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全县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 暨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动员会上的 讲话

[复制链接]
baker110119 发表于 2015-5-28 08: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在全县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
暨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动员会上的
讲话提纲
(2015年5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时机,及早行动起来,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县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下面,就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加压推进,增强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八大以后,中央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在林业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述。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号召,认真参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被市政府授予“2014年度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暨林业生态市建设先进单位”。成绩已属于过去,关键是抓住当前。2015年是创建工作的申报迎检年,省检查组、国家检查组将对创建工作进行验收。由于植树造林有很强的季节性,今冬明春将是申报迎检前的最后攻坚时机,各乡镇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会后要立即按照要求,结合本乡镇实际进行安排部署,要围绕创建的标准要求,明确职责,突出重点,全力攻坚克难,做深做细创建迎检的各项工作,要以志在必得的信心,打好这场攻坚战。
二、实施重点,推进工作开展
2015年我老秘网县林业生态建设造林总任务3.4763万亩,任务非常繁重,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4月底前全面完成营造林任务。
(一)切实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刚才,闫县长提出的今冬明春我老秘网县的造林工作重点,讲得已经非常详细,在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下面我着重提几点要求。一是高标准开展环城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2014年,县政府结合我老秘网县县城发展整体规划,提出建设环城生态防护林,并给予每亩每年600元时限10年以奖代补的政策,目的是建成集中连片,具有防护效果的环城生态防护林,营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良好人居环境。2015年要继续开展此项工作,且重点在质量上下功夫,要做成精品样板工程,栽一片成一片。二是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小农水综合治理等高标准粮田工程建设项目与生态廊道、农田林网工程造林结合起来,做到应栽尽栽,要栽大树,栽好树,要用优质壮苗,并且管护到位。三是巩固好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在抓好现有城市绿地管养的基础上,重点增加公园、游园、广场、街头、城区道路的绿化面积,积极开展园林单位(小区)创建活动,为绿化模范城市创建达标迎检做出积极贡献。四是要抓好乡镇领导干部绿化示范点工作。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书记、主任每人要完成50亩的造林任务;乡镇、街道办事处副科级领导干部,每人造林30亩;乡镇、街道办事处所属各单位、村委会要完成植树造林20亩。五是完成义务植树任务,县直各单位要积极参与,采取自由结合方式,自行联系各自所包乡镇,按照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数每人5株的要求,尽职尽责完成义务植树任务,要掀起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的高潮。
(二)切实打造精品亮点工程。2015年,在圆满完成省市下达造林任务的同时,各个乡镇、办事处要在抓精品、创亮点、提质量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廊道绿化、农村新型社区绿化、领导绿化示范点和义务植树基地等重点林业工程。要按照国道、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各栽植10行以上树木,省道、县道、景区道路两侧各栽植5行以上树木的标准,加大常绿树种比例,提高廊道绿化水平;建设环城生态防护林高标准样板工程,严格按照程序,先规划后造林,规划内容上报至县林业局,获批后方可实施,杜绝乱栽乱种无章无序现象发生,栽植也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防止将环城林建成苗圃地,达不到预定效果。
(三)切实抓好河南息县淮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2013年底,国家湿地公园已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准,2014年已经开展部分前期工作,并制定了分阶段工作规划,2015年要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按照规划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年度建设工作。同时做好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工作,保护好我老秘网县现有的湿地资源。
(四)切实加大林木管护力度。各乡镇要落实好管护措施和责任,创新管护机制,对管护不力、造成毁坏的个人和单位,坚决追究责任并责令其限期补植补造。县林业局要及时预测预报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及早制定防治方案,做好药物药械的应急准备,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尤其要确保重点生态廊道、林业生态工程等重点部位的森林安全。要坚持依法治林,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形成造林护林的良好氛围。要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和故意毁坏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好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确保林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双增长”的目标实现。
(五)切实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要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林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实现“青山变金山、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着力推进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加大涉林纠纷调处力度,加强林权抵押贷款和保险工作,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促进我老秘网县现代林业的发展。
(六)切实抓好科技兴林工作。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科学选择造林模式,形成多树种、多林种、多模式的绿化格局。在苗木选择上,要积极提倡栽植速生优质乡土树种,实行良种壮苗造林。在林种树种配置上,要突出特色,多树种多林种结合,乔灌花草结合,高标准、高质量绿化美化。林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育苗和造林技术,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技术含量和成效。
(七)切实抓好护林防火工作。要坚持造林、管护两手抓,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和故意毁坏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好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当前已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期,全县上下要时刻警钟长鸣,全力以赴抓好护林防火工作。切实增强林区广大群众依法安全用火的意识,从源头上清除森林火灾隐患。县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带班领导要到岗到位,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火情要及时组织足够力量进行扑救,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扑灭火灾,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三、强化措施,确保完成任务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完成2015年创建工作及林业生态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当前已进入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植树造林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来抓,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力推动当前的植树造林工作,要定期到到林业生态建设一线检查工作,研究新情况,制定新措施,解决新问题,把林业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主要负责人要一线指挥,包村组、包工程,率先垂范办好自己的造林绿化示范点,进一步推动本乡镇的植树造林工作。县直各单位也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本部门、本系统承担的绿化任务圆满完成。
(二)要积极协调配合。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县林业部门要积极做好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规划、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县公用事业发展中心要做好县区建成区绿化及园林单位(小区)创建工作,县交通、水利、城建等部门要按政策规定搞好各自责任区的造林绿化,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动员和组织力量开展造林绿化,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把支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及林业生态建设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努力形成强大合力。
(三)要营造舆论氛围。造林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绿色产业,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流动字幕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林业部门要结合义务植树等活动,大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林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魅力信阳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全社会对造林绿化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发展林业的舆论氛围和生态文明的生活理念。
(四)要强化督促检查。林业生态建设督导组要加大督导力度,坚持巡回在第一线,严格督查造林进度和质量,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要求整改,绝不能姑息迁就,对发现好的经验、作法和典型,要及时向县创建及林业生态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反馈。
同志们,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是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奋斗目标,增强工作干劲,着力抓好今冬明春植树造林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为建设美丽息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