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统战部及各民主党派课题调研组
健康是每个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健康不仅是卫生部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根据明委办[2006]9号文件通知的要求,市委统战部和市各民主党派组成调研组,深入开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研究”的课题调研,先后在三明市区和永安、泰宁召开了11场次座谈会,听取了卫生局、文明办、发改委、体育局、计生局、药监局、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等10多个相关部门的情况介绍,现场调研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市医保中心、曙光医院(民办)和永安、泰宁的防疫站、医保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等11个单位。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我市城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现状
2005年,三明市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16岁(全国人均期望寿命71.8岁);全市的婴儿死亡率为13.31‰(全省为11.06‰),孕产妇死亡率为28.15/10万(全省为30.68/10万)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13.83/10万,传染病发病率稳定。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2004年6月,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成立,并取得了计量认证合格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疾病的防控网络不断健全,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职业病防治监测工作得到巩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理队伍,应急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2、初步建立卫生监督体系。三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与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成立。
3、基本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全市11个县(市)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已有9个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本级设置了紧急救援中心,参与110社会联动,能做到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到达救护地点,服务半径达8公里。
(三)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 132 所,其中中心卫生院 16 所,一般卫生院116所。共有职工人数1970人,其中本科21人、大专419人、中专1246人,无学历284人;农村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0.54人,护士数0.2人。农村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所(室)。
(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完善
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都已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4万。市本级参保人数(含三元区)为11.3万多人,职工参保率达99.75%。市区在职与退休比为1.98∶1。2005年退休人员医疗费用支出占总医疗费用支出的70%。
(五)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永安市是2004年被省政府列入全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启动。全市228个行政村全部参保,覆盖率达100%。2006年新增加了将乐、泰宁、建宁三个试点县。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体滞后
1、县级疾控、监督机构建设尚为空白。目前全省有53个县成立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市各县(市、区)由于新增编制难等原因,均未成立疾控、监督机构。
2、县级未成立应急办。我市12个县(市、区)卫生局由于缺少编制,目前均未成立卫生应急机构。
(二)农村卫生工作较为薄弱
1、基础条件差,医疗设备陈旧简陋,不能适应当前农村卫生工作需求。目前,全市132所卫生院中尚有60所卫生院有危房,危房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占卫生院总建设面积的18.6%。全市设备总量不足2万元的卫生院有46所,占34.33%,位居全省倒数第二位。全市卫生院未能开展X光透视的有30所、B超检查的有21所、心电图检查的有50所、三大常规检查的有19所、生化检查的有92所、下腹部手术的有85所。农民患病两周未就诊率达45.8%。
2、三级预防保健网不健全,防保工作难落实。村卫生所的预防保健功能不断淡化。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职能不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低下。
(三)政府投入不足
我市各级地方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每年增长的幅度低于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按中央规定,各级财政每年应投入的卫生事业经费为8%,但我市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4%,近几年分别为:2003年3.77%,2004年3.45%,2005年3.43%。目前,新建的市卫生监督所办公楼因资金缺乏,无法整体收回使用。县级卫生防疫机构基础设施薄弱,车辆及执法取证设备缺乏,实验室设备陈旧落后,人员经费拨款不足。12个县级卫生防疫站平均设备总值为39万元,财政拨款占正常经费支出的42.59%。按国家县级(A级850万元、B级650万元)配置要求,我市县级按B级标准配置,目前每县平均资金缺口511万元。同时市和县级卫生监督工作要求配置的基本检测设备和监督执法装备经费缺口较大。农村卫生财政投入少,全市尚有33所卫生院亏损,达230.62万元。社区卫生投入补偿机制未建立。
(四)人才缺乏
1、公共卫生人才缺乏。五年来12个县级防疫站招收大专以上毕业生仅8人,有的防疫站10年来未能招收1名中专以上毕业生。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学科带头人缺乏,影响工作。
2、乡、村卫生技术人才缺乏。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健康需求。
(五)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
1、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80%在县城以上,20%在农村。
2、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我市目前城市居民得到医疗保障人口仅30.4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仅永安市13.76万人,今年新增的将乐、泰宁、建宁三个试点县,所覆盖的农业人口有限。
3、由于看病贵而导致看病难。各种医疗仪器检查和药品等费用高,造成群众看不起病。
(六)健康教育专业队伍薄弱,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欠缺
1、健康教育专业队伍薄弱,经费缺乏,难以承担全市267万人口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2、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欠缺,农民尤为突出。要引起重视的是:在我省全省的医保人群中肿瘤患病率平均为0.7%,而三明市区的医保人群中肿瘤患病率为1.3%,这可能与环境的污染有关外,还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3、中小学校不能正常上健康教育课。由于省颁《学生用书目录》没列健康教育课本,导致中小学校不能订购健康教育课本,影响健康教育课的正常上课。
(七)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并存在着安全隐患
1、废气、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居高不下。仅废气、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一年就达1万多吨,超过市区环境容量近一倍。三钢炼钢转炉、混铁炉除尘及三化热电厂发电燃煤锅炉脱硫除尘等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尚未结束,酸雨现象时有发生。
2、 沙溪河水质污染仍较严重。一是三明市8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集中在沙溪河沿岸的永安市、三元区、梅列区和沙县,绝大多数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大量污水直接排放,氨严重超标。二是市区生活污水有7个排放口污水未进污水管网,近一半直接排入沙溪河。
3、 市区主要企业存在着安全隐患。如:三农的液氯、三化的液氨、三钢的煤气罐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在着引发突发性污染事故隐患。
4、 农村环境污染亟待治理。农村中家禽家畜类便的污染,尤其是乡镇企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依然严重。
一、 建议与对策
加强领导,进一步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各级党政部门要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建立责任制,尽快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保障。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成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卫生监督所。一是增加人员编制,在组建疾控、监督机构时,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保证改革后的疾控和监督两个机构都能正常运转。二是监督体系建设争取用3年时间全部完成,监督机构建设应尽快列入市、县两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三是疾控和监督两个机构成立时要给予必须的开办费,购置必备的设备、仪器,以保证日常工作的开展。四是尽快成立县级卫生局卫生应急办,至少增加1个编制。
