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担当成为干部的应尽之责 今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进行座谈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进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新常态下,中央对干部的要求已经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上,担当已经成为干部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成为干部考核、任用、选拔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担当”顾名思义就是承担并负责任。从古至今,勇于担当的例子不在少数,并且与国家的兴衰、个人的命运往往联系在一起。明朝唐顺之在《与俞总兵虚江书》上说:“若夫为国家出气力,担当大任,有虚江辈在,山人可以安枕矣。”。老舍在《四世同堂》上说过:“每一个有点知识的人都应当挺起胸来,担当这个重任。”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如何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托起“中国梦”这一宏伟梦想,干部是关键因素,而干部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要把好的状态作为干部干事的前提。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那么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好路新路、干不出新事业。成就事业需要好状态、干部成长需要好状态、凝心聚力需要好状态。没有好的状态,就不能有好的作为。要大力营造想干事的风气,弘扬会干事的正气,鼓舞敢干事的勇气,激励干成事的锐气,使人人奋勇争先,个个见贤思齐。要切实从僵化、教条、懈怠、背时的茫然状态中解放出来,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为适应新常态、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担当新作为。 要把提高修养作为干部干事的基础。干事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能力。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强化学习。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习惯、精神追求,作为安身立命、履职尽责的内在需要,坚持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的理念,做终身学习型干部。要在学习中坚定信仰。信仰如人之脊梁,只有信仰坚定,方能昂首挺胸,遇事应对从容,更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顶得住,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和“顶梁柱”。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自觉加强党性锤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满腔热情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 要把勤政履职作为干部干事的关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工作中能不能真抓实干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品质的问题。要始终保持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始终保持说实话、干实事、想实招、求实效、实实在在推进工作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奋斗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始终保持干就干好、干就干实、干就干出实效的思想和气魄,把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以开拓创新、知难而进的智慧和勇气,肩负起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责任。 要把廉洁从政作为干部干事的底线。我们从事的是崇高而高荣的事业,只有干事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才能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要在工作、生活、交往中始终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要自觉以党纪政纪、法律法规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来约束自己,以远大理想和宏伟事业来激励自己,以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来鞭策自己,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