全员培训,90%的教师能够利用在线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翻转课堂、空间课堂、民主课堂等“六个课堂”为重点推进了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全县基本实现“学习空间人人通”,空间总访问量仅三个月时间就达到70万人次,全县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了广泛的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一大批新探索、新应用、新案例在空间呈现。可以说,华容县不仅在建设模式上创造了“华容样本”,而且正在应用模式上进行更重要的“华容探索”。三是促均提质的实效性。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均衡和提高质量。华容县全面开展教育信息化深度应用还不到六个月时间,但已经在促均提质上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如通过在14所学校建设专递课堂,把城市的优质资源第一时间送到了偏远农村;如在县进修学校附中初二年级开展物理课“翻转课堂”实验,实验班在期中考试的人均成绩比常规班高了18分等等。我相信,随着信息化教学应用深入下去,华容县教育均衡水平和教学质量将得到质的提升。 同志们,近一年多全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探索和实践初步证明,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推进机制和具体举措,是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是适应我省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和需要的,既取得了明显成效,又为在全省更大范围取得更大进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还不平衡。一是建设水平不平衡。全省“三通”的整体普及率还不高,特别是还有一些县市区的“校校通”和“班班通”普及率到今年5月仍然没有达到50%,“人人通”的全省整体覆盖率仍然偏低,对我省在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造成了隐患。二是应用水平不平衡。还有很多地方和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理解不透,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我去一些地方调研,发现很多老师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多媒体呈现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没有任何改变,用句流行歌词来形容,只是“拿着一张新船票,登上了过去的旧船,仍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信息技术是一张新船票,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还是过去的旧船,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仍然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三是发展理念的更新程度不平衡。个别地方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发展理念更新缓慢,往往以“争项目资金”和“等靠要”的惯性思维来推进教育信息化,导致推进不力、进展缓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因为个别地方的工作拖了全省的后腿,甚至影响全省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创新举措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 当前,推动教育信息化最大的阻碍仍然是认识和观念问题。我们的一些局长,仍然把教育信息化当做可有可无的教学辅助手段,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实质内容和本质要求,严重影响了当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所以,我想跟大家谈谈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时不我待”的发展形势,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切实增强紧迫感。 第一,信息经济的时代洪流时不我待。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快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经济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信息技术正在也必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微信、余额宝、MOOC这些词汇在去年此时我们还比较陌生,但今天我们却已耳熟能详,这就是信息经济的速度。教育同样将被改变,信息技术将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育资源;如清华大学第一门MOOC课程《电路原理》上线开放第一天,就吸引了超过1万人次选课,是这门课程以往授课20年的学生总和。信息技术将为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和动力,开放数据、开放资源、开放存储得以实现,虚拟课堂、翻转课堂、MOOC得以应用,教育方法、课堂结构、师生关系得以改变,最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扭转教师低效的教学形式。有专家甚至认为,教育在经历农业经济时代个体化的农耕教育和工业经济时代班级授课式的规模化教育两次革命后,正在进行着信息经济时代以生态化、分散化、网络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为特征的第三次教育革命。面对信息经济时代的冲击,教育与其被动调整,不如主动革命。当前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着手布局教育信息化,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第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步伐时不我待。 教育现代化是我们全体教育人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时间越来越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同样,没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甚至是标志性指标之一。另一方面,信息化为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学术界对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提出了多种预测,我个人认为,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在表现形式上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而不是知识储备能力为主;教育主体应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而不是学校教育单一主体;教学内容应该是开放的、包罗万象的、各种新技术新信息都应纳入教学体系,而不是单纯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现实课堂学习与超时空的远程学习、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学习的有机结合,而不是限定时空的教与学;教学规模应该是分散式、翻转式的个性化教学,而不是大班额的班级授课。所有这些特征,只有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种带动,不是站在旁边,更不是跟在后面,而是要跑到前面去引领,如果教育信息化不能够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第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要求时不我待。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当前全省教育系统正在全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激发活力。教育信息化将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本身就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便捷高效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覆盖面,可以使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最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能够为解决教育“改革深水区”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如通过构建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通过构建智能化的交互平台,使优质教学资源能以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教育投入产出效率。通过构建系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精准。通过构建泛在学习环境,使学习主体由在校学生向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由在校学习向人的一生延伸,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第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机遇时不我待。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从国家层面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具体要求,这是教育信息化第一次被写入中央全会重要决议。在李克强总理任组长的新一届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教育工作时,教育信息化是4个教育议题之一。刘延东副总理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把信息化作为“改薄”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党组更是强调“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使这项工作成为当前最出彩的教育工作之一,成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光辉里程碑”。从省里层面看,今年2月28日,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省教育厅关于教育强省建设情况汇报,守盛书记要求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的战略重点之一抓紧抓实。省政府今年出台了《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把湖南打造成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政策洼地和产业高地,为我省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提供了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支撑。省教育厅党组则始终把教育信息化放在了推动教育改革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集中资源,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力争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同志们,以往的成绩和现实的机遇让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处在了“加快则进、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单上停滞不前,更不能面对“深水区”的困难而犹豫不决,必须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待我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教育信息化才能在湖南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三、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教育部在今年年初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两个基本方针和三个层次战略部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一个核心理念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两个基本方针是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三个层次战略部署教育信息化中长期、中期和近期三个发展规划。