(二)提高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
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登革热、流脑、肝炎等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预防接种管理,提高免疫接种水平。抓好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市区死因、全市人均寿命调查,开展精神疾病、肿瘤、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防治工作,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加强医疗服务的准入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强化医疗机构校验,认真执行临床诊疗技术规范,落实医疗质量考评制度、责任制度,开展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重点的医院评审工作,建立以医疗质量、效率、费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价制度,保证医疗安全。全面开展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和规范收费的督查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快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改造工作。做大做强做优重点医疗机构。
(三)制定优惠政策,保障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稳定农村卫生队伍。一是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回农村服务。二是将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纳入财政预算,全民职工和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人员按实际工资的100%拨补,集体职工按实际工资的60%拨补。三是推进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公开选拔工作,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全员竞聘上岗、评聘分开,浮动工资制,完善多劳多得机制。四是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到2010年全市乡村医生基本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五是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走社区卫生服务的路子。
(四)加大政府投入
1、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争取在“十一五”末达到中央按地方财政8%投入的要求,逐渐解决历史欠账和急需的设备问题。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卫生监督执法经费的投入,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的工作经费,特别是保障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及培训经费。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使疾控机构从为“生存”而忙于“创收”中解脱出来,全力以赴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要求做到专款专用。建议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卫生监督办公大楼整体收回问题。
2、大力扶持农村卫生事业。政府要将农村卫生岗位津贴、乡村医生的津贴补助、养老保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一是凡在卫生院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按高、中、初级职称,分别享受每月80元、60元和40元的农村卫生岗位津贴,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加大乡村医生补助力度,建议对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标准由每月60元再给予适当的提高,同时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稳定队伍。三是加大对卫生院的经费投入,添置X光机、B超等必备的医疗设备,改善医疗条件。
3、政府补助婚检费用。泰宁县从2005年4月1日实行婚检经费由县政府承担88元,个人承担30元后,婚检率直线上升,2006年上半年共婚检352对,婚检率达61%(全市2003年婚检率为93.38%、2005年为1.69%)。建议在全市推广实行这一成功做法,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质量。
(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办好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各级政府在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同时要加强管理,把医疗卫生机构真正办成忠实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2、制定控制医药费增长措施。一是建立合理检查和合理用药规章,禁止滥检查和滥用药。二是积极推进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治理工作,着力降低虚高药价。三是严格控制大处方,制定相应措施,倡导“看好病,少花钱”服务。
3、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当前要重点解决两类人群的问题,第一是多渠道筹资,努力将困难企业和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第二是尽快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失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二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议市委、市政府今年重点加强对将乐、建宁、泰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及梅列区乡镇卫生院开展惠民医院活动的领导和支持力度。确保到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居民。三是制定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办法,设立医疗救助金。
4、大力扶持社区卫生服务。尽快建立社区卫生投入补偿机制,努力构建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六)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将市区废气、粉尘、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及沙溪河水流域污染治理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幅度削减废气、粉尘和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二是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面对市区主要企业存在着液氯、液氨、煤气罐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隐患,在加强严格管理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三是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列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治理家禽家畜类便污染问题,加快改水改厕工作进程,强化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
(七)加强健康教育事业建设,促进人民健康
一是重新建立独立的市健康教育机构,按有关要求配齐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二是各级政府要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议事日程。尤其是当前开展的“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要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成立健康教育巡讲团,由在职和离退休医务人员组成,各级财政每年拨出专项活动经费,巡讲团人员深入城市、农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健康教育巡回讲座。四是加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由市政府和物价部门给中小学校特殊政策,允许征订健康教育课本。
(八)归还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大力开展文体健身活动
一是将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归还人民群众。如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体育馆等。可适当收取管理费,但不能成为赢利性场所。二是尽快重建儿童公园,还儿童一片娱乐活动天地。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总工会、妇联、文化局、体育局、团委等相关部门,每年都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四是恢复公务员工间操活动,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课题指导:郑昱荣(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
吕凯明(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市委主委、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
课题组长:王坚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副组长:黄国先(市政协副秘书长、市农工党副主委)
罗鲜明(市政协副秘书长、市民革副主委)
成 员:郑丁水(市民盟医疗支部主委、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
秦德平(民建三明学院支部主任、三明学院体育系高级讲师)
段 志(市民进医卫支部委员、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
吴用纲(市九三学社第三支社副主委、市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关文良(市侨联副主席、市委统战部党派科科长)
执 笔:吴用纲
(责任编辑:陈 真)
|