我的理解,这个123发展战略,实际就是解决三个问题,一个理念解决发展观念问题,两个方针解决发展方向问题,三个部署解决发展措施问题。这是全国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基点,也是当前我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遵循的政策基点。 第一,更新观念,把教育信息化发展理念统一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上来。 刚刚我用“时不我待”阐述了“要不要搞教育信息化”的认识问题,现在我再用“深度融合”来阐述“要搞什么样的教育信息化”的观念问题。融合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所在,是教育改革对信息化的根本要求。“深度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核心要落在“改变”和“革命性影响”两个词上。要通过深度融合“改变”教育教学,最终产生《规划纲要》提出的“革命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产生“改变”和“革命性影响”的信息技术应用,就仍然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还不能称之为教育信息化。 具体来说,“深度融合”包括信息技术与教育和教学两个层面的深度融合。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促进公平、统筹均衡、提升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强有力支撑。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改变传统的教师叫“授业”和学生叫“听课”的过程,实现从知识传授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从应试教育为主向素质教育转变。“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决定了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还是校长、教师、学生,都应在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信息化不偏离方向。 第二,突出重点,把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落实到“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上来。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不是硬件设施建设,而在于“化”,即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应用程度越深,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就越明显。必须始终坚持把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着力点和核心要务,以应用来驱动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一是以应用驱动硬件设施投入。要改变“先建后用”的传统模式,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够用就好”的硬件设施投入原则,以不断深化应用程度来驱动硬件设施逐步更新换代,提高硬件设施的利用效率。既避免建而不用、闲置浪费,又符合信息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征,避免资金投入的不经济。比如华容县教育城域网的主干网带宽建成之初只有500M,随着教师的广泛应用,两个月就增加到1G,这就是应用驱动硬件设施投入的好案例。二是以应用驱动教学模式创新。要通过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于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中,倒逼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逐步实现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目前,我省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已经催生出翻转课堂、虚拟课堂、3G实景课堂、微信课堂等教学新模式和泛在式、自主探究式、互动讨论式、案例研习式等学习新方法,我们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三是以应用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要通过深度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形成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习目标更加多样的新型学习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以“知识拥有和应用能力”为重点变革为十八大报告要求的以“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怎么建、怎么管、怎么用?都需要新的制度安排,这就要求我们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一是以企业参与带动建设机制创新。我省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任务艰巨,但传统的政府投入与管理的建设机制已经被证明是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华容的经验初步证明企业参与模式是符合我省省情的、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希望各地在会后积极探索企业参与本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安排,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企业特有的专业化服务的优势发挥出来。二是以试点引路带动应用模式创新。国际上很多专家都认为,信息化最难的领域之一就是教育领域。所以乔布斯生前曾疑惑:“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我想原因还是没有找到能够快速实现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和途径。因此,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模式,一定是积极探索、试点引路、培育典型、挖掘经验、面上推广、形成模式再推广的模式,其中试点引路最为关键。从去年开始,厅里安排了专项经费选择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的地区和学校开展试点,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新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厅里希望各地也相应开展本区域内的试点工作,通过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各种创新模式百花齐放。三是以统筹协同带动管理体制创新。教育信息化涉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各个方面,亟需强有力的统筹。要明确统筹职能,各地应切实明确信息化办统筹指导本地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职能,努力解决好过去各类教育信息化分散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要统筹规划项目,厅里正在制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四个专项信息化工作规划,明确职责、分类指导、协同推进。要统筹资金项目,要把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过去分散用于信息化的资金项目统筹起来,构建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合力。 第三,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全省教育信息化中近期规划目标任务。 按照教育部三个层次战略部署的要求,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中长期目标是完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中期目标是完成《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近期目标是完成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的通知》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现在已经是2014年6月,距离中期工作节点也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了,我们不仅要完成近期工作目标,还要着眼于中期规划目标的完成。一是要真正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摆上位置,就很难推进。工作要摆上位置,领导是关键。我们这次专门开这么大规模的现场会,专门把全省所有县市区教育局的局长都请来,就是要解决“一把手”的认识问题。教育部党组要求“教育信息化工作成为教育事业发展光辉的里程碑”,贵仁部长多次指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厅党组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在编制、人员、经费及职能统筹方面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在座的一把手,扪心自问,你把教育信息化摆在什么样的位置?你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是否达到了部党组和厅党组的高度?你是不是口头上说教育信息化很重要,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又说没钱然后就等靠要?我们专门在华容县召开现场会,就是要告诉大家不要多少钱也能办成信息化这件大事!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我想,只要我们的局长们把心真正放在教育信息化上了,不等不靠、主动思考、主动求变、主动推进,并且用恒心真正坚持做下去了,那你的教育信息化风景肯定会格外绚烂!二是要全面实施“县域整体推进”的推进思路。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从过去的教学辅助手段发展成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评价目标重点也相应要求从过去的“先进性目标”调整为现在的“普及性目标”。因此,过去长期实施的“先易后难”的推进路径和“评先评优”的工作手段已经不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必须快速普及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更需要关注“短板”,要想方设法“补短板”,因为不管先进地区的“长板”有多厚实,如果“短板”不补齐,全省教育信息化的这个“桶”还是会漏水。所以当前的紧迫任务,就是要全面实施“县域整体推进”的推进思路,不搞“先易后难”,厅里设置“县域整体推进三通奖补资金”也就是这个目的。同时,厅里还将积极聚合多方面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在乡镇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通”建设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尽可能减轻地方“县域整体推进”的工作难度。三是以问题导向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实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一方面要找出当前教育教学还存在哪些亟需解决却又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要思考信息技术能不能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如果我们能够围绕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通过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解决当前领导高度重视、百姓热切关心、实践紧密结合的重大问题如高考改革、多元评价、均衡发展、师生减负等方面贡献关键力量,那么这样的教育信息化,就是能够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能够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化。 同志们,现在距离2015年完成《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了,虽然我们面临很多困难,但近一年多来的实践也给了我们取得成功的极大信心。只要我们以自信的心态,振奋精神、迅速行动、精心部署,用真功夫、下大力气,就一定能破解教育信息化这道难题,为全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